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周自齐身后事 周自齐公园

金头血头百年牵

——叹家乡山东单县名人周自齐

            作者 白坤峰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周自齐身后事 周自齐公园

  真正走近某个历史名人是需要机缘的。如果不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提到了他是创始人,我可能不会关注我家乡(山东省单县)的晚清民国名人周自齐(1871—1923)。

  清朝末年历任驻美国公使馆书记官、参赞,驻纽约、旧金山领事,参与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民国初年历任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盐务署督办等要职。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代行民国大总统10天。1923年在上海病故,移葬北京的门头沟。

  他竟然出生于山东单县县城的牌坊街(当年叫衙门西街),我无数次走过的古街,那里有清代的两个著名牌坊——百狮坊(张家牌坊)、百寿坊(朱家牌坊)。其曾祖父(老爷爷)、祖父(爷爷)均为进士,父亲周镐秀是广东候补巡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家的孩子易成材,机遇从一开始就垂青于这个“小官二代”。

  1949年之前的中国人总喜欢从经典中寻名觅字,父亲为他起名“自齐”,引自《论语》“见贤而思齐”,“自齐”当然是“自己主动向贤能看齐”。1873年,周自齐两岁,爸爸去世了,伯父(大爷)周绍堂接他到广东抚养。人生重要转折点出现了。他于1891年报考了广州同文馆,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如果爸爸活着,他未必一定会到广东,鲁西南的黄土农业文明太古老太沉闷且排斥革新,而沐浴着欧风美雨的广东代表着开放、先进、活力。对于个体而言,直面过文明碰撞的人更易成才。

  周自齐的爸爸周镐秀做过广东候补巡检的小官,很不如意,他留下的唯一的诗深深印在儿子的心里:

   不复朱衣梦点头,(朱衣代高官。点头:朱笔在名前一点表示录取)

     十年心境两悠悠。

   詅痴著录三齐笑,(此句自谦无才却喜写作必被山东故乡笑话)

     清白家声五岭留。(五岭:代指广东,自己当官的地方)

   谁信低枝可栖凤,(表示自己不愿再当这样的小官)

     应知大壑有潜虬。(表示自己如蛟龙一样潜伏)

   秋风辽海年年事,(国家边关年年危机)

     明远于今尚号楼。

  诗中有沧桑有傲气,有不服有忧患,这样的诗能让一个有志气的孩子立志出人头地,为爸爸一雪耻辱。

  严格地说,两岁就离开故乡的周自齐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山东单县人,故乡未必是出生地,也未必是籍贯。虽然他成名之后曾个人出巨资帮助修订《单县志》,但他可能很不习惯鲁西南的土话与饮食。

  身在江南的我,思索着他从我的鲁西南故乡远走广东,又从广东出国再长期任职北京:人生历程的丰富是多么宝贵啊。

  置身大变革时代,作为名人的周自齐肯定上演过自己的大戏,精彩与否自有后人评说。

  1901年,周自齐到古巴首都哈瓦那任中国公使馆代办。古巴政府以中国没有与古巴订立税则条例为借口,对中国商船暴收关税,随意扣押财物殴打中国商人。周自齐立刻与古巴政府交涉,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商人合法权益。

  古巴是个弱小国家,比当时的中国更弱更小更落后,但它也敢于欺负中国,可见“挨打与落后”没有必然关系。那么小小古巴的胆量从何而来?因为它明白当时的清政府官员懒得为自家公民撑腰,只是这次不巧遇到了周自齐。

  周自齐并不是专捡小国下手,他还与美国较了一次劲儿,并且胜了。他任美国旧金山中国总领事、驻美华盛顿公使馆一等秘书期间,严厉反对美国企业对华工虐待,促使两国政府签订了禁止虐待华工条约。

  严格说起来,这些华工基本上都加入了美国籍,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是美国人,而作为天朝的官员,能替身处西方底层的原中国百姓出力,这是需要良知的:成功了,对清政府没有好处;失败了,给领导添麻烦。

  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周自齐表现得像个汉子;作为美国政府官员,他们表现出了人性;双赢!受惠的首先是华工(加入美国籍的中国“民工”)。

  美国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1900年,美国参加了攻打中国的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中,美国拿到了3200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约合2400万美元。但在中国外交官们的努力下,八年之后,美国政府竟然承认此数超过了美国“战争损失”,决定退还1078万美元偿付中国,此款只能用于办教育和送中国人去美国留学。百年后,这笔款项仍在运作。

  我想:中国外交官明显是欺负美国法律健全,硬让人家退回了一半的钱。不信?向日本人要钱试试!没门儿!向爱打白条的官员们要钱试试,门儿没有!

