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 2007年8月9日

营养生长是指园艺植物根、茎、叶的生长发育。

(四)不定根的形成与应用

1、不定根的形成:由植物的茎、叶、胚轴上产生的根。

2、应用:利用园艺植物可以产生不定根的潜能,根据生根的难易程度,采取一定的处理方法,进行园艺植物的无性繁殖。

如月季、葡萄、草莓、菊花、杨树等可用扦插和压条的方法繁殖。蟆叶秋海棠、落地生根、千岁兰等可用叶插繁殖。难生根的可用组培的方法诱导产生不定根。

变态根主要有3类:肥大直根、块根、气生根。

1.肥大直根(fleshy taproot):如萝卜、胡萝卜、甜菜等的肉质根,均是由主根肥大发育而成。从外形上看,可分为根头、根茎和真根3部分。肉质根的根头、根颈部和真根的比例,因植物种类、品种的差异而不同。

2.块根(root tuber)是由植物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形成的肉质根,其形状各异,可作繁殖材料。如甘薯、豆薯、大丽花的肉质块根。

3.气生根(air root):根系不向土壤中下扎,而伸向空气中,称为气生根。按功能不同,气生根又分为支撑根、攀缘根和呼吸根3种。

(1)支柱根(proproot):起辅助支撑、固定植株的功能,如甜玉米的气生根。

(2)攀援根(climbingroot):是起攀援作用的气生根,如长春藤的气生根。

(3)呼吸根(respiratoryroot):伸向空中,吸收氧,可弥补根系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是植物对积水或土壤通气不良的一种适应性。如柳树的呼吸根

(六)根际与根系的生长发育

(1)菌根

内生菌根的菌丝侵入细胞内部,苹果、葡萄、柑桔、栗、核桃等大多数果树有内生菌根。

(2)根瘤(root nodule

概念:是植物根系与根瘤细菌(root nodule bacterium)的共生结构。

影响因素:植物种类(深根性、浅根性植物)、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干旱深)、人为控制、移栽等。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深度20-40cm。有的浅如黄瓜仅有20cm。有的深如苹果、核桃等,深度可达4m左右。干旱地区的树木根系分布深。

作用:固氮,有利于植物生长。但也有有害的一面,如核果类果树和葡萄的根瘤(根癌),削弱树势,甚至导致树体死亡。是当前非常难以防治的病害之一。主要是豆科植物形成根瘤。

根系分布

当根系相临时,力避相接,或改变方向,或向下延伸。

2、水平分布:

根系分布

在栽培的果园中,苹果根系在水平分布上约有60%左右分布在树冠以内.

(八)根系生长动态

1、生命周期(life periodicity)

Ø1年生植物的生命周期:根系的生长从初生根伸长到水平根衰老,最后垂直根衰老死亡;

Ø果树的生命周期:垂直根生长—水平根迅速向外伸展—水平根先衰老—最后垂直根衰老死亡。

Ø一般多年生蔬菜及果树根系在冬季基本不生长。而从春季至秋末根系生长出现周期性变化,生长曲线呈双峰曲线或三峰曲线。

Ø黄瓜、番茄、菜豆、菊花、牵牛等1年生园艺植物因广泛应用设施栽培;不同生长季节均能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其根系生长动态主要受自身遗传因子影响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3、昼夜周期性

Ø白天温度高些,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适于根系的生长。

Ø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园艺植物根夜间生长量均大于白天,这与夜间由地上部转移至地下部的光合产物多有关。在植物允许的昼夜温差范围内,提高昼夜温差,降低夜间呼吸消耗,能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

(十)根的再生能力

(一)芽及其特性

(二)茎的类型

(三)茎的变态

(四)茎的生长发育

芽的分类


分类的依据

种 类

果 树

根据芽的性质

和构造

花芽

混合芽

苹果、梨、柿、葡萄等

纯花芽

核果类的果树等

叶芽

根据芽的着生部位

顶芽

侧芽

根据每节上的芽数

单芽

仁果类

复芽

核果类

根据芽的发育情况

活动芽

潜伏芽(隐芽)

根据芽的外被情况

鳞芽

苹果、梨、桃、葡萄等

裸芽

核桃的雄花序、葡萄夏芽


①骨架支撑作用:支持叶、花、果实,利于接受阳光及光合作用。

②运输通道作用:水分、矿质营养及根合成的营养物质要通过茎运送到地上各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也要通过茎输送到其他器官。

③贮藏营养功能:果树茎(枝)贮藏的营养物质,对次年果树萌芽、开花、坐果有重要作用。有些园艺植物还可形成块茎、球茎、根状茎等变态茎,贮藏大量营养。

④繁殖功能:有些园艺植物的茎(枝)容易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可进行繁殖。如马铃薯、菊芋、荸荠等采用变态茎繁殖,葡萄、月季、菊花、番茄可采用枝条扦插繁殖;果树还可利用枝段嫁接繁殖。

1.依形状划分 园柱形茎:如苹果、柑桔 ;

三棱茎:如马铃薯 ;

四棱茎:如草石蚕、薄荷、益母草;

