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逝去的校园民谣·上——大学期间的乐评 校园民谣100首

0 . 我和校园民谣

小的时候听《同桌的你》,歌写得很好而已。听黄磊的时候还在上初中,懵懵懂懂的年纪,听到他用并不成熟的演唱说着“人越成长,彼此想了解似乎越难......”那时候还只是觉得有味道,直到现在才体会出来其中含义。黄磊,也许能算校园民谣歌手吧。


真正开始听校园民谣是在第一个高三。那时候听到一首对我而言几乎是致命的歌曲——《那些花儿》,17岁的雨季,高中行将结束的气氛,听到那里汇成一片忧伤的海,让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几乎崩溃几乎窒息。后来每天晚上抱着收音机入睡,只为寻找那些古老的声音。然后有一天夜里,终于被我等到。


——《青春》、《立秋》、《未名湖是个海洋》......那夜我久久不能入睡。


爱上了校园民谣在我步入18岁的时刻,第二个高三,怎么说才好。一遍一遍的哼唱着“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依旧晃荡依旧迷茫,却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未来。《春分》里说:“春天只有一次,而秋天是假的。”而我的春天,就这么过去了。

也听许巍也听郑钧,可是只有校园民谣才能给我最大的共鸣。也许是因为这个年纪吧。昨天水牛听《青春无悔》,说只是一般,大概真的是年纪轻的时候听才会有想哭的冲动吧。《青春无悔》大概是《校园民谣1》之后最完美的校园民谣合辑了,只是现在才开始听的话,难免觉得太老。

也许再过几年,我对校园民谣的感情也会淡下去。可是那时候还会有谁能够拨动我的心呢?老狼朴树他们都老了,沈庆更是告别多年,校园民谣这种形式早就消失了,那时候已是中年的我还会去听什么呢,天知道。

所以趁现在我还在听,还能记住,写下他们。

决定了,顺序是——时间。

一年以前搜到《校园民谣1》的卡带,如获至宝。封面很古朴,歌词页已经丢失了,小唐说,这样的磁带都能被你找到,真难得。是啊,真难得。

《校园民谣1》托起了老狼,可是制作人黄小茂说,制作这张专辑的冲动,来自于他无意间听到的一首歌,“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那个穿这牛仔裤声音略带懒散的大男孩,名字叫沈庆,多少年后我们将记住这个名字,记住这首《青春》。很难想象旋律这么简单的一首歌,成就了校园民谣的第一张合辑。

可是说实在的,那时候的校园民谣,又有哪个的旋律不是这么简单呢?《同桌的你》里面一遍一遍重复着“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不论是曲子还是歌词。那时候高晓松还很年轻,他的创作还是如同天降的灵感,不似后来工笔的痕迹那么重。在我看来这时候的高晓松甚至比他后来出《青春无悔》的时候更出色。不只是《同桌的你》,还有在我看来是老狼所有歌曲中最好的一首歌——《流浪歌手的情人》。“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真的是神来之笔。

那里面还有丁薇,还有艾敬,还有郁冬,甚至还有景岗山。每个人的歌声都不是那么完美,可使每个人的感情都是那么真实。到后来,除了郁冬,这些人都跑了,也许到了现在,能够做出类似校园民谣的音乐的人,就只剩下一个郁冬了吧。

《校园民谣1》

制作人:黄小茂 大地唱片公司

歌曲列表:
1、同桌的你 演唱:老狼
2、那天 演唱:艾敬
3、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演唱:景岗山
4、故事里的树 演唱:冯蓝、李蓉
5、离开 演唱:郁冬
6、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演唱:老狼
7、等人就像在喝酒 演唱:寥岷
8、我们相识 演唱:冯蓝、李蓉
9、青春 演唱:沈庆
10、上班族 演唱:丁薇
11、流浪歌手的情人 演唱:老狼


回过头来看专辑的封面,上面写着这样两句话:

每一首歌都来自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发生在你生活的四周。

这不是给群众听的唱片,他只是给我们,给我们还未结束的青春。

而里面最动人的一个故事,就是《青春》。只有四段啊,却包含了那么多的消息——梦想,流浪,迷茫,忧伤,爱情,老去......也许再也不会有一首歌,能把我们矛盾而美好的青春刻画得如此真实,如此浪漫了。

听。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
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
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

带着点流浪的喜悦我就这样一去不回
没有谁暗示年少的我那想家的苦涩滋味
每一片金黄的落霞我都想去紧紧依偎
每一颗透明的露珠洗去我沉淀的伤悲

在那悠远的春色里我遇到了盛开的她
洋溢着眩目的光华像一个美丽童话
允许我为你高歌吧以后夜夜我不能入睡
允许我为你哭泣吧在眼泪里我能自由地飞

梦里的天空很大我就躺在你睫毛下
梦里的日子很多我却开始想要回家
在那片青色的山坡我要埋下我所有的歌
等待着终于有一天它们在世间传说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
纠缠的云纠缠的泪纠缠的晨晨昏昏
流逝的风流逝的梦流逝的年年岁岁

——沈庆《青春》(出自《校园民谣1》)

此后还有《校园民谣2》《校园民谣3》,然而没有了老狼,没有了沈庆,至于李晓东,现在又有谁能够记住?

