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防范小金库长效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小金库”的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妥善地解决,直接会影响到“干事创业、跨越发展”主题活动的进行,影响到全县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进而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9年6月,平阴县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各乡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小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现就如何建设“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浅议如下:

一、“小金库”的概念

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匿国家和单位的各种应交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以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转移到本单位财务账外的资金,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项资金。

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指出,此次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对“小金库”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劵)及其形成的资产。

二、“小金库”形成的主要原因

小金库之所以屡禁不绝、屡查不止,由于其具有保管的隐蔽性,使用的随意性,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模糊,无视财经法纪

小金库与部门利益、小集体利益或个人利益通常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单位往往打着方便工作、为单位及职工谋福利的旗号,置国家和集体利益、财经法规于不顾,钻法律政策空子,设立“小金库”。更有一些人将小金库化公为私、侵占私分、中饱私囊。

(二)管理制度松散,容易出现漏洞

财务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使某些别用心者轻易地截留上交款、收入不入账和虚列开支。单位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经营对象,为私设“小金库”提供了空间。财务管理系统电算化已经普及,但计算机信息失真、破坏情况日趋严重,从而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问题。大部分单位都实行了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越先进的东西就越容易遭到破坏和修改且极具隐蔽性,不留痕迹。

(三)清理流于形式,惩处不能到位

对于部门、单位产生“小金库”问题,一些管理部门对“小金库”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默认财务人员搞“小金库”;一些地方的执法执纪部门存在着“重清理”、“轻惩处”现象;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出于对干部的保护主义,对有“小金库”的部门、单位领导或相关责任人存在“重处罚单位”、“轻处理个人”的现象,对违法乱纪行为责任追究不力。这样,使另外一些部门、单位私自设立“小金库”的不良现象和行为有所效彷,纵容了“小金库”的滋生和蔓延。

三、“小金库”存在的危害

浅谈建设“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防范小金库长效机制

一是为违规违纪行为提供了的土壤。“小金库”一旦形成,就会被少数人掌握,往往成为了贪污挪用或集体私分的对象,有的领导者将“小金库”视为私人的钱袋,一些纯属私事的开支也往里面塞;有的“小金库”方便了公款吃喝和公款行贿,致使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二是腐化了党员干部队伍。由于“小金库”管理和支配往往掌握在少数党员干部手里,并且普遍存在公款私存、随意进出、收支混乱无账等现象,这样,不仅使一些人挥霍无度、无所顾忌,而且为少数人挪用、私分、侵占甚至贪污带来了“便利”、提供了“温床”,使少数党员干部走向违规违纪甚至犯罪的道路。

  三是损害了干群关系。少数党员干部利用“小金库”请客送礼、侵占私分、贪污挪用等不法行为,一旦被揭露,在群众中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不仅损害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仆形象,也会严重损害干群关系,挫伤了干部、群众工作和生产积极性。

四是扰乱了经济秩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小金库”的设立,违反了财务管理制度,致使出现“两本账”、“多本账”,甚至假账,“小金库”的资金游离在财务、审计监督之外,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企业经营秩序,甚至造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决策和经营管理。使国家、集体或个人资产流入个人腰包,致使企业效益缩水,给国家财产和集体利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四、探索建立“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虽三令五申,依然未能彻底阻止“小金库”的扩张和蔓延,主要是一些部门、单位及相关领导对小金库的危害认识不足,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理措施。“小金库”具有隐蔽性特点,问题由来已久,屡禁不止,可以说是一个“顽症”。特别是在“小金库”的形式日趋多样化、手段日趋隐蔽化、方法日趋智能化的今天,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积极探索建立“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充分掌握治理小金库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加强对局属各部门、经营性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对"小金库"危害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认识“小金库"治理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重大意义,特别是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在思想上要认清“小金库”的严重危害性,始终把治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二是要加强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对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要加强对部门、单位财务管理、路赔收入、罚没收入的管理和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明确单位的路赔、罚没收入是政府收入、是财政收入。四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省、市财政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财政财务收支管理,规范路赔收入、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行为,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不搞“小金库”,而且要管好自己的下属也不能搞“小金库”。