  1909年6月清政府成立“游美学务处”,(那时把留学叫游学)懂英语、留过美、出过洋的周自齐出任总办;随后他又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从选址、购地、建校到聘任教员,周自齐费心良多。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周自齐是学堂“监督”,作为第一任校长(其实叫董事长更准确),他对清华大学有开创之功。

  经过考试和精心挑选,前后共选派三批共180名留美学生,这里面就有梅贻琦、赵元任、竺可桢、胡适等以后的国家栋梁。考试今天看来“酷”得别具一格:既考中文,也考英文;作文是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为话题写八股文,第二场就考物理、化学等知识。只有高分是不够的,还要健康合格,长相合格。(中国人爱面子)周自齐亲自定下留学生的标准,“中文要通达,身体要强壮,品行要纯正,家世要清白,不能有破相。”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唐国安才是清华大学真正首任校长,因为周自齐政务繁忙,具体事务由唐国安负责,唐国安也是当时名流,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并倡导“通才教育”,为清华大学的良好走向奠定了基础。

  假设(只是假设)周自齐是清华的流星,但他毕竟闪过耀眼的光亮。况且,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成就:1913年12月17日,时任交通部总长的周自齐全力支持邮政总办就加入万国邮政联盟,标志中国成为邮政主权国家;1913年,时任财政总长的周自齐捐资修建了北京城的第一条马路(东总布胡同马路);1914年,周自齐任财政总长兼盐务署督办,应付政府收支较为自如,被称为“理财高手”;1915年,农商部总长周自齐承孙中山的意见,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周自齐带领人员首次在京郊门头沟参加了植树活动,当时那里一片荒凉,周自齐说:“等我百年之后,你们记着一定要把我葬在这里,让我伴着亲手种下的树木长眠。”

  周自齐最大亮点之一表现在巧妙提前透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上,最终让日本的阴谋一场空。其实,此事全归功于周自齐是极其错误的,周自齐一直是袁世凯的亲信,袁世凯更希望早早捅出去,虽然称帝有求于日本但袁并不想卖国,这一招让日本吃了大哑巴亏,全国的一致怒吼与西方列强拒绝日本独占中国的强硬都是袁世凯预料到的。当然,这绝对不是高明的策略。

  我从资料上看到,一位名叫李加宇的重庆老人至今还收藏着周自齐手书的“泣告全国电文”屏幅:“五月七日日本竟以武力为最后要求,强夺我之生命财产。……特此哀电全国,挥泪泣告。”

既是袁世凯的亲信,周自齐在政治上一直积极支持袁世凯,包括复辟帝制。1914年12月23日,他参加了袁世凯在天坛的“祭天典礼”,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时他被委任为“大典筹备处”委员。

许多中国人喋喋不休指责周自齐思想落后,但我想问:一个至今不反思文革、甚至呼吁向北朝鲜学习的民族有什么责格指责周自齐?我并不是说支持称帝是对的,我只是提醒人们想想自己思想上是不是也跪着!

  周自齐任山东都督兼民政长期间,治理匪盗,弹压济南巡防营哗变,发展工商运输业和发行山东银行券,颁发剪除发辫条令(遭到了强烈反对,一度失败),成立统一党山东支部,陪同孙中山视察过山东,为新旧政权顺利过渡起到了较为重要作用。至于他私自提走十二万公款一说,本人没有能力去核实,或有或无,或无或有,此处不论。

  1923年10月21日,周自齐在上海病逝,遗体由专列运抵北京,按其遗愿葬在京西门头沟城子村西面的九龙山。2007年11月,周自齐曾孙周德汉,代表旅居美国的周氏家族,将周自齐葬礼影像资料片无偿赠给了首都博物馆。

  周自齐的出殡规格绝不比两年后孙中山葬礼逊色,面对疑问,周德汉对记者说:“我祖上(周自齐)还曾是我国较早影业公司,孔雀影业公司的创始人。先进的技术力量和政治经济实力的结合,这就是能拍成这部片子的原因。”