2. 老狼·《恋恋风尘》
《校园民谣1》的发行过去了两年,1996,又是一个校园民谣值得纪念的年份。那一年,老狼,沈庆,郁冬,小柯,以及高晓松,像是一波又一波的浪潮,都贡献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神奇的一年。

老狼这张专辑的封面做得很有意思,我们在上面看到绿色的军装、时髦的女郎以及《七龙珠》里的小特兰克斯,这是他们那一带的成长吗?于是我想起我们小的时候一起看《龙珠》,一起看《射雕》,原来我们和他们相隔不远。

依旧是黄小茂的制作,依旧是高晓松的词曲,依旧是老狼那有些沧桑有些低沉的嗓音,只是这一次,老狼和高晓松都懂得了节制。他没有再提那扇朝北的窗,那半块橡皮,那落日的钟声,以及少女的发带。换作了什么?换的是“那天黄昏开始飘起了白雪,忧伤开满山岗。”

淡,极为安静的开场。很奇怪,他明白写出“忧伤开满山岗”,还是那么安静,可是前面他不写,他只说“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却已经是暗自泪流。

所以《恋恋风尘》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歌曲,倒不如说是诗。即使没有音乐,平白的读出它来,也是绝美。

老狼96年出完专辑,抽出身来再出下一张,已经是新世纪的事情了,真是受不了他的慢。不过也好,不慢,又怎么能成为老狼。老狼必然是慢慢的,安静的,深沉的,就像他新专辑的那张封面,一个人穿着风衣站在北京的大雪中,就是这样的感觉。

像是一幅画。

老狼自己唱道:爱已成歌,唱歌的人已变成旧日风景。老狼还在出专辑,可是他自己也说,现在的专辑太商业化了。没有一个曾经的校园民谣歌手希望永远唱校园民谣,可是无奈的是,他们只能以这个身份被记住,而他们试图改变的努力,注定不能成功。所以,他们是曾经的歌唱者。

那么老狼,就是这样的风景了。

《恋恋风尘》 老狼

制作人:黄小茂 风行音乐工作室

歌曲列表:

同桌的你
恋恋风尘
美人
蓝色理想
爱已成歌
为你难过
来自我心
昨天今天
音乐虫子
只有你陪我一起唱歌

现在,还是来低吟那首诗,我们恋恋的风尘:

那天黄昏开始飘起了白雪
忧伤开满山岗
等青春散场
午夜的电影写满古老的恋情
在黑暗中为年轻歌唱

走吧女孩,去看红色的朝霞
带上我的恋歌你迎风吟唱
露水挂在发梢
结满透明的惆怅
是我一生最初的迷惘


当岁月和美丽已成红尘中的叹息
你感伤的眼里有旧时泪滴
相信爱的年纪
没能唱给你的歌曲
让我一生中常常追忆

3 小柯·《小柯》
接着是小柯。当然,其实我已经不知道这几张专辑具体的出版顺序了,说“接着”只是一个叙述上的习惯。小柯的校园民谣和高晓松和郁东是不同的路子(个人感觉其实前期的高晓松和郁东还是比较像的),而且在这张专辑之后,他也很快成了高产创作人。在他的第一张专辑里,我们能听到和以前的校园民谣不同的风格,比如西洋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他被称作是“学院派”的民谣写手。

不过毕竟是校园民谣,总有一些东西贯彻在他们的音乐里。

在片首小柯写着:“从做孩子时到现在,多少次惊喜地看到花开,多少次叹息夕阳沉去,多少个恋人来了,多少个恋人来了又去了,就这样一天一天,就这样一点一点,我们都长大了。”小柯的歌里唱出了这感觉,他多少年的纪念,我们多少次的怀念。

就是他专辑里的一首歌名:念来去。

“那天看见一群孩子就像我们从前一样的快乐,一些回忆会使我们变得苍老看起来有点冷漠”,总是有类似的时候,当我看到马路边孩子的笑脸,忍不住就笑了忍不住就哭了,我们每人都经历过那样美好的年月,我们每个人都深深怀念着它们不是吗?我在想换做高晓松他会怎么写,也许说完第一句话就换到下一个画面了,那么郁东呢?