多棱形茎:如芹菜

2.依质地划分

草质茎和木质茎

3.依生长习性划分

(2)半直立茎(semi-erectstem):这类茎基部木质化,中上部呈半直立性或半蔓生性。需借助他物支撑才能正常生长。如番茄、茄子、辣椒等。

(3)攀缘茎(climbing stem):此类茎多以卷须或吸盘,攀缘在他物上延伸生长。如黄瓜、丝瓜、葡萄、爬山虎等。

1.地下茎的变态

(1)块茎(stem tuber)茎的块状变异,表面分布着很多芽眼。如马铃薯。可用切块的方式进行繁殖。

(2)根状茎(rhizome)外形似根,有明显的节与节间。节上有可萌发成枝的芽,也能长不定根。莲藕、生姜、菊芋、玉竹、竹等地下茎均为根状茎。

(3)球茎(corm) 为短而肥大的地下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如慈菇、芋、荸荠等。

2.地上茎的变态

(1)肉质茎(fleshy stem)肉质茎肥大多汁,常为绿色,不仅可以贮藏水分和养分,还可进行光合作用。如茎用芥菜(榨菜)、茎用莴苣(莴笋)和球茎甘蓝的肉质茎。许多仙人掌科植物也具有这种变态茎。

(2)叶状茎(leaf stem)有些植物的枝条在发育过程中扁化,变绿呈叶状,如竹节蓼、假叶树等。这些变态茎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常用作观赏植物栽培。

(3)卷须茎(stem tendril)是由侧枝变态而成,着生于叶腋处,可帮助植株攀援向上生长,如瓜类的卷须。

(4)茎刺(stemthorn)有些园艺植物部分地上茎变态为刺,称为茎刺。茎刺不易脱落,具有保护植物的作用。如蔷薇、月季、柑桔、山楂、皂荚、石榴等的茎刺。

(五)枝梢特性

1、顶端优势: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点和枝条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原因与生长素有关。

2、自然层性

三、园艺植物的叶

(一)叶的功能

(二)叶的类型

(三)叶的形态和叶序

(四)叶的变态与异形叶性

1.叶的构成

完全叶(complete leaf):由叶片(leaf blade)、叶柄 (petiole)和托叶(stipule)组成的叶,如桃、梨 。

不完全叶:缺少叶片、叶柄和托叶任何一部分的叶如柑桔、菠菜等

2.按一个叶柄上着生的叶片数划分

单叶:仁果类、核果类、板栗、柿、枣、香蕉等。

复叶:核桃、草莓、个别葡萄种。

单身复叶:柑橘属、金柑属等。

3.按叶发生的先后划分

分为子叶(cotyledon)

营养叶(foliage leaf)。

1.叶的形态

是不同种类和品种区别的标志,也是观赏植物的重要观赏内容。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

叶片是叶的绿色平扁部分,也是叶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托 叶
为叶柄基部的附属物,通常成对而生,形状因种而异。托叶对幼叶和腋芽有保护作用。

2.叶序

叶序(phyllotaxy)是指叶在茎上的着生次序。园艺植物的叶序有互生叶序(alternatephyllotaxy)、对生叶序(opposite phyllotaxy)和轮生叶序(verticillatephyllotaxy)。

在茎上每一节只生有1 片叶的叫互生叶序。互生叶序的叶子成螺旋状排列在茎上,如蚕豆、桃等。

茎的每一节上有两叶相互对生的,叫对生叶序,如丁香、薄荷等。在对生叶序中,上一节的对生叶常与下一节的叶交叉成垂直方向,这样两节的叶片避免互相遮蔽。

茎的每一节上若着生3个或3个以上的叶,排列成轮状,叫轮生叶序,如夹竹桃、金鱼藻等。

(1)叶球:多见于蔬菜植物,为植物营养的贮藏器官,如结球大白菜、结球甘蓝、结球莴苣等。

(2)鳞茎:一般为食用器官或繁殖器官,如洋葱、水仙、风信子、郁金香、大蒜、百合等。

(3)叶卷须

(4)苞叶:向日葵花序外围的总苞就是叶的变态.

(5针刺:有些植物的叶还可以变成针刺,如酸枣、洋槐和小蘖等。

多年生树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称为叶幕

第二节 园艺植物的生殖生长

园艺产品的生产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等)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园艺植物的生殖生长比营养生长要复杂的多。

只有在良好营养生长的基础上,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植物才能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一、园艺植物的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的部位和花芽类型

1、花芽分化的部位

(1)顶芽分化为花芽:番茄、茄子、辣椒、大蒜、苹果、梨、紫薇等;

(2)腋芽分化为花芽:瓜类、豆类、菠菜、桃、杏、李、葡萄等;

(3)顶芽与腋芽均可分化为花芽:白菜、甘蓝、芹菜、茼蒿、苹果、梨等。

2、花芽的类型

(1)纯花芽:芽内只有花器官。如大部分的蔬菜、花卉、核果类果树等。

(2)混合花芽:芽内除花器官外,还有枝叶的原始体。如苹果、梨等。

3、芽内花朵的数量

(1)一个花芽内只有一朵花。如桃、杏等;

