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姓氏研究 姓氏研究

纳西族姓氏研究

研究姓氏问题,家谱是最重要的资料。我们从中不仅可以得知有关姓氏或家族的源流、繁衍与分布情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其丰富的姓族文化,一部家谱也就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历史记录;家谱为研究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口学、遗传学等提供真实的素材,有着其他文献资料不能代替的作用;它还可以作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关于这点,主要是在家谱的族规家法中反映出来的。族规家法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说教,比如上尊天地,下奉祖先,服礼教,谨祭祀,崇孝行,笃友爱,严教子,慎交游,勤耕作,俭持家,守名节等等,其中既有维护传统礼制秩序的规定,也有规劝族人努力进取、尊老爱幼、睦邻友善等传统美德的内容,尤其是后者,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等等。

纳西族姓氏研究 姓氏研究

姓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它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一直是以人类社会中彼此区别的符号或血缘的标志出现或存在的。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多和人际交往的日渐密切,为了把某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区分开来,便出现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标志,亦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姓”;在一群人中间,为了把彼此区分开来,出现了只属于个人的标志,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名”。在社会交往中,无论哪一群人,在自己内部只用“名”便可以彼此区分,若与另一群人交往,仅仅称“名”便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他只有把自己所在人群的标志“姓”与自己的标志“名”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表达自己。这种一群人的标志和自己标志的结合,便是人类最早的姓名。后来,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姓名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形成厚重的姓名文化。到今天,我国已经使用过一万多个姓氏,它们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即使这些从我们老祖宗那里传下来并使用了数千年的姓氏,也越来越面临着新的问题,不由我们不重视。[1]在各个群体中,人们不仅使用共同的姓氏,而且也用相同的习惯在有限的汉字中选取名字,形成“姓氏+名字”的固定形式,使之成为自己专有的标志,形成姓名专有性这一突出特点。这种姓名的专有性,也就是仅为个人所有的专利,是姓名的最本质特征。

丽江地处西南边陲,横断山脉的东南部,交通极为不便,与中原地区的交往甚少;而且长期处在封建土司统治之下,汉文化对该地区的辐射很弱。元明两代丽江几乎没有学校,读书仅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丽江在这时期也未出过举人、进士。统治者内部在汉学上有所造诣的仅是“木氏六公”。在读到明初以前有关丽江汉文化资料时,一般都会提到纳西人没有汉姓。至明太祖朱元璋赐阿甲阿得姓木,才开始有汉姓。徐霞客在《游记》中写到:“止分官、民二姓,官姓木,初俱姓麦,自汉至国初。太祖乃易为木。民姓和,无他姓者。”担任翻译的把事“和姓。盖丽江土著,官姓为木,民姓为和,更无别姓。”明代木公在述怀诗中也曰:“天下齐民一姓和”。这样后人不断引用并引起了诸多的误会,认为纳西族在“改土归流”前只有“和”姓与“木”姓,而无其它姓氏。然而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发现,《游记》中的这一记载确有不实之处。因此,很有必要对此作一番考辨。

a、“和”姓

但凡去过丽江之人,都认为丽江纳西族大都姓“和”或“木”,其他姓氏为他族,非正统也。有人还会告知:“木”氏为贵族,处于统治地位,而“和”氏是木氏土司赐给的姓氏,是被统治者。民间还流传着“和为木字戴笠负筐,取义木氏之奴隶。”以上说法盛传已久。这里不妨有两个疑问:“和”字是不是木氏所造?“和”姓是不是纳西族独有的姓氏?