其实我并不喜欢太多的话,如果他不挑明了我们的苍老,大概我会更加欣赏小柯。

不过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是小柯了吧。话说回来小柯好像很喜欢用钢琴,而我在其他民谣里面更看重的是弦乐的伴奏。有点跑题了,分析乐器我完全是一点不懂。

《小柯》小柯

制作人:(没找到,貌似是高晓松?) 红星生产社

歌曲列表:
1. 绿荫春尽
2. 念来去
3. 全曲终
4. 算了,去吧
5. 随你而去
6. 听说今夜要下雨
7. 问题
8. 乌鸦
9. 一枕清霄
10. 雨恨云愁


我最喜欢的一首,就是前面提到的《念来去》。曲风和我之前听过的校园民谣很不一样,歌词写的也是很考究,前面化用古人诗句就不说了,那句“当你再次看到我的时候也许我已经白了头,也许你会和我一起嘲笑我们曾经说过的承诺”一出,也可称校园民谣歌词单句里的极高水平了。

念来去,如水流,徘徊久,叹息浓;
旧心情,情依旧,愁自去,去更愁。

那天看见一群孩子就像我们从前一样的快乐
一些回忆会使我们变得苍老看起来有点冷漠
当你说着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时候
有谁知道你的那种心情就像梦已随月而走

当你发现已握不住牵你的手
你是否还珍惜以后

念来去,如水流,徘徊久,叹息浓;
旧心情,情依旧,愁自去,去更愁。

当你再次看到我的时候也许我已经白了头
也许你会和我一起嘲笑我们曾经说过的承诺
来来去去的人总会有时候感到一点点的寂寞
总是欺骗自己说这样才是自由

当你发现已握不住牵你的手
你是否还珍惜以后

念来去,如水流,徘徊久,叹息浓
旧心情,情依旧,愁自去,去更愁......

4 郁冬·《露天电影院》
这张专辑应该放到前面,因为它是1995年的。(前面记错了,自己打自己。)

其实我手头上并没有这张专辑。这年头想找这样一张并不出名的唱片是一个挺有难度的事情,而且我也懒得再用淘宝。今天看了看这张专辑的歌曲列表,才发现《北京的冬天》原来早就有了,呵呵,是我无知了。

《露天电影院》是一张很有才气的唱片,个人感觉创作的质量要高过《小柯》而直逼高晓松。前面说过郁冬的歌词感觉和高晓松很类似,不过仔细听的话总能找出不同。

比如郁冬的绝望。——就是绝望,《红色天空》里面写着这样的句子:请不要在这耀眼的黄昏向我提问,昨天早上我已丢失了心爱的玩具。这令我联想到后来朴树的《旅途》,“我看到一个孩子在路边的花园哭泣,昨天丢失了心爱的气球,你可曾找到请告诉我。”也许这是朴树有意向前辈致敬,也许这是两个人心有灵犀。

郁冬在歌里经常写到孩子,原来从本质上他也是不想长大的,言及“露天电影院”,其实只是那个美好年代的一个借代,“城市里再没有露天的电影院”,我们都回不去了啊。郁冬的歌词有时候会让人绝望,大概就来源于此。

不需要再说已经苍老的容颜,不需要再提已经遗忘的承诺。

《露天电影院》 郁冬

制作人:黄小茂 正大国际

歌曲列表:

01 露天电影院
02 北京的冬天
03 飘
04 时光流转
05 离别的城市
06 红色天空
07 等待下雨
08 我心中的你
09 露天电影院(清新版)



《露天电影院》,无论歌词还是曲子写得都很平静,就像茄子说的,“简单里透着逼人的才华”。其实郁冬的歌总体上就是这样,没有高潮没有什么复杂的编曲,就那么低低的唱着,然而却有一种叩击内心的力量。所谓感动,正是如此。



我家楼下的空地是一个电影院
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现
如今的孩子们已不懂得从前
那时候的人们陶醉过的世界

我长大时看着他们表演着爱情
当他们接吻的时候我感到伤心
在银幕的下面孩子们做着游戏
在电影的里面有人为她哭泣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城市里再没有露天的电影院
我再也看不到银幕的反面
你是不是还在做那时的游戏
看着电影的时候已看不见星星

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已经逝去的校园民谣·上——大学期间的乐评 校园民谣100首
啦啦啦...啦啦啦...

