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背后的故事:歌词考据之陈奕迅《黑择明》“黑择明,死择生,

歌词考据之《黑择明》

昨天去深圳购书中心,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关于歌词背后故事的书,本人对这个是很有爱的,不禁就被吸引住了,买回来慢慢研究~~~

很巧的是,前段时间中大出了自杀事件之后(不管是否背后有其他原因),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EASON的《黑择明》,藉由歌词,既向大师黑泽明致敬,更重要的是带出珍惜生命之意,切勿自己轻易地做了结。

看了EASON演唱会,加上那本书,让我对“歌词考据”产生浓厚兴趣。这其实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只是尚未能达到钻研的地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02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郑秀文和许志安同时获得最佳男/女歌手,如果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会发现,2001年许志安出过一首歌叫《青蛙王子》,我们可以看作是许志安对自己的一种写照,而之后郑秀文2002的《谢谢王子》正好是对“青蛙王子”的对答和回应,若仔细分析两首歌的歌词,还能发现很多有趣之处,在此不详述。

考究歌词背后的故事的确是莫大的趣味。就像当时我终于搞清楚了EASON《富士山下》中那句高深莫测的歌词“试管里找不到他染污眼眸”是什么意思,从何而来,与上文下理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如果你还不知,就请关注我未来的日志),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带给我万分愉悦~~~今日终于忍不住要上来跟大家分享歌词背后的故事,之后若仍有空和有心,就上来继续连载一下~~~

今天的歌曲是陈奕迅的《黑择明》。

第一集:黑择明,死择生(《黑择明》by林夕)

2006年度的颁奖礼上,夕爷曾经在得奖感言里公开说,感谢唱片公司给他机会填这样的歌词,带出积极向上的讯息。这里指的就是《黑择明》,由这首歌也能看得出林夕近几年来在写作上心态的变化。从前他的歌词哀怨断肠,纠结死人不偿命~~~但如今参悟佛法的夕爷,更想藉由流行歌曲这一大众普及媒介,告知听众除了被感情折磨得要生要死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种生活态度。而同时,陈奕迅升级为人父之后,商业味较以前减少许多,大部分歌曲都着眼于爱情以外的主题,就算写爱情,也是以很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而非滥俗情歌。

这次EASON开演唱会,又再给了我一次机会去重温他的歌曲,而我特别细心去品味了每一首歌的歌词,拾回以前被我错过的许多东西,更深地去挖掘内在含意,收获颇丰。的确,他的大部分歌曲绝对不止于旋律、编曲等音乐性方面的优越,这些绝大多数由林夕和黄伟文执笔的歌词,首首都似敲醒你的木棍或指引方向的光束,人生百态、社会千象全都在EASON的歌曲中被剖析得一清二楚,EASON又是用燃烧自我、万分投入的唱法来演绎,表现力十足,让我不得不对陈奕迅的歌曲刮目相看!每一首歌从数年前第一次听就爱上,到接着第二次、第三次……第二十次,都听不厌,然后到如今第一百次(具体数字无从计算,但我绝对相信有些歌曲我是有听到这个数目的),每听完一次,好感就增加一分,对歌词理解深入一分,佩服之情又上升一尺。

回来讲《黑择明》,音乐上来说,第一次听就能抓住我的耳朵,特别是弦乐编排加上副歌的鼓点,营造出那种磅礴的气势氛围。旋律上句句紧逼,却又似苦苦相劝,起伏有致,与歌词配合得天衣无缝。结尾前一大段的弦乐协奏,也是娓娓道来“黑择明”的道理,最妙的是,CD中这首歌之后紧接着是《富士山下》,《黑择明》余音未了,深陷黑暗之后走向光明,再与《富士山下》无论在编曲和意义上都首尾相连,实为神来之笔。最奇特的是,富士山下的作曲者ChristopherChak(通常都是写的这个),中文名其实是泽日生,用谐音变作“择日生”,暗含重生的意味!