其实,“和”姓不仅在纳西族中使用,汉姓中更是早已出现。《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受人时”。羲和氏有四子:羲仲、和仲、羲叔、和叔。四子分别管四宿:苍龙、朱雀、白虎、玄武;分掌四时:春、夏、秋、冬。掌管天地的官位叫“和”,“和”姓是以官命名的姓氏。春秋以后,羲和氏的子孙后代就以羲和为姓。“和”字原为地名,春秋时的晋邑。在《辞源》中记述:“见魏书,官氏志。和壁:春秋时楚人和氏所得的宝玉,叫和氏之壁。”因此,“和”氏早在先秦的文献中有确切记载。北魏孝文帝时,鲜卑族素和氏改姓氏为和,这是和姓的另一支源头。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和凝,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东须城镇西北)人。他的词作较浮艳,主要作品有《宫词》百首,多是粉饰太平的内容。

西晋时有太子太傅和峤;北魏时有征西将军和其权。在《辞海》中又说,“和春(?——1860年)清末将领,赫舍巴里氏,字雨亭,1860年在围击太平军时失败,自缢而死”。而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巨贪和珅(1750---1799年)汉姓为和,其满姓为“钮祜禄”,满洲正红旗人。有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从以上的情况看,“和”姓在中原及东北满族中早已有之。因此,说“和”姓为纳西族独有的看法,有坐井观天之嫌。那么纳西族的和姓又是怎么回事?

纳西族是一个从我国东北迁移到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丽江学者和士华在《纳西族古籍中的星球、历法、黑白大战》一书中认为:纳西族源于古东夷族,西周时从今天内蒙古凉城往西南迁移,原始社会后期由于频繁地与中原文化接触,因而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纳西族先祖哥来秋,生四子,分别是束、叶、买、禾四支,这四支中散居于金沙江边、永宁和盐源一带。其中部分纳西族首领姓“和”。[2]宪宗三年(1253年)蒙古军队南下,居今永宁一带的纳西首领和字内附。在石鼓半空和寨与蒙古军抗战七天七夜的纳西族首领也姓“和”,叫和牒、和失。这说明在宋代时就有取姓为“和”者。而之所以认为“和”姓是纳西族独有的,主要是由于史料掌握与考据不足所致。徐霞客所说的“其家和姓,盖丽江土著。官姓为木,民姓为和,更无别姓者。……官姓木,初俱姓麦,自汉至国初,太祖乃易为木。民姓和,无他姓者”,是由于当时接待徐霞客的通事姓和,土司姓木;他在丽江关于姓氏的信息都从身边的把事所言。我们细想一下,在当时外地人(无论官员、军队和游客)是不允许进入丽江的,即使圣旨传来也只送到丽江七河的邱塘关。徐霞客之所以能够进入丽江,是受木增数次邀请并由通事引领下到丽江的。行动上不允许徐霞客随便走动,安排住在通事家中。在丽江城的3天时间里也没有什么考察记载,后来到解脱林也改校文书而已。前后16天的时间里没有深入到民间调查,因此他所认为的“木”氏为官,“和”氏为民只是通事所言,徐氏没有调查而听信之,是不全面的。其实部分和氏已经进入到统治阶层了。

乾隆《丽江府志略》中称:“明洪武初,赐土官姓木后,惟承袭及同堂舍人,木姓三世以降姓阿,五世以降姓和。即流寓入籍者,必改姓和,故今里民和姓居多,自设流以后,渐复本姓。”[3]赐给丽江土知府“木”姓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此后,木氏深受明王朝器重,推行一些必要的民族改姓运动,所以至嘉靖年间土司木公在《速怀诗》中有“四郡齐民一姓和”的诗句,自释曰:“所属四郡[4]齐民通姓和”。诚然一方面反映木氏统治区内纳西族分布广泛情况,另一方面也说明木氏所推行强行将其他姓氏改为“和”姓的政策。至木氏土司衰落,丽江才出现其他姓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纳西族、汉族、满族等民族都有“和”姓,纳西族“和”姓与汉族“和”姓有渊源关系,皆是同祖,只是后来繁衍才形成各民族而已。因此,“和”姓不是纳西族独有的姓氏。其次,在明太祖朱元璋赐“木”姓之前,纳西族先民中早已使用“和”姓。因此,“和”姓也不是木氏土司创造的姓氏。