  著名的“周家坟”面积不大,但极为讲究尤具民国特色,一座气派雄阔的青石牌坊引人注目,对联“控山带河祭灵域,镇燕昭鲁衍华祁”是民国总统徐世昌的手笔。

  当地百姓传说,“周家坟”的主人被仇家所杀,所以无头。墓里葬的是一颗金头。

  俄罗斯的盗墓者有窍取名人头骨的雅兴,但中国人盗墓只冲着钱,有此“金头”风闻,周自齐的墓门不久就被撬开了,有财宝但没金头。

  周家后人说:“金头的说法,不完全是老百姓的传言,周自齐在上海曾有过一次被刺的险遇。这次被刺,周自齐受伤,……这肯定是他的政敌所为无疑。”中国特色的暗杀于是造就了中国特色的金头之说。

  但周自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文革,大约在1971年5月中旬,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由于工程的需要,这座墓被“革命群众”掘开了。石阶、部分石牌坊等许多上好的老坑石料,都被砸断盖防空洞!

  至今的周家坟仍如圆明园一样残破,只是我们对此肯定没有圆明园式的怒火

  一位老木匠(赵师傅)曾受命参与了这一“重要政治任务”:“这墓早就被盗过了。我们只捡了盗墓者剩下的几件翠玉饰物交给领导。你别说,这玩意儿还真是宝,扔在盆里,连水都能变绿呢。可我觉得,最值钱的还得数那口金丝楠木棺材了,……可领导硬是让我们把这么好的金丝楠木破成了一根根椽子,盖了生产队里的驴棚!”。

  那些“扔在盆里,连水都能变绿”的翡翠物件最后都到哪里去了,至今连鬼都说不清!

  周自齐安葬在门头沟后,他的夫人王喜顺几乎年年由北京城里来这里给他祭灵扫墓。那时交通非常不便,来一趟要很费事的。直到1966年的清明,她还来过最后一次。见过她的农民说:“每年,这老太太都来上坟,她身穿一身黑衣,献上鲜花、供品(点心、水果),祭拜完就走,从不多停留,也不跟人说话”

  就在这次扫墓后的8月间,老太太被“清华大学红卫兵”活活打死了。

  清华大学是文革风暴中心之一,(“红卫兵”这个名字就是清华附中的学生张承志提出的)井冈山兵团、百日武斗、蒯大富、“批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都是那个年代的血色回忆。那可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清华二校门(即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被红卫兵拉倒,并树了全国第一座大型毛泽东像。直到1987年毛泽东像才拆除,恢复了“清华园”二校门,假古董。

  清华百年校庆,似乎忘记了它的第一任监督(校长)周自齐,更忘记了周自齐的夫人王喜顺被清华红卫兵打死、再用菜刀砍下头颅的“红色”往事。这肯定是清华的耻辱!这就是自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学子的所为吗?

  周自齐后人周传基在新浪微博发了如下悲语:

  清华学堂的创建人是周自齐,从我的角度来说,就是我的大爷爷(伯爷爷),没人提。我也不想提。可是他的夫人,我叫她奶奶,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北京她的家里,被前来斗她的红卫兵,在她的厨房用她的菜刀把她的头砍了下来。当时还要我的四姑在场看着他们干。从此我的四姑神经就不正常。三姑把她接到旧金山去,去年十月去世。这事就装疯卖傻,没人过问啦?

  一位网友写道:“清华因义和团之乱的赔款所立,其首任校长夫人被清华红色义和团所砍头,算是轮回。”另一位网友在周自齐网上纪念馆题挽联一副:“先生创清华,铺独立自由之基,为何后世不留名;先贤有功过,问良知天理何在,只因现代无人心。”

  我品读再三,唯有叹息,在心里。

  从“金头”到“血头”,再到“百年校庆”,一个世纪过去了。夕阳残照,周家坟还残破着,而王喜顺的血迹早被时光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知除了欢呼,我们还剩下什么。

本文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9f7530102dqxi.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9471.html

更多阅读

北大原校长周其凤批当下教育管得太多:“乖”孩子很难杰出

周其凤 CFP 资料刚刚参加完两会回来的周其凤院士,西服的一角还别着一枚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徽章。我开玩笑地问他,这是为开两会才戴的吗?他爽朗地笑着说:“我不到18岁就考到北大,是北大培养和教育了我,我对北大非常有感情,对北大校徽也情有

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2014年毕业典礼致辞 初中校长开学典礼致辞

放飞梦想 青春前行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2014年毕业典礼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学生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又是一个毕业季,又到一年收获时!今天,是喜获丰收的日子,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共有1万多名本科生,2700余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声明:《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周自齐身后事 周自齐公园》为网友流年浮生若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