(2)一个花芽内有数朵乃至数千、数万朵。如苹果、樱桃、大白菜等。

4、花序花在花轴上呈一定方式和顺序排列,即花序。

(1)依据花朵在花轴上的开放顺序分

A、无限花序:花从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或从边缘向中间依次开放的花序。如梨、向日葵、白菜等。梨疏果时留边果。

B、有限花序:顶端或中心花先开,然后由顶向基或由内向外开放。如苹果、山楂、番茄等。苹果疏果时留中心果。

大多数园艺植物为无限花序,少数为有限花序。

(2)根据形状分

总状花序、伞形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圆锥花序、伞房花序、聚伞花序等。

(二)花芽分化

1、花芽分化的概念

指由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也即由叶芽转变成花芽的过程。

花芽形成:全部花器官分化完成。

花诱导:外部或内部某些条件对花芽分化的促进。如光照、温度、水分、人为控制、激素、营养成分等。

2. 花芽分化的三个阶段

这一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

生理分化阶段:生长点内部有叶芽的生理状态转向花芽的生理状态。

形态分化阶段:芽内部花器官出现到花器官分化完成。

性细胞形成阶段:大小孢子形成。

3、花芽分化的意义

是园艺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是茎尖生长点分化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是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开始,促进园艺植物适时成花及有效的提高花芽数量及花芽质量,是高产稳产优质的前提保证。

4. 有关花芽分化的机制(学说)

(1)C/N学说:C—含C化合物,N—含N化合物。

该学说认为,植物体内C/N的高低决定花芽分化。C/N较高时,有利于花芽分化,C/N较低时,则不利于花芽分化。

生产上施N肥过多,易造成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花芽分化。

这一学说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符合。如葡萄。

C/N学说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一学说有如下缺点:

(1)缺乏具体比例数据。

(2)只笼统地说明碳水化合物与氮素化合物的平衡(或比例)关系,而不能具体地指出多种碳水化合物与多种氮素化合物的具体平衡关系对花芽形成的影响。

(3)完全排除了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的内源激素、遗传物质和高能物质的作用。

(2)激素平衡学说:

该学说认为,花芽形成是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前提。花原基的形成是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达到某种平衡的结果。花原基形成后的生长发育才受营养和环境的影响,激素也继续起作用。

激素:生长素类、赤霉素类、脱落酸、乙烯等。这种平衡受植物种类、时期和环境的影响,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3)基因控制学说

该学说认为,花芽分化受控于某些成花基因。

遗传基因控制论认为,所有的细胞有同样的遗传全能性,但不是所有的基因在一个细胞的任何时期都能表现出它们的活性。那些控制花芽分化的基因,要等到外界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刺激后,就会变得活跃或解除抑制,促进成花。

(4)临界节位学说

实生繁殖的植物,只有达到一定的节位或高度时,才能进行花芽分化。

如果树的实生苗,达不到一定节位,无论采用何种促花措施,均不成花。

花芽分化的学说还有很多。

但仅仅是学说,而不是理论。

不论那种学说都承认,花芽分化必须具备组织分化基础、物质基础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花芽分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机制至今还没搞清楚。

5、花芽分化的类型

(1)夏秋分化类型

花芽分化一年一次,多在6-9月进行,正值一年的高温期。如落叶果树。落叶前,花芽已具备各种花器官,性细胞的分化在冬春完成,第二年开花。

苹果、梨、桃、梅花、牡丹、丁香等属于此类。

(2)冬春分化类型

原产亚热带地区的一些常绿果树和观赏树木。花芽在12-3月分化。分化时间短,连续进行,春季开花。

有些1、2年生花卉、蔬菜及宿根花卉也属此类。

如大白菜、大蒜、大葱等。

(3)当年一次分化 一次开花类型

一些当年夏秋季开花的蔬菜、花卉,在当年茎顶端分化花芽。如:紫薇(百日红)、木槿、木芙蓉、草坪草等。

夏秋开花较晚的部分宿根花卉,如:菊花、萱草等也属此类。

(4)多次分化类型

一年内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成花。如:金银花、茉莉、月季(花后修剪,边长边开花)、枣(边长出枣头边开花)、葡萄等。这些植物主茎生长到一定高度或受到一定刺激,能多次开花、多次结实,如葡萄多次连续摘心,可生产二次果。

(5)不定期分化类型

每年只分化一次,但无一定时期,只要能达到一定的叶面积就能成花和开花。如:万寿菊、百日草、叶子花等。

6、不同器官的相互作用与花芽形成

(1)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

适宜的枝叶量和中庸的长势,有利于花芽分化。

但枝叶生长过旺、过弱,都不利于花芽分化。

如修剪过重、N肥过多、水分过多,均可导致枝叶生长过旺,花芽分化少。枝叶生长太弱,虽能分化,但花芽质量差。

(2)开花结果与花芽分化

大量开花结果,不利于花芽分化。原因一是营养竞争问题,二是果实中的种子产生GA

果树大小年形成的原因:上年结果过多,花芽形成少,第2年为小年。果实中种子多的苹果品种(国光、富士等),大小年明显。

所以疏花疏果不仅可以提高果品质量,而且有利于花芽分化,减少大小年现象。

从理论上说,疏花疏果越早越好。但生产上很难实施。太早了有风险。

7、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

(1)光照

A、光周期现象:是指光照周期长短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各种植物成花对光照长短的要求不一,椐此可将植物分为:

长日照植物:日照时数/d 12h 以上,才能成花。如夏季成花的植物。

短日照植物:日照时数/d 12h 以下,才能成花。如秋冬成花的植物。

中性植物:对日照长度反应不敏感。如不定期分化类型植物。

B、光强:一般来说,强光有利于成花。群体或个体郁闭,光照恶化,不利于成花。

C、光质:紫外光有利于花芽分化。如高海拔地区的果树,成花易、结果早。

(2)温度

A、适宜温度:因植物种类而异。但总的说来,比枝叶生长的适宜温度稍高。如苹果10-280C、葡萄20-300C、黄瓜15-250C、风信子25-260C

B、低温需求(需冷量):不同的植物种类,对低温的要求量不同。椐此可将植物分为:

冬性植物:要求的低温时数多。一般要求0-7.20C的低温30-70天。如苹果、梨、桃等。

春性植物:要求低温时数少,5-7天。温度也高,5-120C。如一年生花卉、夏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花卉等。

半冬性植物:介于2者之间。对低温不太敏感,一般15-20天完成春化,温度150C左右即可。

(3)水分

水分过多,促进营养生长,不利于花芽分化。

适度干旱,有利于花芽形成。

8、控制花芽分化的农业措施促进与抑制。

(1)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

A、花芽分化前控制N肥的施用,多施有机肥和全元素肥料;

B、花芽分化期减少供水,适度干旱;

C、加强夏季修剪,保证通风、透光;

D、对旺长新梢进行摘心、扭梢;对枝干进行拉枝、环剥、环割、倒贴皮等;

E、使用生长抑制剂,如PP333、PBO、B9等;

F、合理疏花疏果;

G、冬季修剪,轻剪长放,以缓和树势、枝势,促进成花。

(2)抑制花芽分化的措施

A、花芽分化前,多施N肥、多灌水;

B、使用促进营养生长的调节剂,如GA等;

C、多留果;

D、冬剪时重剪。

二、园艺植物的开花与坐果

(一)园艺植物花的结构特点

园艺植物的花根据花器官完整与否,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1、花柄和花托

(1)花柄:连接、支撑。坐果后即为果柄。

(2)花托:花柄顶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部分。有的坐果后膨大为果实的一部分,如草莓、苹果、梨、莲蓬等(假果)。

2、花萼和花冠这2部分统称为花被。

(1)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有的开花后脱落如桃、杏等。有的不脱落,一直留存在果实上,称宿存萼,如石榴、山楂、月季、梨的有些品种(茌梨)。有的一直到成熟时才脱落,如番茄、柿子等。

(2)花冠:由若干花瓣组成。花冠有各种颜色、形状,是观赏花卉观赏的重点。

3、雄蕊群:一朵花有多个雄蕊,称为雄蕊群。植物种类不同,雄蕊的数量各异。

如苹果、桃较多,4个以上,番茄、西瓜等较少。

4、雌蕊:有的只有一个,而有的有数个。

根据花中雌、雄蕊的完全性,分为:

两性花:雌、雄蕊俱全。如大多数的植物。

单性花:只有其中之一。如黄瓜、西葫芦、核桃、石榴、杏等。

(二)结果习性

1、概念:是指花芽和果实在枝条上的着生部位及主要以何种结果枝结果。

了解园艺植物的结果习性,可用于指导生产。

2、结果习性分类

(1)根据结果部位分:

A、顶花芽结果:如苹果、梨、核桃等,花芽为混合花芽。生产上注意少短截。

B、腋花芽结果:如桃、杏、李、梅、樱桃、黄瓜、番茄、菜豆等,为纯花芽。

C、顶、侧花芽结果:如柿、栗、梨的部分品种等,为混合花芽。

(2)根据结果枝类型分:

A、主要以长果枝结果:如苹果幼树、茌梨等;

B、主要以中果枝结果:酸樱桃;

C、主要以短果枝结果:桃的部分品种;

D、主要以花束状果枝结果:大樱桃。

(三)影响开花物候期的因素

物候期:在年生长周期中,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对应的植物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

开花物候期是指开花的时期,影响因素有:

1、植物的种类、品种:

植物种类不同,开花时间不同,如腊梅在冬季开花、桃在春季开花、木槿在夏季开花、菊花在秋季开花。

同一种类不同品种,开花期也有差异,如李子,不同品种的开花期相差7天以上。

2、地区差异: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区开花时间不同。如桃、杏等在江苏比在河北开花早。苹果的花期泰安比青岛早10天以上。

3、人工控制:通过人工的方法调节环境温度,可使园艺植物提早或延后开花。

如利用温室、大棚,可使园艺植物提早开花,提早成熟上市。春季萌芽前浇水,可降低地温,延迟开花。

4、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前或延迟开花。

如用GA处理牡丹花芽,可使其提早开花。用2,4-D处理菊花,可延迟开花。

(四)开花坐果的几种情况

1、有关的几个概念

开花:当花中雄蕊的花粉粒和雌蕊中的胚囊中之一已经成熟,花被展至最大时,称为开花。

开花期:从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开花期。

授粉:开花后花粉从花药散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授粉(pollination)

