“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因后果图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因后果

导读:“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邓小平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一个战略构想。1978年10月2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邀访问日本,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尖阁列岛我们叫钓鱼岛,这个名字我们叫法不同,双方有着不同的看法,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我们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这次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时候,双方也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两国政府把这个问题避开是比较明智的。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等十年也没关系。”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暂将钓鱼岛问题搁置起来的思想,也是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新构想的萌芽。1979年6月,中方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之后成为和平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领土、领海争端的重要指导原则。


永暑礁防波堤上的巡逻队 斯雄 摄

1991年3月28日,《人民日报》在第1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电讯稿,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姚广2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邀请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就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其中有一问题提及南沙群岛: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李鹏总理访问新加坡时提到,中国愿意跟南沙群岛和南海有关联的国家共同开发南海海洋资源。请问新加坡会不会受到邀请参加这样的计划?另外,台湾现在占据南沙最大的太平岛,台湾会不会受到某种方式的邀请或者参与这个计划?
钱其琛:南沙群岛的主权属于中国,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的中国政府已经接收了南沙群岛。我们的主张是在中国拥有对南沙群岛主权的情况下,我们愿意和有关的国家商量来共同开发南沙。但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具体计划,也还没有到召开这样的会议的时候。至于台湾方面掌握着太平岛,这正说明南沙是中国的一部分。

同年7月12日第4版刊登该报记者刘华新对外交部发言人段津11日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报道,其中一段的标题为《中国参加南海问题研讨会并不意味着改变立场》,报道说,有记者问:中国已表示将派人出席7月中旬即将在印尼万隆召开的第二次南海问题研讨会。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有了变化?段津回答说,中国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专家出席南海问题研讨会并不意味着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有任何变化。中国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有关争端。我们愿意同有关国家探讨进行合作和共同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199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在第4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电讯,外交部发言人14日重申,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记者问:马来西亚计划在南沙群岛的弹丸礁上建简易机场,你对此有何评论?这位发言人同时表示:‘我们愿在适当时候与提出争议的国家友好协商解决这一问题。但在问题解决前,有关方面不应在这一地区采取任何可能使问题复杂化的行动’”。

1992年1月24日,《人民日报》在第1版刊登该报记者胡锡进参加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发布会的报道,报道中有一段的标题为《中国对南沙群岛等拥有主权》,“有记者问:你对马来西亚、越南同意联合开发南沙群岛和菲律宾打算在南沙群岛建立海空基地有何评论?吴建民回答说,中国政府曾多次声明,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为了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促进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我们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这一争端,并提出了共同开发的建议。‘中国政府的上述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希望有关方面不要做使这一问题复杂化的事情’”。

199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2年2月2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1992年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
第一条 为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和对毗连区的管制权,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为邻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十二海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由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距离等于十二海里的线。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为十二海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距离等于二十四海里的线。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
第六条 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权利。
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
第七条 外国潜水艇和其他潜水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必须在海面航行,并展示其旗帜。
第八条 外国船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
外国核动力船舶和载运核物质、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物质的船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必须持有有关证书,并采取特别预防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和制止对领海的非无害通过。
外国船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机关依法处理。
第九条 为维护航行安全和其他特殊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可以要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外国船舶使用指定的航道或者依照规定的分道通航制航行,具体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公布。
第十条 外国军用船舶或者用于非商业目的的外国政府船舶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主管机关有权令其立即离开领海,对所造成的损失或者损害,船旗国应当负国际责任。
第十一条 任何国际组织、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内进行科学研究、海洋作业等活动,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违反前款规定,非法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进行科学研究、海洋作业等活动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外国航空器只有根据该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订的协定、协议,或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关批准或者接受,方可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上空。
第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权在毗连区内,为防止和惩处在其陆地领土、内水或者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行使管制权。
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主管机关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时,可以对该外国船舶行使紧追权。
追逐须在外国船舶或者其小艇之一或者以被追逐的船舶为母船进行活动的其他船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领海或者毗连区内时开始。
如果外国船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内,追逐只有在本法第十三条所列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方可进行。
追逐只要没有中断,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或者毗连区外继续进行。在被追逐的船舶进入其本国领海或者第三国领海时,追逐终止。
本条规定的紧追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军用船舶、军用航空器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权的执行政府公务的船舶、航空器行使。
第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布。
第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依据本法制定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2年3月20日第1版刊登《人民日报》电讯稿《人大会议发言人姚广对中外记者说 民主求实团结鼓劲是大会主旋律》,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姚广3月19日中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在回答越南记者就全国人大常委会不久前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的问题时,姚广说,世界上绝大多数沿海国家,包括南海周边国家都颁布了有关海洋权益的法律,中国当然也要逐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我认为不应该把中国颁布《领海及毗连区法》同南沙的局势联系起来。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积极发展同周边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在声明南沙群岛主权的同时,还提出了暂时搁置争议、有关国家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主张。中国的这一立场没有变化。

