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斋志异3:“纵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

文/张连杰

防守纵深,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辽足必须要面对它,解决它,驾驭它。

沪大战,已过去两天。迟迟没写《辽斋志异3》,是因为当晚比赛看得不够认真。在新浪博客这个免费的平台,在没有利益纠葛的情况下,看球、说球、评球有必要更加纯粹,单纯为了写文而写文,这也不是我这样理科生出身的作风。直到昨晚仔细回看其中的一些细节,才敢落笔,矫情之中肯定的一件事:让球迷读者渐渐领悟,仅仅花点电费就可以阅读精品评论,你们在我眼里是多么有分量。
辽足上半场两球领先,下半场被对手扳平。申花队在缺少三外援的情况下,释放出难能可贵的血性,即便在俱乐部欠薪的情况下,也没有将不爽的情绪发泄在正式比赛中,这是申花球员的职业态度和至高境界。这一点,和去年辽足面对欠薪时,有着某种共性。回过头看,不论是辽宁,还是上海,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上,都是难以抹去的两大“势力”。
辽斋志异3:“纵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
连续两轮,辽足都是在领先的大好局面下,最终痛失好局,过程挺上火,结局很无奈。三轮过后,辽足1胜2平的战绩还算不错,但如果能够在防守上做得更好一些,辽足也许就是2胜1平,甚至和山东省两支兄弟球队一样,迎来激情的三连胜。辽足面对申花9年客场不胜的纪录仍在继续,可这也只是个新闻噱头,纪录嘛,终究要被打破和终结的。
回到比赛本身,特里夫一射一传,在埃杜强大气场的笼罩下,他以惯有的冷酷证明自身价值。埃杜倚住李建滨杀入禁区巧射破网,巴西人把握机会的能力,门前的脚法运用,比赛的专注程度,敏锐的预判能力,加上他的足球智商,使得这个进球水到渠成。三轮比赛,辽足打进7球,“洋枪队”占据其中6个,其中埃杜收获4球。辽足曾经主打本土派,如今也紧随潮流,开始依靠外援摧城拔寨。这未必就是传统的流失,更愿意理解为,这是适者生存的智慧。
谈到这场比赛,马林对先赢后平的结局无奈,对主裁范崎的判罚尺度无语。从自身找原因,辽足的防线出了乱子。拿第一个失球来说,申花叙利亚外援哈蒂布30米处左脚突施冷箭,帮助上海队扳回一分。从整个进球过程来看,戴琳拿球通过中场传球,丁捷积极地上到后腰的位置进行封堵,而且肇队和小野这两个后腰也没有脱节。这个失球得从两方面看。第一点:说明咱们球员封堵速度不够快。第二点:哈蒂布这球射的完美无缺。连马林都承认,在25米以外,视野不是特别开阔的情况下,对方球员打得这么刁钻,确实很难得,摆腿的速度、射门的角度,都非常完美。
辽足三轮丢5球,防守有问题,马导认为得从整体上“下药”,不应该强调某个人的责任。不论是上一场主场对泰达,还是本场客战申花,辽足最后关头丢球,表面上可以说“保守”,可这未免有点不负责任。从战术层面说,是辽足的防守纵深做的不好。郑涛、沙夫卡特、杨善平、丁捷组成四后卫体系,实际上就是区域加盯人。现在球队的问题是,对区域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当申花打辽足右路的时候,作为边前卫的金泰延都回撤到后卫的位置,这样也就没有纵深了,丁捷为了多分担防守任务,不惜体力向中路靠拢,加上詹姆斯经常防守回撤的比较大。这样一来,原本四后卫的防守体系,实际却有5到6人,人数上的优势在近乎“一字排开”的站位形势下,所占据的区域空间实际在缩小,控制的面积进而也在缩小。
马林历来倡导球员积极回撤防守,想想曾经的奥托,虽然进球不多,但拼命奔跑不惜体力积极防守,这样卖力的外援不仅教练喜欢,球迷也喜欢。而如何保持一个稳定有型的防守体系呢?不妨从反面说,进攻和防守是相互转化的,两者无法独立开来。因此说,做好防守的纵深,在获得球权发动进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这点可以借鉴天津泰达。论牌面,辽足和人家相差不算太大,可泰达在由守转攻时,能够在小范围组织起有效的配合,从而将球摘出来。整体快速而准确的推进,当然也得建立在球员之间相互熟悉的配合基础上,但从根本来说,这对个人能力也有更高要求。在训练中,马林也多次强调,球员要提升个人能力。就拿中场来说,如果再能有两名像肇队那样能带球前进,而且控球能力强一点的球员,突破对手几次,申花的气儿可能就泄了。一场比赛暴露出的问题,往往要用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比赛区弥补,“纵深”的问题对于如今的辽足便是如此。