受精:花粉粒落到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并通过花柱到达胚囊,实现精卵结合的过程叫受精(fertilization)。

坐果:植物完成授粉受精后,由于花粉的刺激作用,使受精子房可以连续不断的吸收外来同化产物,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加速细胞的分裂,开花后的幼果能正常发育而不脱落的现象,称为坐果(fruitsetting)

(3)单性结实

未经过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称单性结实。如柿、苹果(乔纳金),黄瓜、南瓜的有些品种。

单性结实的果实多数无种子。但无种子的果实不一定都是单性结实。如葡萄的一些品种(无核白、玫瑰香),属于胚败育。

(4)雌性系、雄性不育

雌性系:只有雌花而无雄花的植株。如瓜类。对育种非常有利。

雄性不育:两性植物中,雄性器官退化或功能丧失的现象。对育种非常有利。

(五)开花坐果过程

1、花粉和胚囊的形成

(1)形成时间:总的说来,花粉和胚囊是在植物开花前不久形成的。

(2)影响因素:花粉和胚囊形成时的减数分裂时间很短,对外界的环境条件很敏感。影响因素主要有:

A、植株营养状况和贮存营养的状况;

B、温度:过低,发育不良。过高开花速度快,导致败育;

C、干旱、干热风:发育不良;

D、光照:光照不良影响发育。

花粉和胚囊的败育现象: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退化、萎缩的现象。

2、开花过程

以苹果为例,可分为8个时期:萌芽期—开绽期—花序伸出期—花序分离期—露瓣期—开花期(初、盛、末)—落瓣期—终花期。

3、授粉、受精过程

授粉:花粉由花药传到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花粉通过花粉管到达胚囊,精子与卵细胞并合到一起的过程。(双受精)

影响因素:N素水平、碳水化合物水平、B、Ca、P等、温度等气候状况。

4、胚和胚乳的发育

除少数单性结实的品种外,一般植物坐果均由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影响因素主要有:

(1)营养:碳水化合物、N素、水分;

(2)激素:生长素、GA等。

(3)环境条件:温度、光照、等

5、提高坐果率的措施

(1)调节植株营养状况,保持健壮的长势。合理疏花疏果,合理修剪,合理肥水,防治病虫害。

(2)提供适宜的授粉、受精条件:配置授粉品种,花期放蜂,人工辅助授粉等。

(3)花期防恶劣环境:低温、干旱、大风、霜冻等。

(4)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

(5)保护地栽培:花期控制湿度,提供适宜温度。

三、园艺植物果实的生长发育

(一)园艺植物的果实分类

园艺植物种类很多,果实形态多样,依分类方法不同,有如下类型。

1、按果实的花器分
  真果(truefruit)是完全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葡萄、桃、枣、甜橙、荔枝等;

假果(spuriousfruit)则是指由子房和其他花器一起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草莓、苹果、梨、黄瓜、西瓜、南瓜等。

2、按形成果实的花的特征分
 单果(simplefruit)是指由1朵单雌蕊花发育形成的果实,如番茄、苹果、荔枝、桃、等。

聚合果(aggregatefruit)是指1朵花有多个离生雌蕊共同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树莓;或多个离生雌蕊和花托一起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草莓、黑莓等。

复果(multiplefruit)也称为聚花果,是由1个花序的许多花及其他花器一起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菠萝、无花果等。

3、按果皮是否肉质化分

(1) 干果

裂果、荚果、蒴果、长角果、短角果、蓇葖果

闭果 坚果

如核桃、板栗、椰子、榛等;

(2) 水果

浆果、② 核果、③ 仁果、④ 柑果、⑤荔枝果

4.按是否有籽分

(1) 有籽果实:大部分果实。

(2) 无籽果实:如无核葡萄、无核西瓜、柿子等。

(二)园艺植物果实的解剖构造(果实的构造)

果实由外皮、果肉、种子3部分组成。

(三)果实的生长发育

1、果实的生长

(1)果实的生长过程表现: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膨大。

(2)果实的生长动态:整个果实的生长过程常用生长曲线表示,果实生长曲线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单S型曲线,另一类是双S型曲线。

(3)两种生长曲线的区别:

单S型曲线有1个快速生长期,特点可归结为慢—快—慢;

双S型曲线则有2个快速生长期。果实生长特点可归结为快—慢—快。

(4)影响果实增大的因素(果实生长的细胞学基础)

果实细胞分裂 ,增加细胞数。

果实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一个重160 g 的小元帅苹果有5000万个细胞,多数果实的细胞分裂在开花前已经开始,并且持续到坐果后的幼果生长期。

果实细胞体积膨大
  果实细胞分裂后体积不断膨大,到果实成熟时细胞体积可增大几十倍、数百倍、甚至近万倍。
果实体内空隙的增加
  果实成熟时,细胞体积增大,细胞间隙也增大,空隙增多,果实体积密度会降低。这也是果实增长的一个重要因子。