“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邓小平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一个战略构想。1978年10月2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邀访问日本,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尖阁列岛我们叫钓鱼岛,这个名字我们叫法不同,双方有着不同的看法,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我们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这次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时候,双方也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两国政府把这个问题避开是比较明智的。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等十年也没关系。”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暂将钓鱼岛问题搁置起来的思想,也是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新构想的萌芽。之后,邓小平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多次阐述并完善了这一思想。1979年5月31日,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铃木善幸时表示,可考虑在不涉及领土主权情况下,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同年6月,中方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之后成为和平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领土、领海争端的重要指导原则。

1992年4月1日,《人民日报》在第6版刊登新华社电讯,被菲律宾军方扣留的7名中国渔民3月31日下午乘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班机离开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回国。这7名渔民是3月17日在中国南沙群岛附近水域进行捕鱼作业时被菲军方扣留的。

1992年7月3日第4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电讯,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2日下午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发表谈话。吴建民说,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南沙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其他有关国家均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中国海地区不仅会保持和平,而且有关各方之间还可望开展广泛的互利合作。”他重申,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吴建民说,自去年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正在逐步恢复和发展,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至于双方在领土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两国领导人在高级会晤时已商定,在适当时候谈判解决,双方正为此进行准备。这不会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7月17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其中有:

问:最近外界有的舆论谈南沙地区的紧张局势,认为南沙问题是继柬埔寨之后的潜在热点。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了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一再表示愿与有关国家谈判解决争端,并且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我们也注意到该地区的有关国家也都表示了和平解决的愿望。因此,把南沙说成是什么“潜在热点”,渲染那里的“紧张局势”是没有根据的。
问:中国是否赞成就南沙问题举行国际会议?
答: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愿意与有关国家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反对将该问题国际化。

1992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在第6版新华社记者熊昌义、谢培林发自马尼拉的报道,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20日上午与菲律宾外交部长曼格拉普斯举行了90分钟会谈,“在谈到南沙群岛问题时,钱其琛指出,中菲两国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存在争议,但两国领导人达成了很好的谅解,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相信在有关国家共同努力下,不仅可以保持南海地区的和平,而且可以发展广泛的互利合作”,“曼格拉普斯对钱其琛所重申的中国在南沙群岛问题上的立场表示满意。这是1988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对菲前总统科•阿基诺所表达的立场”。

7月23日第6版刊登新华社电讯说,中国代表团发言人22日在马尼拉重申,中国政府对25届东盟外长会议通过的关于南中国海宣言中阐述的一些基本原则表示赞赏。他说,《东盟关于南中国海宣言》中阐述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主张是一致或相近的。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南沙群岛领土争端,反对诉诸武力。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愿意 在条件成熟时同有关国家谈判,条件不成熟时可暂时搁置争议,不影响有关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他强调说,对在南中国海地区开展互利合作及有关国家对争议地区进行共同开发,中国一直持积极态度。他说,中国方面相信,在本地区有关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南中国海地区不仅可以保持和平与稳定,还可望开展广泛的合作,促进共同的繁荣。