其实,在比赛中保持好纵向深度和前场球员积极回防并不矛盾,当然这是一门学问。10名队员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整体。以我并不丰富的看球踢球经验来说,纵深的精髓首要的就是“保持好位置关系”。而且,对“纵深”的理解也不能仅局限于纵向和深度上,球场的宽度同样不能忽视,在破对手密集防守或由守转攻时,横向短传既是自身压力的缓解,也是对敌人感情的耗费。
防守的纵深和进攻的纵深,本质上都是对位置关系的判断和对阵型整体移动的控制。辽足在进攻的纵深上进步挺明显,还以辽津之战为例,还记得大腿拉伤的吴高俊吗,在参与进攻时甚至从第三线杀到第一线,这对上个赛季经常埋藏在于汉超身后的他而言,从二线上到一线,需要的不仅是充足的体力,当然也有与日俱增的自信和个人能力。因为有纵深的距离,所以才可以摆脱对方的防守,右后卫上的丁捷便具有这种特质。边路插上,本身就具有突然性和隐蔽性,要不是点子差点,丁子上轮面对泰达至少能打进一球。突然想起阿尔维斯、卡洛斯、卡福、格罗索……耳边响起“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2006年德国世界杯,大器晚成的格罗索对“纵深”做了最经典诠释。
不论是边后卫插上助攻,还是边锋内切包抄,或者直塞身后造成单刀,都可以算作合理利用纵深。在辽沪大战最明显的体现是,特里夫诺维奇在中场头球摆渡,埃杜顺势插上带球突破造成单刀,这便是进攻的纵深,而它也正是从防守端发起。
纵深,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辽足必须要面对它,解决它,驾驭它。期待这支球队可以在攻防两端上下自如,区域配合进一步娴熟,个人能力有所提升。和遗憾的平局相比,从每场比赛中领悟和学到一些东西,对于辽足来说有着更加“纵深”的意义。

最近我在玩新浪围脖,新闻进入读秒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6744.html

更多阅读

聊斋志异1 聊斋志异4

【清】蒲松龄 撰【清】王士祯 评●书目提要(龙的传人整理)聊斋志异十六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清蒲松龄撰。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聊斋其斋名也。淄川人。幼有轶才,学识渊颖而简潜落穆,超然远俗。虽名宿宗工乐交顷赏,然数奇。终身不遇,以

张爱玲: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

经典短篇阅读张爱玲在其发韧之作《天才梦》中写道:“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锦袍之华美与虱子之可恶合而为一,则美者不复美,可恶者更其可恶。她的感受,十多岁时的感受,就已经如此到位,难怪后来她对世事人情能够明察秋毫。张爱玲

怀念徐怀谦先生: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转

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喜欢徐先生的杂文,深刻而有力,现如今,斯人已逝,空留满纸书香。面对内心的良知,徐先生选择了从天而降,我不知道他当时心里有着怎样的悲哀和无力,以至于仓促结束自己年仅四十四岁的生命。生于这个时代,思想者是最痛苦的。现

声明:《辽斋志异3:“纵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为网友树屿暮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