(四)落花落果

1、园艺作物落花落果现象:正常和非正常

从花蕾出现到果实成熟采收的整个过程中,会出现落花落果现象。例如,苹果、梨、柑橘等的最终坐果率为8%~15%;桃和杏5%~10%;葡萄和枣只有2%~4%;荔枝和龙眼l%~5%;只有猕猴桃的坐果率比较高。

2、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的4次落果高峰

第1次落果:开花后,子房尚未膨大时,以落蕾和落花为主。主要原因是花芽发育不良或没有进行授粉或授粉不良而脱落。

第2次落果:花后7~14d内,不同果树均为带果柄的幼果脱落。主要原因是没有受精或受精不良。

第3次落果:又称生理落果,花后28~42d,在果树上称为6月落果。落果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竞争。如营养生长过旺或过弱。

第4次落果:指采前落果,多发生在采前20~30d左右,主要由品种特性、自然灾害或栽培管理不当造成。

(五)园艺植物果实的品质

1、果实品质(fruit quality)的内涵:可分为五种,即:

(1)外观品质 (appearancequality):评定指标有果个大小(重量、体积等)、果实形状、果实光洁度和果皮色泽等。

(2)风味品质(flavorquality):评定指标有甜味、酸味、汁液、质地、香气等。

(3)营养品质(nutritionalquality):指标有蛋白质、糖分、脂肪、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对人体健康有益成分的含量。

(4)贮藏品质(storage quality):指果实采后的贮藏寿命 (storagelife)和货架寿命(shelf life)

(5)加工品质(processingquality):指其适合加工特殊需要的品质要素。例如:罐藏用桃,其果肉要不溶质的;加工蜜枣的枣,其果肉要疏松。葡萄酒酿造品种。

在生产和科研实际中,一般将果实品质分为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2.果实的品质形成

(1)果实色泽(fruit color)
A
、形成果实色泽的色素(pigment)主要有叶绿素(carotinoid)、类胡萝卜素、花色素(anthocyanidin)等。
 果实成熟时,外皮细胞叶绿体内的叶绿素降解,其他色素的颜色显现。

(2)果实形状(fruit shape)

果实形状常用纵径与横径的比值来表示,其值越大,果实越长。幼果的纵横径比值高,随着果实生长发育,纵横径比值逐渐降低。

果形指数=果树横径/果实纵径

3 影响果实品质形成的因素

内在因素

遗传因素:如树种、品种特性。

果实种子数量和分布:影响形状、大小和质量。

果实成熟期:一般成熟晚的品质较好。

树势、负载量、叶果比:适宜时品质好。

果树贮藏养分:影响果实的前期发育。

外在因素

A、光照:光强、光质、日照长度等。

B、温度:适宜温度、昼夜温差等。低温、高温伤害。

C、水分:过多影响品质。不均易裂果。空气湿度大,病害严重。

D、营养元素:多施有机肥,提高品质。N肥过多影响品质。P、K、Ca等充足,有利于提高品质。

E、生长调节剂:慎用。

F、土壤条件:通透性好,肥沃的土壤,果实品质好。

G、栽培技术措施:修剪、套袋、土肥水管理等

H、地形、地势:坡向、海拔等。

第三节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温度

1 园艺植物不同种类对温度的要求

按对温度需求不同,园艺植物可分为

①耐寒的多年生宿根园艺植物:

有木本与草本之分。如落叶果树及金针菜、石刁柏等宿根草本园艺植物,能耐-10~-5的低温。
②耐寒的1、2年生园艺植物:

如三色堇、菠菜、大葱、大蒜等园艺植物,能耐-2~-1的低温。短期内可以忍耐-l0~-5。  

③半耐寒园艺植物:

紫罗兰、萝卜、胡萝卜、芹菜、莴苣、豌豆、蚕豆、甘蓝类、白菜类等,在北方冬季需采用防寒保温措施才可安全越冬。
④喜温园艺植物:

该类生育最适温度为20~30。超过40,生长几乎停止;低于10,生长不良。如风梨、变叶木、黄瓜、番茄、茄子、甜椒、菜豆等均属此类。
⑤耐热园艺植物:

如西瓜,甜瓜、丝瓜、南瓜、豇豆等在40的高温下,仍能正常生长。

2、高溫及低溫障碍

高温伤害:超过所需温度上限时,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

如水分失衡,发生萎蔫;呼吸消耗增加;日烧;组织木栓化;坐果不良等。

低温伤害:超过所需温度下限时,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分为冷害和冻害。

冷害:在0度以上低温下受到的伤害。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成熟延迟、组织变色等。

冻害:0度以下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表现为结冰。如冬季过低的温度、晚霜危害等。

光照

1 光照度(light intensity):即光强。

不同园艺植物对光照强度反应不一,据此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阳生植物(heliophyte):该类在较强的光照下生长良好。大多数园艺植物属此类。
②阴生植物(sciophyte):此类植物不能忍受强烈的直射光线,需在适度荫蔽下才能生长良好。如蕨类植物、兰科、风梨科、姜科、天南星科及秋海棠植物等均为阴性植物。
③中生植物(mesophyte):该 类植物对光照度的要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或对日照长短不甚敏感。如白菜、萝卜、甘蓝等。