(二)狠抓落实,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范“小金库”的发生

要狠抓遏制部门、单位“小金库”的制度建设和落实,使“小金库”监督的关口前移。一是要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实行下属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收入支付制度,落实好内部牵制制度,由局财务部门对资金实行统一征收,统一支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二是要严格加强对外承包工程资金的管理,完善对外承包工程台账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对外承包工程“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对外承包工程资金收支的随意性;三是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票据的统一管理制度,堵塞漏洞,杜绝假发票、白纸据入账,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四是要完善票据分离制度,收款单位开票,委托银行收款,相互监督。五是要完善银行单一账户制度,不允许单位多头开户,以便资金监督。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从源头上切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防范"小金库"的发生。

(三)加大监督,完善机制,将“小金库”治理置于阳光之下

要加大对部门、单位"小金"的监督力度,必须完善监督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部门、下属单位收支活动的财务检查、内部审计监督,杜绝和减少私设"小金库"的可能性。二是要对部门、单位执行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的情况,进行经常检查;对长期违反规定的部门、单位,财政部门可扣拨或停拨相关部门、单位的经费。三是对部门、单位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对违规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部门、单位,依据政策规定及时进行纠正,严肃处理。四是要注重加强部门内部审计和单位控制力度,在源头上斩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明确部门、单位财务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管钱、管物、管账人员进行相互制约,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定期对资金进行清查盘点。五是广泛宣传,依靠全社会和人民群众监督,让“小金库”无处藏身。要通过新闻媒体将部门、单位存在的“小金库”行为,及时进行曝光,并向社会公布,始终让“小金库”置于社会舆种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四)制定制度,专人负责,做好对“小金库”问题的举报受理和奖励

“小金库”隐蔽性强,情况复杂,直接检查往往不易发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内部知情者举报。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做好"小金库"举报的受理工作,要在相关部门长期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认真执行信访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纪依法惩处。

要及时对举报者实行奖励。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具体制定相关的小金库举报管理制度,并根据已入库的税款或收缴财政的"小金库"资金数额,给予相关比例的奖励奖金,设立最高奖金限额。一奖励资金由局财务负担。

  (五)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建立处理处罚落实跟踪制度

  一是要重点整治设立“小金库”行为,对于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要先予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实施责任追究。对财务人员要严肃处理,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除进行相关党纪、政纪处理外,还要终身取缔其会计从业资格,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二是严格落实治理“小金库”连带责任追究和处理处罚落实跟踪制。党政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对于在“小金库”问题上监督管理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口管理部门要追究相应责任。三是严格落实禁设“小金库”承诺保证制。要按照“廉政风险管理”模式,同相关领导和财务人员签订防范和禁设“小金库”承诺保证书。四是建立群众举报长效机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电子信箱,拓宽群众举报渠道,鼓励群众举报。健全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做到有访必接、有案必查。五是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全部案件实行全程跟踪督办。要认真执行举报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六)“三个”公开,“阳光工程”,确保“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

要积极探索推进“三个”公开,增强健全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一是对部门、单位的政务、重大决策、资金管理要实行“三个”公开,倡导经济运行“阳光”操作,增强积极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杜绝“小金库”的产生。二是对单位、部门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签订承诺书,严格实行私设“小金库”行为的一票否决制,有效制止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三是建议国家将各级政府“小金库”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为常设行政管理机构,有效地开展并搞好日常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总之,要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不流于形式,杜绝部门、单位的“小金库”存在,也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必须采取从教育、制度、监督、惩治一齐入手,不断探索建立“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各部门、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财政财务管理政策,以及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规定,强化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政府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0471.html

更多阅读

转 浅谈伏羲女娲神话的演变与发展 伏羲女娲

浅谈伏羲女娲神话的演变与发展by 残蝶之庭[源地址 http://hi.baidu.com/jingmingweilan/item/750e12780864c912d0dcb3ab]【http://hi.baidu.com/jingmingweilan/item/750e12780864c912d0dcb3ab】指导老师:【屏蔽】【摘要】伏羲女

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 浅谈后进生转化措施

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周伟 的工作室浅谈班级管理后进生的转化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达到转化后进生这一目的,班主任必须认真分析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全面细致地掌

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

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北京光明网学术论坛自然科学版帖 子作者:杨复青“天人合一” 是科学事实(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㈠吉神纳音景对命主来说是个性化的阳宅风水理论的实际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天人合一”是关健理论,历代风水命理

声明:《浅谈建设“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防范小金库长效机制》为网友既来之则安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