当然,关于木氏造“和”姓的问题,作为旅游文化,有时讲一下也无可厚非,但把它作为史实加以宣传,则是不妥的。

此外,“和”、“木”二姓为丽江之独姓的说法,作为对外宣传地方文化的内容,走出去以后方觉得以讹传讹、自欺欺人。和氏者天下多也,战国时的和氏璧是也。和氏璧是为奖励发现那块玉璞的楚人卞和的忠诚,被楚文王命名为“和氏之璧”的。卞和,春秋时楚国人。荆(今襄樊南漳)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因献玉而闻名古今。卞和非姓卞,卞和何以名之?前一“卞”为地名,因其生于卞水之域而名之,卞和系荆州人。《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版)释荆山:“《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卞水贯之,故古名卞也.’这类事例多矣!如商鞅本姓公孙鞅,因秦穆公封商地于他,故以商名之;<郑伯克段于鄢>中的晋解张,则以生于晋国之解地而冠之,其真姓惟张一字耳。另外也可参考最早见载卞和抱璞的《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于荆山,奉献楚厉王。厉王以为石,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和复献之,王以为诳,刖其右足。后文王即位,和抱璞泣于荆山,泪尽而继之以血。王见状,使人问其故。和答曰:“臣非悲刖。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王命匠剖之,果得宝玉,名为“和氏之璧”。因感其忠,悯其刑,封和为零阳侯,和辞而不就……《韩非子》五十五篇,其第十三专以《和氏》名篇,并且是全书中唯一一篇以人名命名的篇目,可见韩非对和氏故事的重视。为什么?因为他自己就以和氏自居。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和氏最多地方为河北定州,媒体上曾报道,此地村民发生械斗致死近百人,当时出来说话的市长姓和;新疆也有近万人,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主持人和晶就是新疆人。至于蒙族、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和姓者也不乏其数,可见丽江的和姓是木氏土司所造和丽江特有的姓氏是错误的,是害人的。

b、“木”氏

研究木氏土司的姓氏,家谱是第一手资料。木氏宗谱碑上有这样的记载:“……始祖叶古年之前十一代,东汉为越嶲诏,年之后六代,改为笮国诏,又定笮县改为昆明,升为昆明总军官。传至唐武德时,祖叶古年凡十七世,留传至秋阳。叶古年无考,谨以秋阳为始……”此后木氏先祖的年谱就比较清楚了。明代以前木氏实行父子连名制。(唐代)秋阳→阳音都谷→都谷刺具→刺具普蒙……(元代)阿宗阿良→阿良阿胡……阿烈阿甲→(明代)阿甲阿得(木得)……阿秋阿公(木公)→阿公阿目(木高)→阿目阿都(木东)→阿都阿胜(木旺)→阿胜阿宅(木青)→阿宅阿寺(木增)→阿寺阿春(木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阿甲阿得袭从先祖阿琮阿良的做法,率众归附,并到南京拜见朱元璋,遂钦赐“木”姓,从此采用汉姓。

木氏土司在丽江统治长达470年,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巨大的家族变故,也没有遭受过外族的毁灭性侵略。这些与木氏的治家方略有关。“明洪武初,赐土官姓木后,惟承袭及同堂舍人,木姓三世以降姓阿,五世以降姓和。即流寓入籍者,必改姓和,故今里民和姓居多,自设流以后,渐复本姓。”木氏深知治理丽江的艰辛和难度,北有吐蕃南下的野心不泯;大理国虽已作古,但段氏的实力足以攻克;对待强大的明中央政权稍有不慎可能遭来不测。虽说“富甲一方”,但在这偏远之地,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外敌一搏。因此,木氏土司对内采取了嫡长子继承,而对没有继承权力的土司子弟,则采取了其下三代以后降姓为“阿”,五代以后再降姓为“和”,并让其离开城镇,迁居住四乡。“其北又有大宅新构者,乃木公次子所据也。”木公次子没有资格居住于木府,就迁居到七河。这种做法有两大好处:一则避免了家族群体过于庞大而带来的利益纷争及经济负担,是木氏土司维护、巩固其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政治手段;二则派直系亲属坐镇要害之地,加强了专制和护卫。“游记”中提到的当时丽江只有木、和二姓,其间也有维护家族血亲统治的政治目的。后来跑到省城告状木氏土司,迫使木氏“改土归流”的阿知立便是木氏的后代。木氏土司的这一做法与西周的宗法制度,西汉的“推恩令”极为相似,不知有否渊源。