2 光质

波长为380~760nm之间的光是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植物同化作用吸收最多的是红光,其次为黄光,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光的14%。

紫外线能抑制茎节间伸长,促进多发侧枝和芽的分化。

因此,高山及高海拔地区因紫外线较多,所以高山花卉色彩更加浓艳,果色更加艳丽,品质更佳。

3、日照长度

按对日照长短反应不同,可将园艺植物分为3类:
①长日照植物(long-dayplant):

在较长的光照条件下(一般为12~14h以上)促进开花。如白菜、甘蓝、萝卜、胡萝卜、芹菜、菠菜、莴苣、大葱、大蒜等。其在露地自然栽培条件下多在春季长日照下抽薹开花。
②短日照植物(short-day plant)

在较短的光照条件下(一般在12~"h以下)促进开花结实;如菊花、一串红、豇豆、扁豆、刀豆、苘蒿、草莓。它们大多在秋季短日照下开花结实。
③中光性植物(day-natural plant)

一些园艺植物对每天日照时数要求不严。如番茄、甜椒、黄瓜、菜豆等。

、水分
①旱生植物(xerophyte):这类植物耐旱性强。如石榴、沙枣、仙人掌、大葱、洋葱、大蒜等均属此类;
②湿生植物(hyzrophyte):该类植物耐旱性弱。如如黄瓜、甘蓝、芹菜、菠菜、荷花、睡莲、王莲等。
③中生植物(mesoPhyte):此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茄子、甜椒、菜豆、萝卜、苹果、梨、柿、李、梅、樱桃等均属此类。

土壤与营养

1 、土质:按质地划分,可分为沙质土、壤质土、黏质土等。

沙质土疏松通气、升降温快、保水保肥能力差,适宜种植球根花卉、根菜类、西瓜、甜瓜、桃、枣、梨等。

壤质土质地均匀、松黏适中、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几乎适用于所有园艺植物的种植。

黏质土与沙质土相反,适合种植喜肥作物,栽培中应注意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2、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一般指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

通常将土壤中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元素的高低作为表示土壤肥力的主要内容。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2%以上才能满足园艺植物高产优质生产所需。

3、土壤酸碱度:PH

不同园艺植物有其不同的适宜土壤酸碱度范围。一般喜欢微酸—微碱。
4
微量元素:

主要有:Fe、B、Ca、Mg等。缺少会发生缺素症。

地势地形

1、地势
2011年12月21日 2007年8月9日
  地势是指地面形状高低变化的程度,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

(1)海拔高度:每垂直升高100m,气温下降0.6~0.8,紫外线增加3%~4%。

(2)坡度:一般认为5°~20°的斜坡是发展果树及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的良好坡地。

(3)坡向不同,接受太阳辐射量不同,其光、热、水条件有明显差异,因而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
2
、地形
  地形是指所涉及地块纵剖面的形态,具有直、凹、凸及阶形坡等不同类型。地形不同,所在地块光、温、湿度等条件各异。

空气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气体主要有氧、二氧化碳及一些危害植物生长的有害气体。在露地生产条件下,气体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设施栽培的园艺植物,尤其应注意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调节。

污染

1、工业“三废”污染
  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渣和废气。
2
、农药污染
  由于长期不合理、超剂量使用农药,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园艺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较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3、肥料污染
  为追求产量,大量使用无机化肥,特别是过量追施无机氮肥,导致植物体内硝酸盐大量积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4、微生物污染
  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医院排出的废水,含有各种沙门氏杆菌、病毒、大肠杆菌、寄生性蛔虫等流入田间,造成产品污染。

5、激素与保鲜剂污染
 过量使用激素与保鲜剂也会造成产品污染。

6、白色污染:农用薄膜、生活用塑料袋。

第四节 园艺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生长相关性(growthinteraction)是指同一植株个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器官对另一部分或另一器官的相互关系。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

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的生长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连贯性则表现为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前一生长期为后一生长期打基础,后一生长期则是前一生长期的继续和发展。

一、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1、营养物质交流

(1)一方面根系吸收水分、矿质元素等经根系运至地上供给叶、茎、新梢等新生器官的建造和蒸腾;

(2)地上部叶片光合作用形成同化物质及时通过茎从上往下的传导,以保证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

2、激素物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正在生长的茎尖合成生长素,运到地下部根中,促进根系生长。

(2)而根尖合成细胞分裂素运到地上部,促进芽的分化和茎的生长,并防止早衰。

3、对指导生产的意义: (略)

、园艺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1、协调统一关系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营养生长,就没有良好的生殖生长,这是二者协调统一的一面。

2、抑制竞争关系

表现为茎叶的生长与花芽分化、果实发育之间的营养竞争。当营养生长过旺时,造成花芽分化数量少,花芽分化质量差,落花落果严重。

3、指导意义:在生产中,采取措施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互协调,是获得高产和优质的关键。