10月23日第4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电讯,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今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越专家小组讨论了解决两国陆地边界和划分北部湾海域的原则,并就南沙问题交换了意见,增进了相互了解,并取得了一定进展。至于李鹏总理年内访问越南期间双方是否将讨论南沙问题,发言人说,李鹏总理访越期间,双方将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意见。至于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存在的争议,我们主张同有关国家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1992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在第6版刊登新华社电讯,报道说,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在10月26日举行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说,“菲律宾保证与东盟国家及其对话国一道寻求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南沙群岛争端”。他说,有关国家也主张“和平联合开发和利用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中国海资源”。

1993年5月14日,第4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13日下午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有记者问,据报道,越南方面称中国地质考察船在南沙万安滩进行考察,侵犯了其领海,并要求中方停止作业。你对此有何评论?吴建民重申,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考察船在南沙群岛海域进行物探作业属正常的科学考察活动。他说,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有关南沙群岛问题的争议,并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这一立场没有变化。

万安滩位于北纬7°33′,东经109°48′,为南沙群岛最西边的一个水下珊瑚礁滩,西北距头顿港约235海里,呈新月形,东北—西南走向。1989年7月5日,越南侵占并驻兵。

1994月4月9日,《人民日报》第6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电讯《中马外交官举行第3轮磋商》,“双方就南沙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一些共识。中方指出,无论是从历史经纬还是从法理上看,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关国家在南沙问题上的争议应该通过谈判寻求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可能解决南沙问题、实现和平与合作的唯一有效途径。中方指出,这一建议完全是从中马友好关系的角度考虑和从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出发的。唐家璇还就此提出了几点原则意见供马方研究。卡米勒表示赞成通过对话和磋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沙争议的主张。他表示,马方将认真研究中方的意见,愿意同中方在双边范围内继续就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1994年5月13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新华社电讯《李鹏总理会见马哈蒂尔总理 双方表示愿意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南沙群岛问题》,关于南沙群岛问题,李鹏说,“我们应以政治家的远见和友好的态度,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我们愿本着这一原则与马方就此进行探讨”。马哈蒂尔说,马中同属发展中国家,不论在地区还是在国际问题上有着许多共同语言。他表示,马方非常赞赏中方关于和平解决南沙争议的主张,反对将南沙问题国际化,愿意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双边谈判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5月17日第4版刊登新华社电讯稿说,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警方两艘400吨级的巡务船日前完成对南沙群岛的巡弋任务。这是台湾警方首次到南沙群岛活动。报道说,台湾警方此次航行的主要任务是勘察太平岛周围水域,了解台湾至太平岛航线情况,为今后在太平岛建置保七中队以及船舰航行提供重要依据。随行的两名台“中油公司”的地质副总工程师将对可供钻探油气位址进行初步勘探,一艘“渔训二号”渔研船搭载31位海洋专家一同前往。据报道,近几年,台湾当局一再重申南沙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其主权属于中国。1992年12月,台湾当局成立了“南海小组”,制定了“南海政策纲领”,其政策目标是坚定维护南海主权。1993年9月,台“内政部”主持召开了大规模、高层次的南海问题讨论会。连战在开幕式上表示,无论就法理或历史来看,任何国家都无法否认南海诸岛的主权属于中国。台“内政部”官员表示,以后仍将不定期地执行南海巡弋任务。

1994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在第4版刊登该报记者刘桂莲的报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发言人陈炳骞向报界发表谈话指出:

4月25日,越南报纸发表题为《反对克里斯通能源公司在属越南主权的四政滩(即中国南沙群岛的万安滩)地区进行的非法活动》的文章,称美国克里斯通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订的“万安北—21”石油勘探开发合同“侵犯”了越南的主权,要求废除这一合同和停止与上述合同有关的一切活动。

1992年我公司与美国克里斯通能源公司签订的“万安北—21”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该合同区块位于中国主权管辖的南沙群岛海域范围之内,合同区点面积25155平方公里,合同规定勘探期7年,合同者在合同期内要承担地震测线和打井责任。我公司和签约的美国公司有权在上述海域进行正常的作业。对越南的上述指责和无理要求,我公司完全不能接受。必须指出,近年来,越南油气公司在中国南沙海域划出一批区块进行对外招标,而一些外国公司与其签订油气开发合同,侵犯了中国在南沙海域的主权,也侵犯了我公司的利益。