对于木氏,笔者曾有过幼稚的想法,认为就是丽江的独姓。其实不然,姓木,远的不说,仅就云南版纳傣族和临沧、思茅、保山等地的回族就不乏其姓。丽江部分导游大谈朱元璋与木氏土司之交情,渲染木氏的高贵,和氏的低溅,不过是贻笑大方的谈资。还有人认为,当年朱元璋命养子沐英亲率大军30万征讨云南,木氏祖阿甲阿得率众归顺,所以就赐给“沐”姓,只不过写成“木”而已。其实,木非沐也!云南之沐氏始于明将领沐英,与侯蓝玉、傅友德征云南,平定云南后,他留守云南,在滇共11年。另外沐英非回人,云南姓沐者多为汉人,以曲靖、昆明、红河最多。

我也遇到过木姓的回族朋友,据其陈述,木姓源于沐姓。回族木皆来自沐?其实不然。回族中的沐姓,出自经名首字的谐音。如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一文里指出:“木八刺或木沙剌福丁、穆古必立或穆鲁丁之后裔姓沐”。沐氏,源于明代以前。如明初的沐英(1345-1392年),少孤,从母避兵乱,八岁时母又亡,被太祖朱元漳和孝慈皇后收为义子,从朱姓。沐英22岁时(1367年),太祖“因吾有诸子,尔(沐英)亦长成。以人情无理度之,不晦尔名,使从尔姓,祀尔祖宗。”[5]让沐英“始命复姓。”显然,沐英的先祖在元代就姓沐。明代以后,沐氏成了回族中的大家族,仅沐英的后裔中,就有沐昂、沐春、沐晨、沐斌、沐麟、沐天波、沐朝辅、沐朝弼等著名的将官。但到了清代,沐氏家族为避灾祸,有将其姓改为木姓者。沐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回族中的木姓,主要取自经名之首音。如“木八刺或木沙刺福丁之后裔,姓木。有一部分木姓,也出自沐姓。如:“明初,因木氏镇守云南有功,被皇帝赐姓‘沐’。明亡后,沐氏后裔为避灾祸,有些又改沐为木。”明清时,木姓回族在陕西咸阳还形成了一个聚居点——木家村。该村在50年代时,还立有“国子监太学生木际丰(庆生)”的石碑,立碑时间为乾隆十年(1745年)。(《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陕西。

从上述情况来看,回族的“木”、“沐”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都 很大的关系,估计是音译成分居多。从时间上看,木姓早就存在,而且是人数不少的大家族、大群体。

另外,从全国范围看木姓是小姓,宋朝江南人编的《百家姓》(438姓),及今人撰的《中国姓氏寻根》、《百家姓郡望源地》等书均未录木姓。但木姓在浙江瑞安,却是较大的姓族,有10万余人。据民国《瑞安县志》和董田《木氏宗谱》载:“始祖木伯昌从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避朱文进之乱,由闽人瑞,至今已有1052年了。关于木氏的起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端木赐,字子贡,卫人,生于公元前520年,是孔子著名弟子之一。当时,齐田常作乱,欲举兵伐鲁,孔子对他的学生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为何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至齐说田常,后存鲁,乱齐,破吴,缰晋而霸越;子贡遂闻于天下”。子贡死后,他的后代因子贡树敌较多,为避仇改姓木氏。可见,木姓的来源并非那么简单,它是众多汉姓之一。

c、明代其它姓氏

《游记》说,丽江当时除了木、和两姓之外,别无他姓。这是不准确的。实际情况是,明代丽江除了木、和二姓,还有若干个姓氏。当然这些姓氏是外来的。相传木氏土司对外来者有两条要求:一不许反叛;二不得保留原姓要改姓为和。只有遵从这两条,才给地基、资金,当然也可以长期居住。[6]据史料记载,至明末到丽江的外来者,大体有几种情况:戍边,从政,行医,做工,经商等等,就姓氏而言,有鲍、赵、杨、李、赖诸姓。