三、 同化器官与贮藏器官的生长相关性

同化器官:以叶片为主。

贮藏器官:变态根、茎、叶,一些以叶球、块茎、块根、球茎、肉质根、鳞茎等为产品器官。果实和种子。

1、叶面积较大,叶片生长良好,同化作用旺盛,碳水化合物合成多,运输到贮藏器官的营养也就多,从而促进贮藏器官的形成和生长发育。反之,则相反。

2、另一方面,贮藏器官的生长,改变了原来的"源-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同化器官的功能,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同化产物合成和转运能力,进一步促进贮藏器官的形成。
3
、对生产的指导意义:

生产上可采取相应措施,调节同化器官与贮藏器官的协调平衡生长,使其朝着人们预期的目标发展,以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

第五节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一、一年生园艺植物

Ø概念: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的园艺植物,称为1年生园艺植物。

Ø类型:如茄果类、瓜类、豆类、苋菜;花卉植物中鸡冠花、风仙花等。

Ø特点:其生命周期与年生长周期相同,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发芽期:从种子萌动至子叶充分展开、真叶露心为发芽期

幼苗期:从第1片真叶露心到第4~6片真叶展开。

发棵期:从幼苗期结束到植株开始现蕾、开花,为发棵期。

开花结果期:从植株现蕾、开花到生长结束,为开花结果期。

二、二年生园艺植物

Ø概念:播种当年生长形成营养产品器官,越冬后春季抽薹开花的园艺植物为2年生园艺植物

Ø类型:大白菜、甘蓝、萝卜、胡萝卜、雏菊、瓜叶菊、紫罗兰、桂竹香等

Ø特点: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也相同,可明显地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

播种当年为营养生长阶段,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和营养积累期,形成产品器官;然后进入休眠期;次年春季温度回升和日照延长后开始抽薹、开花、结籽,完成生殖生长阶段。

三、多年生园艺植物

1.生命周期

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有性繁殖情况下,其生命期可分为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3个阶段。

多年生草本植物,如韭菜、石刁柏、草莓、香蕉、菠萝等,有相似的生命周期。

(1)童期(juvenile phase指从种子播种后萌发开始,到实生苗(seedling)具有分化花芽潜力和开花结实能力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成年期(adult phase从植株具有稳定持续开花结果能力时起,到开始出现衰老特征时结束为成年期。

(3)衰老期(senescence phase从树势明显衰退开始到树体最终死亡。

2.年生长周期

物候期:多年生园艺植物的年生长周期随外界气候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年生长周期中,这种与季节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变化时期,称为物候期(phenologicalperiod)。除常绿树木外,多年生植物在年生长周期中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之分。

(1)生长期是指植物各部分器官表现出显著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时期。多年生草本和落叶树木自春季萌芽开始,至秋季落叶为止,为其生长期。

落叶植物:生长期主要包括萌芽、营养生长、开花坐果、果实发育和成熟、花芽分化和落叶等物候期。

常绿树木由于开花、营养生长、花芽分化与果实发育可同时进行,老叶的脱落又多发生在新叶展开之后,1年内可多次萌发新梢。

(2)休眠期为植物的芽、种子或其它器官,生命活动微弱,生长发育表现停滞的时期。

Ø休眠是植物在长期个体发育过程中为适应不良环境(高温、低温、干旱等)而形成的一种特性,有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

Ø被迫休眠(forceddormancy)也叫强迫休眠或外休眠,是由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引起的,一旦不良环境条件解除,便可迅速恢复生长。

Ø自然休眠(natural dormancy)又称生理休眠(physiologicaldormancy)、内休眠,是由植物遗传特性所决定的,要求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解除。

LANG 氏关于休眠的命名

Dormancy 休眠

Eco-dormancy

生态休眠

Para-dormancy

外休眠

Endo-dormancy

内休眠

受环境因素调节

受休眠组织结构之外的生理因子调节

受体眠组织结构内的生理因子调节

极端温度、营养缺乏

顶端优势

冷温反应

水分胁迫

光周期反应

光周期反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2345.html

更多阅读

犹大和他玛2011-12-1 2011年1到12月里番

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记录创世记 38章:犹大和他玛讲道:基督徒生命的四个阶段:蒙恩;体验;真理;生命。我是母腹信仰,17岁建立一个教会,养育了很多人。我看到很多人信主10年才到第二个阶段,体验阶段。15年,才开始一点点认识真理。真不容易找到生

凌钢老道2011年7月28日大盘预测与股票仓位 大盘预测

凌钢老道2011年7月28日大盘预测与股票仓位7月26日大盘低开后震荡上行收阳,涨21.23点,收于2723.89点,沪市成交额:920.8亿。国家将已对高铁门事件进入认真调查。看来不是机车质量问题,而是机车调度的问题。如此,对上市公司影星不大。可以

转发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 北京会不会发生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死者甚众,于是许多“善良”的中国人开始爱心泛滥,大放悼词,大唱哀歌,对日本的遭遇表示同情,对此我们该怎么看呢?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1923年发生了同样的类似事件,主角仍然是中国和日本,且看这次事件的始末结

声明:《2011年12月21日 2007年8月9日》为网友拽校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