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铢半两 六铢半两

(前175年——前140年)
文、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商品贸易开始兴旺,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历来被视为是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迫于制钱的滥恶,货币的标准化问题更显得迫切。前元五年(前175年),文帝不令整顿币制。更铸四铢钱,令民自铸。《汉书·文帝纪》中载:“五年夏四月,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钱文仍为半两。规定钱重4铢,不许掺杂减重,允许私铸。郡国豪强兢相铸钱,遂使吴王(刘濞)、邓(通)钱布天下。由于民间受条件限制,不可能铸出标准重量的铜钱。其次是民间铸钱为了取利,不掺杂减重,则无利可图。为此,政府一方面下令严禁掺杂,犯者处罪,一方面默许在民间出现的钱称制。
使用钱称(法码)可以使轻重不同的半两钱得到一个标准的币值。这种钱称有的铸成穿带印式,上有穿孔,可以系绳悬于天平一端。面文为四朱的较常见,有的带有地名,如临 四朱、驺四朱、东阿四朱、陈四朱、宜阳四朱、下蔡四朱、容邑四朱等,钱称存世不多,后几种都极罕见。
文帝半两。钱文粗而宽放,篆意较浓。笔画方折,文字清晰方正,不带隐起,字甚古朴,接近西汉早期文字风格。“半”字下部二横等齐,“两”字上部横画较长,多为“双人两”。书写不规范,有大字、小字之分。钱体有内外郭、或有内郭、或有外郭。内外郭在半两钱上的应用,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增加了钱的外来承受力,使钱币不易损坏,保护了钱文免受磨损。虽然早在战国未期已出现了这种形制,可是,半两钱并未继承,通过近二百年的摸索,终于使钱币形制又走向有郭的道路,同时为五铢钱的形制提供了经验。
武帝建元五年至元狩五年(前136年——前118年),武帝承文帝半两钱制铸行半两钱。这种钱是汉以来第一种稳定的货币,也是半两钱行使二百余年的最后品种,它的大小轻重对后世小平钱的铸造影响深远。这个阶段的半两钱文,字形均较方正,字的大小基本与穿孔高低相对应,一般说来,钱文的上下缘与穿孔的上下缘平齐或略有高低,此时的“半两”二字基本字形大小等同。这些特点越是到了晚期越是突出。后期半两的“注意”,还体现在钱文改笔之上。有重文的,是因为原刻钱文不规范,与边缘或穿孔距离比例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范文的刻写者又重新改补,形成了重笔。这种补笔重文现象,在早期半两钱上是甚少见到的。
武帝半两较文帝钱文秀丽,“两”字“冂”窄长,多呈“十字两”及无人两,笔划上细下宽,钱体内平,外郭边缘经过打磨,多有内外郭、或有外郭、或有内郭。大多数钱圆函方,有的还初具了外郭或内外郭,钱文的刻写手法,与早期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显着的特点是注重了钱文的规范性。注重了钱文在钱面上的比例关系,特别是穿孔与钱文的比例关系。在一些有郭的四铢半两钱上,钱文除考虑到穿孔关系的同时,还注意了与外缘(外郭)的比例关系。钱文的规范,是半两钱形制的成熟及规范化的需要。从根本上讲:是社会发展、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一种要求。发展到四铢半两钱阶段的半两钱,纪重货币 “商品铜”(铜块)的原特质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变得越来越淡薄,名(“半两”)与实(“四铢”)的脱离,使得这时的纪重货币半两钱,具有了一定的“价值符号”意义,钱币的象征性变得愈来愈强。离“商品”距离越来越远的四铢半两铜币,也就越来越需要强调钱币的整体美及布局的合理化。原始落后的制造技术已不适应货币的大量使用和铸造量的急剧增加,可重复使用的石质或其它硬材质钱范,已逐渐取代了早期采用的泥质铸范。
四株半两。钱径一般2.5厘米左右、穿宽0.9~1厘米。铸造工整,字文清晰。“半”字上部与上横均呈曲笔,而下横长于上横。“两”字内成“十”字形,当属武帝四铢半两时期。“两”字常见有三种写法:1.“双人两”,“两”字中间为两个“人”字“”。2.“连山两”,“两”字中间“双人”简化为一横向波折线“”。3.“十字两”,“两”字中间“双人”简写为一“十”字“”。版别大致可分以下几类:⑴常见品,钱身上无特殊标记。一般两字的中竖与上横不连,相连的极罕见,称有颈半两。字体较长,笔划细劲者,也较少见。⑵有郭类,有外郭的较多,有内外郭的少见。⑶传形类,传形半两的文字左右倒置,有环读者,均少见。合背半两极少见。⑷标识类,有星文、横文、竖文及阴刻文或凸起,等,均少,有竖划的更少。⑸佩钱类,穿孔常为菱形,除半两二字外又带有其他文字者均罕见。带有人名、吉语或各种图案为汉人随身佩挂之物,如太常、阳闰、日人千金、带钩半两等。民间私铸四铢半两,文字粗劣,大多不成文字。当时,有些地区还铸有铁质四铢半两,已知是中国最早的铁钱
七十年代末,海外有个研究会创始人自称是秦始皇转世,要求信徒收集秦半两,越大越重越好。一时间,大半两身价倍增,最大的一枚据说卖到了好几万。实际上特别厚重大型的半两钱应出在西汉的文、景时代。当时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百姓富足、仓真皆满,完全有条件铸一些不介入流通的特大型钱,以寓争胜炫富之意。
四株半两存世极多,有时一次出土就达数百斤。版别丰富,版式层出不穷,普通版式今均无伪造,而特殊版式伪品则不计其数。有人将二枚半两截割拼接,变成了半半及两两钱,或改刻补缀成环读半两。有人利用钱面凸起铜块,改刻成星、月、吉语及各种花纹。所以在遇到这类特殊品时须用仔细观察,是否有改刻、挖补、拼接情况。另有整体铸造的特殊伪品和大型厚重的半两钱(直径4厘米、重15克以上),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四铢半两 六铢半两
综观先秦至西汉武帝先后铸行之半两钱范,大体可分朝廷铸钱与地方铸钱两种。先秦钱范,主要是泥范和石范。泥范是用泥制成坯后焙烧成的,所以泥范也可叫陶范。这种范的制作,技术条件要求较低,商代铸造的大量青铜器,就是由泥范铸出的。泥范一般一范只铸造一次,钱成则范毁,容易导致货币形状、尺寸、重量不一。榆荚半两的大量公私铸造,从另一个方面也使汉代铸造工艺技术得到了改造和提高,自西汉起,范用石、铜、泥三种质料,不仅有一定的范型而且可一范多铸。关于钱范的区分,另有他文论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3229.html