——郁冬《露天电影院》(出自《露天电影院》)5 沈庆·《这么多年以来》
然后是沈庆,用那首《青春》感动过当年无数学子的沈庆。

沈庆也终于出专辑了,只是,这一张专辑,应该是96年前后校园民谣这一波浪潮之中,质量最差的一张。

依然收录了《青春》,可是制作却难以让人满意,倒是不如原版的。沈庆或许就合适只拿一把吉他,自己轻弹轻唱,声音虽然一般,感觉却是一流。说到感觉,我记得有个人这么评论过:“如果说高晓松放大了自己对青春的感觉,那么沈庆则是把这种感觉淡化了。”(大意,几年前听收音机听到的)很精准的评论,不同于高晓松的忧伤、郁冬的忧郁,沈庆只是一种淡淡的伤感。很难说他们三个谁更出色。

沈庆和其他校园民谣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不同:在沈庆这里,爱情占有一个很重的分量。它经常和那段无法回归的岁月一同出现在沈庆的创作里,从《寂寞是因为思念谁》,到《青春》,到《岁月》到《离别歌》,莫不如此。也许是因为他有一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吧。不过他没有矫情,写了爱情,也是那么淡:“这样的话,以后会不会有人对你说;这样的事,以后肯定还有很多。风是怎样吹来,还是怎样吹过;如果想我,你也来唱这首离别歌。”其实谁真的会每天把惆怅挂在脸上呢,沈庆,也许才是更真实的爱情,更真实的青春吧。

《这么多年以来》 沈庆

制作人:沈庆 北京京文音像

歌曲列表:

01 青春

02 守在你身边

03 我不想你能懂我

04 没有想法

05 感觉遥远

06 岁月

07 对镜梳妆

08 离别歌

09 因为有你

10 这么多年以来


《岁月》这首歌,可以作为《青春》的姐妹歌来听,不过看歌词也能看得出来,沈庆还是加了一些修饰,有了高潮部分——“开始是我们相遇后来是我们分离”(听到这句我就想起“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不过,感染力已经大不如《青春》。

蓝蓝的天,在红红的艳阳上面
曾经的笑脸到如今还不曾改变
那时候你曾许下心愿,说未来日子相见
牵牵手一放已是多年还在梦里面

总有些事,是聪明如你也不能预言
总有些话语,是年少时不能了解
总会有一些简单的遗憾,简单的一如从前
总会有一些一些改变,随着这岁月变迁

开始是我们相遇,后来是我们分离
天空都一样美丽
那许多简单情节,那许多复杂表情
慢慢都成为记忆
再翻开旧书信,再唱起老歌曲
字字句句都熟悉
留存在你我心里,流传在他乡梦里
都终将成为过去

弹指一挥,一挥间多少心事
拥挤的人群又涌走了多少故事
如果是一切还能从前,把如果能再说一遍
我仍愿意再许下心愿陪着你直到永远。

——沈庆《岁月》(出自《这么多年以来》)6·高晓松·叶蓓·老狼·《青春无悔》·上
《青春无悔》是一张值得大书特书的唱片。

第一次听《青春无悔》倒是比其他的都早,我姐姐在上海书城买到的卡带,听到的时候还是在高一。说实话高一的时候真的是一点感觉也没有。那时候倒是觉得水木年华《一生有你》很好听的,看来听校园民谣果然和年龄有密切关系。

27岁的高晓松拿出了他多年的积蓄,我们常说厚积薄发,就是如此吧。那时候他刚刚进入麦田——欧麦田,又一个曾经的圣地。他给了麦田这么一份大见面礼,而麦田也能够不辜负这份礼物,做出了足够令人满意的唱片,虽然不能称为完美,却也离完美不远了。

每一首歌都是精品,每一首歌。我真得很想把每一首歌的歌词都贴上来,让你们看一看那时候高晓松是多么有才华。

——每一阙歌词都是一首诗。

《好风长吟》听名字就是古风,公整而致密,“不看明月雄关,不留飞燕玉环”,几乎每一句都带有旧时的典故,这就是传说中的怀古吧;《荒冢》却是长啸,纪念当年“青铜器”乐队的歌曲,曲风极为豪迈,可以想见当年他们在校园里是多么的意气风发。找来刘欢和零点两个和校园民谣半点扯不上关系的歌手,居然演绎的恰到好处,不得不说麦田真是有眼光。

而麦田在这张专辑里,最有眼光的就是,他们发现了叶蓓。

《B小调雨后》,很多人都惊叹初出茅庐的女歌手竟然可以发挥得那么出色,专业学习声乐的叶蓓,唱功摆在那里,不过如果唱功好的人唱歌就好,那么这世界上好歌手恐怕要多出几倍来。叶蓓似乎并不以她轻易就能驾驭的声调而骄傲。——我看到的叶蓓,总是那么自然,谦虚,更重要的,干净。

