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你还差得远着呢!(1) 中国远征军1

-----中国在芯片方面到底落后几代?
中国崛起了。一夜之间人们欣高彩烈了。人们几乎忘记了什么叫差距。年轻一代甚至认为我们的技术跟人家平起平坐了。不把日韩当一回事了,也不把老美当回事了。我们要造大飞机了。什么技术对我们来说都不算什么了。真要是这么回事,那感情好呀。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好。我们从芯片技术,来看看中国的差距。

Intel的总裁兼CEO PaulOtellini, 本月19号在SanDiego北美最高阶的解决方案会上发表了INTEL的发展报告,揭示了INTEL的现状和未来。今天他就要乘飞机第一次飞抵北京,将于26日宣布在中国的大型投资:在大连启动25亿美元的90nm12英寸芯片制造厂。这个投资项目,不仅是英特尔在中国的最大笔投资,也是迄今中国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投资。

对于中国来说,这无疑是最先进的生产线。但对于INTEL和美国来说,到底是不是先进的技术?美国政府限制先进半导体技术出口中国的国策难道变了吗?该项目为中国业界广泛关注。

1。 中国的低调

关于INTEL在大连投资的问题,是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3月13日首次披露的。说该项目获得了咱国家的批准。但14日又匆匆撤下了。3月15日,发改委新闻处解释为“消息是准确的。但涉及到美国民用高科技术的敏感问题。因业主的要求,只好把消息给撤下来了。”

中国的低调,引发了业界诸多猜测,为英特尔的大连项目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由于美国高科技出口管控,不少跨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设厂时都受到限制,如果90nm技术得以进入中国,势必引起其他投资者后续跟进。

2。 英特尔大连项目的技术

可以明确地说,英特尔投建的是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建设项目。采用90nm技术,月产5.2万片的12英寸芯片(中国的消费市场月需40万至50万,只是十分之一内需的份额)。主要产品为电脑的芯片组(CHIPSET)。项目总投资计划为25亿美金,资金由英特尔自筹。

迄今为止,美国官方仍然坚持巴黎管制条约,一般来说,只有低于西方两代的技术才可以放行进入中国。这就是所谓的高科技封锁。也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大障碍。

3。关键是90nm技术在不在开禁之列,算不算两代之外?就是大家要认识的了。

INTEL去年的CELERON和P4 DCPU用的就是90nm技术。AMD的现行CPU用的也是90nm技术。而INTEL去年下半年以来的Core-2-DuoCore-2-QuadCPU用的则是65nm技术---Intel共有三家厂在生产。相应地,AMD的第一个65nm技术生产线在今年初投入生产。

Intel为了保持它的优势,拉大和AMD的距离,从去年底开始建设三座45nm技术的晶圆厂:美国的ORIGAN(FAB.13,7亿美金),美国的Arizona(FAB.12,13亿美金)和以色列(约8亿美金)。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部分投产。明年中后期所有的45nm生产线要全面运作。届时,Intel的所有Core-2-QuadCPU将全部由45nm制成技术完成。而AMD最多只有两条65nm生产线可运作,被远远抛出一代。现时INTEL占市场74%到78%。INTEL预计明年他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返回到前年(2005)的85%水平。

如果现在大连项目能上马,预计最早2009年中或年底才能建成投产。届时,90nm技术已经是45nm技术两代以外的技术,应当不在美国管制之列。但现在的基建算不算偷跑,就看它的狡辩了。台湾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认为,如果英特尔想在短期内于中国建立90nm的12英寸工厂,可能会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

英特尔在亚洲设立芯片厂是有长久历史的。286时代在Philipine,386时代在马来西亚,486时代又在马来扩建,去年在印度和越南投建新厂。

英特尔在中国从来没有投资过芯片生产厂。只在成都有封装和测试厂和二期扩建,以及与美光半导体的合资厂计划。现在要在中国投资芯片生产,当然引起海内外关注。尤其90nm技术仍然属于美国高科技出口管控的技术。INTEL要想把它顺利进入中国,应当用的是时间相对差手法。一是先建基建,等到明年中45nm厂在美国和以色列生产了,再申请美国政府的90nm技术放行。二是早点给中国政府一个甜点心,以达到以技术换市场的“承诺”。中国政府一定是希望INTEL设厂的。对中国来说,至少就业多了,是好事。何况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的产生。对INTEL来说,有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可以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中国区是AMD最红火的地方),INTEL何乐而不为?