更多阅读

六三四之剑23 六三四之剑 下载

最近由于收拾屋子整理录像带的时候,再次看到了当年从卫视中文台录的六三四之剑,勾起了我的回忆,于是每天中午利用午休的时间在线重温这部动画。刚才看了第23集,不禁又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事情。当初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对剑道一点都不了解,

李小龙成就国际巨星的“四部半”电影 李小龙成就

随着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在央视的热播,大家对李小龙的经历和身世愈加关注。李小龙在香港和好莱坞两地拍摄过多部功夫片。让李小龙大红大紫、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其实就是“四部半”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

教你如何用周易六十四卦占卜算命 六十四卦占卜

——了解周易了解八卦前不久因为前途命运之事困惑所以就想起要再用老祖宗的周易六十四卦给我来占一卜,所得两爻还当作了QQ签名档多日,深受启发。但每次推荐好友抛硬币算卦我就得重新详细解释一遍这个高深算法实在是有些麻烦,所以详细地

第十四谈 五脊六兽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56

我们的祖先在创立一些制度、规矩的时候,往往会在其中加入一些玄妙的神秘性成分,而不像西方那样仅仅从社会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可以说,文化层面上的东西渗透到了中国传统生活里的各个方面。比如说,中国大型古典建筑的屋脊上都造有神兽,这当

声明:《四铢半两 六铢半两》为网友真心换来无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