中国政府曾多次指出,在南沙问题争议未解决之前,可以暂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此,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欢迎有关公司包括越南油气公司与我们合作,并探讨共同开发的可能性。发言人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要求越南油气公司停止一切侵犯上述两公司合法利益的活动。

1994年7月8日第4版刊登新华社电讯《外交部发言人举行记者招待会》,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7日下午举行记者招待会,重申了中国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立场,他说,6月23日,在越南第九届国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批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决议》中,越方再次对中国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对此,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完全不能接受越方的上述领土要求。同时,从维护两国关系的大局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出发,中方愿意在南沙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并愿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存在的争议。

7月23日,《人民日报》第6版刊登该报记者成元生、吴日光的报道,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22日下午在曼谷会见越南外长阮孟琴时说,对于两国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磋商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先搁置起来。两国就边界领土问题已达成基本原则协议,两国政府边界谈判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两国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边界领土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钱其琛在同日下午会见了菲律宾外长罗慕洛,在谈到南沙群岛问题时,两国外长一致认为各方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但是可以坐下来通过友好的和平方式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先将争议搁置起来共同进行开发,包括科学研究、勘测、海洋气象研究、渔业开发等。两国外长认为共同和平开发对各方都有好处。

7月27日在第6版刊登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26日晚接受外国记者采访。钱其琛在谈到南中国海问题时说:“在南沙群岛问题上,有关国家存在着分歧。中国的立场是,这种分歧应该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如果谈判的条件不成熟,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主张在东盟1992年的宣言里都有反映。”

1994年8月1日,《人民日报》在第1版刊登《党中央中央军委关心戍边卫士 南沙官兵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建军节当天,专门刊登有关中央高层关心南沙的报道,这也是第一次:

新华社海口7月31日电(记者杨维成)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的亲切关怀下,海军南沙守备部队官兵的生活条件已经明显改善。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因后果(图)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南沙群岛地处祖国最南端,远离大陆,是我国最远的边关。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官兵生活条件艰苦。近年来,党中央、中央军委拨出上亿元专款,用于改善南沙守备部队的生活设施。如今在南沙我军驻守的所有岛礁上,全部建成楼阁式永久性礁堡。岛礁上蓄水池、发电机、空调设备、油汽炉、冰柜等基本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国内贸易部、海洋局,解放军总后勤部根据南沙特点,为官兵们特制了压缩青菜,安装了海水淡化器和淡水净化装置,并让无土栽培蔬菜技术在这里落户,基本解决了南沙部队官兵吃用水难,常年没有青菜吃等问题。
南沙官兵常年驻守在茫茫的大海上,文化生活单调。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先后组织全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赴南沙慰问,并向官兵赠送了3万多册健康向上的书籍。北京、广东、海南、黑龙江、江苏等十几个省、直辖市的机关、企业,给南沙官兵赠送了电视机、录像机、音响、卡拉OK机、电子琴、电吉他和各种健身器等文体活动器材,活跃了守礁官兵的文化生活。南京熊猫电子集团专门派人到南沙群岛,安装卫星接收装置,使守礁官兵能和全国各地一样,每天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永暑礁的电话可以直拨北京。
南沙守礁官兵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挂念南沙官兵。近年来,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民群众先后给南沙守礁官兵寄去了80多万件慰问信、慰问品。春节、“八一”等节日,常有地方政府和各界群众到南沙慰问官兵。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以及军委、总部、海军的领导都曾打电话到南沙问候官兵。
党和人民的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南沙守礁官兵。“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南沙守礁官兵请记者转达他们的心愿: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南沙官兵一定克服各种困难,守卫好祖国南海2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

1994年9月9日,《人民日报》在第2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其中谈到,有记者问,据外电报道,最近越南在中国南沙群岛的南威岛修建了一个渔港,请问中国方面对此有何评论?沈国放说:“众所周知,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越方在中国南沙群岛的南威岛修建渔港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越方上述行动是非法的。”

