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双壁 汉魏六朝中六朝不包括

在我国浩瀚如烟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龙门人。十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整理史料,参加改历。司马迁替李陵说话,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几乎断送了性命。但他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终于完成宏篇巨著。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是一部纵横古今数千年的巨著。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艰苦劳动的产物。对司马迁而言,首先是秉承遗命,继续先祖的太史事业。他的父亲司马谈早就打算编写一部史书,但是,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为了写作,司马迁可以说耗尽了毕生精力。撰写史书,需要大量收集材料。《史记》的取材极其广泛,一是文献材料,二是交游所得。司马迁一生交游很广,彼此过从往来,也获得了许多极珍贵的史料。三是实地采访。司马迁二十岁即四处游历,行程几乎达到西汉王朝的全境,看了好些古代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历史材料宝库。司马迁蒙受奇耻大辱支撑着艰苦卓绝的编写工作,给中国历史学留下一部光辉不朽的著作。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通史名著。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今山西夏县)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

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派领袖,他顽固地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教条,竭力反对、阻挠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政治保守,无可讳言;但他襟怀坦白,居官清廉,恭谦正直,不喜华靡的品格却也是公认的。史书上记载着他这方面的许多小故事,一直传为美谈。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很钦佩他的品德,愿意以他为邻。《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这部书,取材甚广,网罗极富,除依据正史处,还采用了野史杂志三百二十余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极严,考辨异同,尽力求真,所以记述内容,比较翔实可信,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通鉴》文字以荀悦的《汉纪》为宗,力求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朴质精炼,富有文学意味。不仅可以作为历史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当作文学作品欣赏。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的十九年中,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特别是在洛阳的十五年里,几乎付出了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司马光为编书,常常废寝忘食。他对史料考核极其认真,追根寻源,反复推敲,不断修改。《通鉴》编成后,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可见他为这本书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啊!

宋神宗继位后,司马光把《通志》读给宋神宗听,听后神宗点头称赞──书中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因此,他给这部书赐名为《资治通鉴》。

此书叙述了战国至五代的历史,共294卷,300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文笔简练生动,记事真实可信,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史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26937.html

更多阅读

CAD 鼠标中键不能平移解决方法 cad鼠标滚轮不能平移

1.按下键盘的快捷键“Win徽标+Pause/Break”,打开“系统属性”窗口;2.在“系统属性”窗口中点击“高级”选项卡,单击下方的“环境变量”按钮;3.在打开的“环境变量”对话框中的“系统变量”列表中新建“mbuttonpan”项,变量值为“1”;

如何对待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 工资不公平是走是留

如何对待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简介工作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状态,不管是国企、私企还是事业单位,亦或者是自己的小作坊,都要工作。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领导、上级、同事、下属,可能会发生很多很多事情,有的仍我们欢欣鼓舞,有的却让我

汉魏六朝诗讲录 太康诗歌1 叶嘉莹 叶嘉莹

汉魏六朝诗讲录 叶嘉莹第五章 太康诗歌第一节 潘 岳前面我们几次讲过,魏晋之间正处于中国文学的觉醒时期,在这之前的文学作品,像《诗经》、《楚辞》等都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作的,它是因为有一种感情在作者内心之中涌动,不得已才自然而然

声明:《史学双壁 汉魏六朝中六朝不包括》为网友梦里面的仙人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