4。 中国目前的芯片技术

目前中国有两座12英寸芯片生产厂,分别为中芯国际的130nm12英寸和意法海力士的130nm12英寸。技术档次较低,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还不完善。

英特尔项目获得美国政府批准的可能性也很大。一是大连厂生产的并非核心CPU,而只是芯片组。威盛,Nvidia,Sis,ATI, Serverwork, AMD等企业都能生产芯片组(CHIPSET)产品。二是,只是流水生产,而不是设计,也看不到具体程控编码。三是,其实即使大连厂生产CPU,英特尔是谁呀,他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管理,自己控制,生产线和生产过程还是人家的,只是生产点放在了中国,那技术能转移了吗?说不好听点,就是中国给INTEL免费圈地,技术、生产、产品全是人家的。

再说,芯片设计和生产也是两回事。龙芯设计用的软件,使用的架构,生产用的工具,几乎都是进口的,龙芯只是“描红”,照葫芦画瓢,描了个图纸而已。当然描图也不容易,也需要掌握这些先进的工具和软件,但谈不上什么核心技术,更不能说是自主创新。

现在龙芯的生产流程的还是130nm技术,甚至180nm,250nm。按照最快每两年半一代,中国和美国的芯片技术在生产一级至少差8年。加上技术产权的问题,在芯片业方面,中国要想和老美平起平坐,至少是12年的差距。也就说,到了2018年,中国能有45nm技术的"引进",也是谢天谢地的大好事了。

中国现在生产电器用的还是180nm技术,甚至很多是250nm,300nm。中芯的130nm技术也是去年刚得到台湾批准放行的。无奈的是,中国目前只能从二道贩子台湾、日本、韩国、以色列那里贩来一些人家不要了的三手四手技术。


更加残酷的现实是,中国目前连250nm技术都没有自主权,也就是说,我们连Pentium2CPU都不能自主生产,我们能生产的就只是486和Pentium而已。

这就是我们和老美的差距。---知识产权的差距!这决不是耸人听闻!任何行内的人都可以告诉你这个残酷的现实。

如果INTEL能把90nm直接投到中国,不要说今年,即使2010年,那也算中国的一大进步。至少中国不用再看台湾、日本、韩国这些二道贩子的脸色了。中国只要看一个牛人,老美的脸色就已经够受了。

我们中国人爱面子。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苏联老大哥早已低下了头,没办法。这是世界现实游戏。你不遵守这个规则,除非你准备用Pentium-1上网,用它设计神六和登月飞船。或者就是奉行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租船的懿旨。

相对软件业来讲,中国芯片企业更不堪虑。芯片企业被彻底的污染了,或者说还在起步阶段,与钢铁、石化、汽车等重工业可不能同日而语,有着天壤之别。

请注意,这可不是芯片业界的不努力。而是国家长期投入不够,没有一个坚定的长期的投资计划。再就是从上到下、从皇帝到学监,人人急功近利的结果----上海交大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国所谓学术界,一切看论文数,看所谓的科研成果,谁还会匍藜十年,不出论文,不提职称,而在实验室里没早没晚地去十年磨一剑?何况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战线,要一个大集团军协力作战才有希望的。你知道吗,INTEL的R&D有多少技术人员?-----两万多!两万人每天在研究那些哪怕你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才成就了他的今天!