《黑择明》歌词剖析

他不姓黑,不怕黑,选了光,叫最暗黑的戏院发出光

临行仍不肯撒手,拍出一片彩色给仰望

他很有心,很会讲,黑暗中,老百姓怎么发出热与汗

——这一段讲述被称作“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的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他因为哥哥突然自杀离世,而走入了电影圈。虽然我不太了解黑泽明的电影作品,但他的确拍过不少描写人们在艰苦和逆境中如何善良生活的影片,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对人性的披露与人道关怀十分丰满而细腻。当然,他也拍过不少其他题材的电影,有许多不同的评价,但这个在这里并不重要。而他在八十岁高龄仍坚持亲自导戏拍片,令人敬佩!

人又有几多怕光,要急于往花瓣下被探望

——从影片引申而出,人们其实都在努力地生活下去,绝不轻易选择黑暗,急于躺在花瓣下来被人瞻仰。

未够色,便要腥

若有日你也开镜,愿对白不要认你命

别要惊,别要惊

乱世下布满樽颈,这都市已吃够血腥

——这个世界已经够多血腥暴力,充斥着压力和瓶颈令世人无法喘气,但一切都不要轻易断定是“命中注定”,不用惊慌,不要再为乱世增添血腥。

情绪或高或低,如此诡秘,阴晴难讲理

既然浮生就如游戏,不如坐战机

——浮生如戏,是多么的精彩,随时变化,不可预料,所以要轰轰烈烈的生活!

黑暗下磊落光明中演你,心能随心拣戏

这时期演伤心戏,戏烂人未死

——这句不用多说,“戏烂人未死”,对白情节可以是死的,但人永远是活的,“心能随心拣戏”,你有可能改变一切的,再伤心再低落也不用怕走不过去。

失恋也死,走去死,走去死

你母亲伤心到死,内疚未

——自杀前请想想含辛茹苦养大你的母亲,她的伤心难道不会令你感到内疚?

谁人逃不出债主,似三岁跳飞机,悲够未

——想想比你情况还差的大有人在,没有什么是能够逼到你非死不可的。

抑郁也死,想去死,想去死

你当你医生已死,没见地

——得抑郁症也想去死,你就太没有见地了,要相信医生是可以把你治好的。

忘掉了双星报喜,把天井当凄美地,煽未

——这些都是那时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告诉大家不要忘记当初那份单纯的快乐。

(REPEAT)

谁也在畅读死亡的笔记,不如来推推理

要求存似电玩游戏,操练着战机

歌词背后的故事:歌词考据之陈奕迅《黑择明》“黑择明,死择生,

——用时下流行之物来做比喻。看《死亡笔记》的朋友,请学会推理,不要钻牛角尖;玩游戏的朋友,不如把人生当作游戏一样去玩,为求生存而不断操练。

死也未怕,又怕什么苦戏,不如重温好戏

——死都不害怕了,那还怕什么人生艰苦,不如想想美好的回忆

死亡迟早都找你,切勿凭自己

——人迟早都会死,不要急于自己作了断!

(第一集完!)

P.S.《黑择明》: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3NTk1MDQ=.html

《无人之境》: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OTcxMDky.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5488.html

更多阅读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5) 国4和国5的区别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第十三句 剑号巨阙】剑,是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一种兵器,其长相基本是这样的:长刃,双锋,中间有脊,短柄。《说文》中说:“剑,人所带兵也。” 在冷兵器时代,剑在步兵对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制敌法宝

今生你欠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美文 拥抱着温暖 陈奕迅

今生你欠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文:心似琉璃為君碎编辑 :武当书苑深深的夜里,我用微凉的手指颤抖的敲打出:“我若离开,永不再来:今生你欠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如此凌乱的一段文字。就连自己都不知道它表述着怎样的一种心情?是告别?是埋怨?还是

讣告背后的故事:于浩成日记中的李光灿

讣告背后的故事:于浩成日记中的李光灿史义军著名法学家李光灿先生是于浩成先生的老朋友,在于浩成先生的日记中提到李光灿先生的记载很多。2014年我在做于浩成先生的口述时,于先生也多次说到李

声明:《歌词背后的故事:歌词考据之陈奕迅《黑择明》“黑择明,死择生,》为网友一枕秋风两处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