南威岛位于尹庆群礁西南方,位于北纬8°39′,东经111°55′,东北距永暑礁78海里,该岛为一不规则三角形孤岛,长710米,宽约390米,面积约0.171平方公里,高2米,岛上有淡水,水质一般,可食用。1974年2月17日,越南侵占并驻兵,在修建渔港之后,又建有飞机场,跑道长550米,宽30米,停机坪面积3300平方米。

1994年12月16日第4版刊登新华社播发的《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有记者问:你对菲律宾外长罗慕洛12月10日关于南沙群岛问题声明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陈健说,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主张有关争议应通过双边磋商与谈判和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方希望各有关国家都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睦邻友好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1995年1月22日第1版刊登新华社电讯,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21日就越南同俄罗斯对南沙群岛进行考察一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有记者问:据越南报纸报道,越南同俄罗斯于1993、1994年对南沙群岛进行了两次考察,并计划1995年夏进行第三次考察,请问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沈国放回答: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外国在南沙海域进行勘探、开发、考察等活动均需事先得到中国政府批准。越南与第三国在南沙群岛海域进行的上述活动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侵犯,是非法的。中国政府要求越南方面停止上述侵犯中国主权的活动,希望其他国家不要参与此类活动。

1995年3月11日第1版刊登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周觉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在会上就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等广泛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英国广播公司记者:为了反映中国在南中国海的领土权,中国长期军事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这个地区一些国家对中国可能对他们构成威胁感到关切。对这些国家的政府中国可以作什么样的解释?钱其琛: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无可争辩,长期以来并没有任何争议。直到70年代后期,周围的一些国家才提出一些争议。尽管这样,中国仍然采取非常克制的态度,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我不认为在南中国海地区有什么紧张的局势或者会出现什么危机。最近在南沙的美济礁,中国地方的渔政部门建立了一些避风设施,这是因为中国在南海有许多渔船,他们传统在那里作业,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和渔民生命的安全,需要有一定的保护设施。这不是什么军事行动,也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菲律宾的副外长很快就要到北京来。中国和菲律宾有正常的外交部高级官员例行磋商的关系,我希望这种磋商能够达成谅解。

1995年3月28日,《人民日报》在第4版刊登外交部发言人陈健27日就南沙群岛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有记者问:据报道称,中国在五方礁和半月礁树立标识物,请予以证实。答:五方礁和半月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历来属于中国领土。中方测绘部门过去曾在那里进行过测量,但近几年中方从未采取任何行动。你说的情况与事实不符。有记者问:据报道,菲律宾已拆除了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五方礁和半月礁等一些岛礁上树立的标志物。中方对此有何反应?答:南沙群岛历来属中国领土。对双方存在的争议,应以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寻求妥善的解决。菲海军最近拆除中方前些年在南沙一些岛礁上留下的测量标志的行为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也无损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的《南沙探秘》,待续)


从渚璧礁礁盘上摸出的珊瑚 斯雄 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8580.html

更多阅读

英雄联盟lol游戏截图保存在哪里 英雄联盟的截图在哪里

英雄联盟lol游戏截图保存在哪里——简介 英雄联盟lol游戏里边的你自己的精彩4.5杀超神的截图游戏会自动帮您保存,你也可以自己按F12保存,但是呢这两个保存的途径有点不一样哦。具体在哪里就往下看吧。英雄联盟lol游戏截图保存在哪里

禅宗珍稀牧牛图——附南怀瑾《牧牛图颂》讲解 禅宗的牧牛图

牧牛图著者:普明禅师(生卒年不详),一说为北宋禅师,住持于龙泉寺。怎么来认识我们这些烦恼呢?过去禅宗的祖师把我们的烦恼比喻成牛——牧牛、放牛,所以有《牧牛图》的十个颂。小童子放牛这个境界,就犹如我们认识烦恼的境界。赏析:禅宗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七课第一框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本目从西藏民主改革前后鲜明对比中提出三个问题作为情景导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以及对西藏的历史性跨越作深层次的思考。

声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因后果图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为网友潇魂蝶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