战络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是先帝的中肯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不自欺其人,才能再造两弹一星的奇迹。

5. INTEL的未来

CEOPAUL在19日的会议上宣称,INTEL将于明年45nm技术生产厂全部投产后,立即开始筹建32nm技术的生产线。也就是说,INTEL已经具备了在新导体材料基础上的32nm技术(会议展示了这个新材料,名字让我给忘了)。他的多核CPU的CORE-结构计划,就要靠这种新材料和32nm技术来完成。PAUL预计,INTEL的32nm技术厂应当在2012年全线投产。

我们说纳米技术,指的就是16nm以下的技术。PAUL认为,INTEL的科学家正在研究16nm层次的导体材料和生产技术,预计10年内应当可以解决所有的实用问题。----十年,国家级的研究,谈的是10年一贯制,不是心血来潮!

努力吧,年轻的朋友!我们要走的路还远着呢。


----------

中国,你还差得远着呢!(1) 中国远征军1
补充:

1。

千万不要误解INTEL到中国设厂是为了节约成本。当然,成本是要考虑的因素。但在芯片制造中,人力及后勤所占制造的成本不到10%。INTEL到中国设厂其实是为了交换中国的市场。我们要想发展自己的芯片制造工业,一定要有自己的队伍,两个INTEL场也改变不了自己工业的现状。

2。

成都的8英寸芯片厂“成芯公司“本月底投产,6月底批量生产,委托中芯经营。估计年产值达人民币10亿元。

成芯是由成都政府控股的两家企业合资组建。经营团队则来自中芯国际在上海、北京、天津的晶圆厂。按照协议,中芯对成芯享有优先回购权。这种由地方政府进行前期投资,再由中芯国际回购的投资模式称为“成芯模式”。成芯和日本最大记忆体厂商尔必达签定了备忘录,尔必达将向成芯公司转让一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用于成芯的二期工程。

“成芯模式”在武汉也被复制。中芯与武汉市政府达成类似合作,投资一条12英寸晶圆项目,该项目一期预计投资逾100亿人民币。

重庆市目前正计划与茂德公司合作建一座8英寸晶圆厂。

目前国内晶圆制造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聚集着6英寸以上的晶圆厂10余家。成都正致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第三极,已形成年销售收入120亿元的规模。预计几年后,成都晶圆企业将增至3-5家,其周边的材料、设备等配套厂商也会聚集。成都的IC设计企业,已从2005年的11家增长到50余家,包括科胜讯、富士通、松翰科技、华微和长虹旗下的四川虹微等,主要从事网络通讯、智能家电、IC卡等消费类超大规模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此外,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瑞特克斯、美国芯源等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已相继在成都投产,封装测试厂的规模在国内仅次于上海及周边地区。

3.

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要把芯片厂放到上海、天津、成都、大连这些人口密集区。芯片厂是材料污染源,应当到人少些的地方建厂才对呀。

4.

Intel开始发货的Quad-Core XeonCPU,是多么巨大的成就。我们不是妄自菲薄,我们该自知之明。一个不知道差距的民族,是不可能领先他人的。

后补:

Pentium的制程是300nm<--多数大陆厂的技术

Pentium2的制程是250nm<--多数大陆厂的技术

Pentium3的制程是180nm <--台湾厂商希望外放到大陆的许可

Pentium4的制程是130nm

PentiumD, CeleronD,Dual-Core的制程是90nm,〈--大连厂的级别,2010年投产

Pentium Core-2-Duo,core-2-Quad的制程是65nm,(Intel有三个厂,AMD有一个厂,AMD有另一个厂在建)

Quand-Core,core-2-Quad的制程是45nm,〈--今年底Intel有三个厂投产

4-Core到16-core的制程是32nm,<--Intel计划2012年投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3379.html

更多阅读

别惹我,烦着呢! 别惹我

别惹我,烦着呢!时下流行一句话:“别惹我,烦着呢!”多理直气壮啊!那个意思就是说我先通知你一声,打个招呼,我烦得很,你别来找事。你要是找事,就别怪我不客气!别怪我没打招呼!一切后果由你自负!这个架势比起林黛玉来,那可

声明:《中国,你还差得远着呢!(1) 中国远征军1》为网友耳朵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