戍边到丽江的,如鲍氏。据《鲍氏家谱》载:“考吾氏原籍南京应天府伏县竹菌村人氏,自明朝随沐国公任军宰,职云南,授封世袭云骑尉都指挥之职来大理。……维公家迁丽城,始在白沙创业而家……随府署,迁丽城大西门外作家。”[7]鲍氏由于戍边而到大理,官至云骑尉都指挥。明末迁到丽江居住。

从政到丽江的,如赵氏,据丽江八河《赵氏家谱》载:“原籍广东,明时指挥使得胜公,从沐国公征云南,落籍昆明石碧中村,至四氏祖维鼎公来丽贸易,维繁公木柢聘为掌书官,遂家焉。”到现在已有21代了,是居住丽江较早的姓氏。

行医到丽江的,如杨氏。在长水老人撰写的《杨翁十世起源记》和《继杨氏十氏谱》记载,“始祖讳为辉,字德升,湖南常德府武陵县人也。明时应丽江土知府木聘,素号国手,数年累验奇方。辞回,世守不许。强之,佯喏。厚酬资欢送,伏劫之,再馈,再劫,如是者三,乃家焉。”[8]杨氏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湖南行医到昆明,后来到丽江,他家世传歧黄之术,从小通医学,尤精于针灸之术。木氏称“国手”。前三代姓杨,后七代曾改为和姓,[9]至今已有24代。

能工巧匠的,如银匠李氏。《李氏宗谱》载:“吾宗李氏原籍江苏省江宁府上元县人,到丽江以来,世以冶银为业,兼之力农,忠厚传家……”从始祖李氏到今已有15代了。[10]又如周氏,据《周氏家谱》载:“……盖我之祖,原籍江南省蓟州府常熟县柳营村人氏。……至九氏祖宗耀于明朝崇祯年间木府请上丽江,因日久远,遂于大研里街尾村居住。”至今已有13代了。

到丽江经商的赖氏,原籍为福建永定县永兴乡丰田里人氏,明代贸易至丽江。历代经商,曾有商号“仁和昌”。20世纪30年代的赖耀彩,生性慈善,乐善好施,曾慷慨捐资修建三座重要的桥梁,至今传为佳话,如今已有14代了。

以上姓氏,从时间上推算,25年算一代,凡至今有14代的,应在徐霞客到丽江之前就迁居丽江了。很遗憾,徐霞客由于没有下到民间进行详实的调查,因此,在《游记》中说当时丽江除“木”、“和”两姓,别无他姓的说法,与实际是不符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2967.html

更多阅读

女士皮衣穿衣打扮 《为成功而打扮(女士版)》第2章 夹 克 衫3

从调研里发现的夹克衫真相我们在几个客户那里进行了实地研究,研究在办公室里穿夹克衫的效果。穿着连衣裙、短裙和衬衫、裤子和衬衫的三组女性在午餐时间被派到其他部门。我们确定这些部门的负责人都已外出,找不到人了。她们告诉留守

搜商 漫说搜商(4)

6.智商和搜商实证研究为研究搜商、智商以及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随机抽取了某IT公司的64人,以及某研究所的19人,对他们进行了智商搜商测试,智商测试选用了标准题目,搜商测试则用单位时间内的正确率来衡量(为容易比较起见,其尺度并转

管理学前沿理论研究 管理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

最近读到几篇管理学的东西很有意思,研究的都是一些很“现实主义”的管理问题,所以放在一起给大家介绍一下。 2006年第一期的McKinsey Quarterly上,发表了由澳大利亚的学者Dan P. Lovallo和麦肯锡巴黎分公司的咨询专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网 研究我国市场经济中供给问题的方法

    面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理论界的经典解释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这也是目前国内理论界的主流派观点。与之相适应,自1998年10月以来,单向强调需求的扩大内需政策则

国外文艺片的市场研究 市场研究的误区

一个老外收集了一些常见的市场研究的错误观点,原作者不详,尝试翻译一些自认为比较经典的句子,并做些必要的说明,与大家分享查尔斯.达尔文: 能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富有智慧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解读: 恐龙的灭绝

声明:《纳西族姓氏研究 姓氏研究》为网友我与众不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