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教学反思 乙醇的教学设计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学期我执教了一堂受到好评的校级公开课,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乙醇”。对“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的设计及体会,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设疑——问题探究(发现问题——实验探究);多媒体演示(解决问题)——规律应用——高考链接。在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反思和对照比较这一堂课,感觉存在许多不足和缺憾。现将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一、情景导入

(展示中国古代酒诗文、酒文化图片、视频,创设教学情境)

《乙醇》教学反思 乙醇的教学设计

导入语:我们知道适度饮酒会使人感到身心愉悦,活血健身,因为酒中含有酒精,酒精的化学名称叫乙醇,同学们想知道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吗?

二、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 请仔细观察桌面上的无色液体,注意它的状态、颜色、气味并测试它的水溶性。

[教师引导] 这种物质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酒精。学名乙醇,乙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烃的衍生物。

[学生活动] 学生代表总结观察到的结果。

[媒体展示] 乙醇的物理性质

[过渡]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乙醇与水互溶,那么分离两种互溶的液体,我们应采用何种方法呢?

媒体显示:分离水和乙醇的方法。

问题探究二: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

1、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写出乙醇的分子式。

2、根据碳四价、氧二价、氢一价的规律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组装乙醇分子可能的球棍模型。

[学生展示] 乙醇的球棍模型。

[教师归纳并板书] 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讲述]乙醇分子式是由乙基和羟基组成的,羟基比较活泼,它决定着乙醇的主要性质。

问题探究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探索乙醇的化学性质:a.乙醇和Na反应(以官能团羟基入手分析乙醇和Na反应的断键方式)。b.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学生实验,分析反应现象和反应过程,理解铜丝起催化剂作用,分析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方式;③让学生知道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直接氧化。

三、拓展延伸

关于酒与乙醇的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全体参与,讨论交流,以此充分发挥每位同学创造力,培养合作意识)。

1.酒与健康。2.酒与司机。 3.甲醇与假酒。 4.怎样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以及怎样除水。

(教师通过多媒体及图片答疑解惑,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健康保健及商业道德教育)

四、教师小结

乙醇的性质(歌诀): 与水互溶飘清香,燃烧之时发蓝光。钠粒投入放氢气,氧化成醛铜帮忙。

[结束语]生命和健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同学们一定要珍惜生命,青少年时期不饮酒,成人之后不酗酒,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让幸福和健康相伴我们一生!

五、高考链接 检测本节课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并与高考接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运用对比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活动的展开,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同时注意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衔接,较好地把握知识难度和广度,注意知识的生成与延伸。乙醇是我们常见的含氧有机物,广泛地存在于酒中。本章以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为题,展开乙醇、甲醛和乙酸的教学。通过酿酒原理谈到我国古代的酿酒史;从酒中的乙醇谈到酒对人体的作用,继而谈到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对人体行为的影响;从乙醇结构的推断到实验室制法;从乙醇的性质谈到清洁的醇类燃料,进一步谈到测定司机酒后驾车的原理;从乙醇的工业制法谈到它的用途。

如何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的兴趣,但又有清晰的思路便于理解?这是我在教学前思考最多的问题。整节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尽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有深度,思考容量大;法制教育与知识内容结合紧密,切入点好;引领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总体感觉,本节课重点问题解决得较好,详略得当,该强调的重要知识、该交代的细节、该联系的知识都按教学目的要求处理得较为恰当;通过实验探究、知识对比联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整堂课气氛比较活跃。这节课,自我感觉比较得意之处一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学生分组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很好,再一是最后小结寥寥数语,把乙醇的性质尽融其中,学生反映很好。

1、通过阅读酒瓶上的标签,引导学生了解商品标签的意义,读懂标签的内容,深切地感受化学知识在商品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作为现代人,化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常识,增进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此基础上,根据标签上的原料和生物课学过的知识,一起来了解酒的制作过程(即发酵法制取乙醇)。由于此法产量较低且生产周期长,随着石油化工的不断发展,利用石油裂解气乙烯可以快速并大批量地制取乙醇,从而降低了乙醇的生产成本,于是不法之徒利用此法得到的工业酒精兑制假冒伪劣的酒制品,引起了多起饮酒中毒的惨剧!适时将诚信守法教育引入课堂,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酿制而成的酒清醇甘甜,少量饮用沁人心脾,利尿排毒,过量饮用则会有害健康。由此引导学生学习乙醇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了解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让学生理解酒后驾车的危害,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节假日做好严禁酒后驾车的宣传员,为维护好稳定的社会治安作出自己的贡献。

整堂课围绕着酒,充分挖掘化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学素材,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理念,不仅引发学生思考,学会了有关化学知识,还适时进行了法制教育,学生一定会受益终身。

2、推断乙醇的结构

通过展示模型,让学生观察描述,写出结构式,讨论结构特征。让学生开展探究,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探究,证实学生推测结论。

通过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制乙烯,乙醇的催化氧化三个实验,让学生观察,讨论操作要点,讨论实验现象,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联系实际,讨论生活中乙醇性质的应用,达到教学目的。

4、习题讨论,联系生活,学以至用。

通过测定司机酒后驾车的化学原理讨论,让学生填空,以反馈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明确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对学生开展教育。

以上教学过程环节齐全,内容紧凑,有讲有练,手段多样,形式活泼,这节课从内容上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在乙醇的分子结构,如何定量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和钠反应的历程,乙醇与钠和水与钠反应现象不同的原因分析,乙醇催化氧化的历程等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研究和探索空间。似乎是一节优质课。但对照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在学习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时录像不清晰,未能很好的分析,感觉到有些不完整,有广度,深度不够。

二是拓展延伸这一块没真正展开,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我认为,有机模块最大教学难点是教学深广度的把握。同时由于教学内容高度浓缩,每节书牵涉的知识广,使得课堂容量普遍较大。如何在45分钟时间内处理好每个环节、尽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认真思考哪些内容一定要讲,哪个环节可以省略,课堂上讲哪几个例题、习题,课后布置哪些练习,都要好好琢磨,对每一节课都要下足够功夫,做好充足的准备。

除了教师备课方面的努力以外,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也十分重要。一定要指导学生课前做好科学预习,做好预习笔记、并完成相关的作业任务,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课堂上才会更顺畅,教学计划和目标才能顺利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1917.html

更多阅读

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学反思: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本课是本册的第一课,也是本期的第一课,两个月的暑假生活,估计学生的状态不是很好,课前我作了一些积累准备。描写秋天的句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美套美”。本課的語句非常优美,用词丰

一年级《画》教学反思 一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一年级《画》教学反思导学《画》这课,我用了一课时,导学过程中鉴于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读本诗,但没有见过画幅。我采用的方法先让学生看一幅字画,再由谜题诗导入——观察图画——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研读课文内容——指导朗读的步骤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自清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经典与我接到上《背影》的通知之后,第一考虑的是如何紧扣文本,让学生自然地从语言的品味中读出父子亲情。而且,当时我校初二已经上好了这篇课文,只能在初一试上。初一学生是刚经历一个多月“初中语文生活”的

声明:《《乙醇》教学反思 乙醇的教学设计》为网友听情歌读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