新手如此成功,老狼更是完美。高晓松曾经说过,为什么我喜欢把自己的歌交给那些老人,因为他们更能把握我创作的感觉。老狼无疑是与高晓松合作最默契的歌手。《久违的事》那么一首普通的曲子,在老狼唱来也是那么动听。

专辑里面有三首歌,纪念一个诗人的死去,那个诗人自然是海子。——纪念诗人,其实也是纪念那个诗情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回声》、《月亮》,专辑中三首最有诗味的歌,放在一起,为了纪念,为了抒怀。

《月亮》和《回声》似乎用了太多隐喻之类的修辞,也因此它们更难读懂,也因此它们更像诗歌。每次听到《月亮》的时候都忍不住跟着唱,其实这首歌吟出来效果也很好。“有多少人会打开窗,有多少人痴痴的望”,就像我,就像你。老狼用他一贯低沉的嗓音高唱出“我说什么我说什么,我为什么我为什么唱起了歌”,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了。

相比较而言,《模范情书》倒是更本色一点。谁的情书真能写成这个样子,大概真能够打动那些纯情少女的心吧。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谁还会写情书呢?

《青春无悔》 高晓松作品集

制作人:高晓松 麦田音乐

歌曲列表:

1 好风长吟 刘欢
2 模范情书 老狼
3 B小调雨后 叶蓓
4 冬季校园 小柯
5 青春无悔 老狼、叶蓓
6 白衣飘飘的年代 叶蓓
7 月亮 老狼
8 回声 老狼
9 荒冢 零点
10 久违的事 老狼



叶蓓在里面演唱的三首歌,最喜欢的还是《白衣飘飘的年代》。想起自己曾经跟别人说起“生不逢时”的感慨,不由得笑了。

当秋风停在了你的发梢在红红的夕阳肩上
你注视着树叶清晰的脉搏她翩翩的应声而落
你沉默倾听着那一声驼铃象一封古早的信
你转过了身深锁上了门再无人相问

那夜夜不停有婴儿啼哭为未知的前生做伴
那早谢的花开在泥土下面等潇潇的雨洒满天
每一次你扬起慌张的脸看云起云落变迁
冬等不到春春等不到秋秋等不到白首

还是走吧甩一甩头 
在这夜凉如水的路口
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
你还在怀念

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

——叶蓓《白衣飘飘的年代》(出自《青春无悔》)6·高晓松·老狼·叶蓓·《青春无悔》·下
最后说到《青春无悔》。

很多人听过这首歌,我的同学,我的姐妹,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为它叫好。——这是一首近乎完美的歌曲。如果硬要找什么缺点的话,那就只能说,初出茅庐的叶蓓,与老狼的配合还不够默契。

我再也找不出别的缺点。

请允许我贴上高晓松在这首歌前面的话。(高晓松在其他歌前面的序,或多或少总有些炫耀自己的才气,唯独这篇序,真正的真情流露,不加修饰已是感人肺腑。)

写于九一年初,流浪了一圈回到北京,找到那把吉他时,它只剩下三根弦了。多年后录这首歌时,老狼在棚里哭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想起和女友一起在八中校门口树上刻下的字,他在黑着灯的棚里,我在控制室里,通过麦克风谈起那些事,谈起她们。她们就象是从我们手指尖上划过的那些叫做岁月的东西一样,偶尔还会涌上心头。

那是怎样一幅画面啊,黑着灯的录音棚,老狼在这边流下泪来,晓松在那边轻声说着过去的故事,两个年近而立的男人,就这么回到了从前。

而高晓松平常就是一个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男人,老狼的哭泣我也从没见过,现在想到96年的录音棚,竟是如此唯美。


于是我也想起从前,曾和他们一起游过的杉树林,坐过的山头,爱过的少女。

那时候我唱过的歌,写过的诗。

走过的路途,流过的泪。

高晓松说了,青春无悔,是的,无悔。

即使留下那么多的遗憾,那么多的泪水,依然无怨无悔。


其实我并不欣赏《青春无悔》的作词,我更喜欢像《流浪歌手的情人》里面那种不带修饰却颇有灵性的写作方式,《青春无悔》在我看来是匠气过分了。可是不得不承认无论词曲这首歌都是上乘佳作,当然编曲也是,当然演唱也是。


开始的开始 是我们唱歌
最后的最后 是我们在走
最亲爱的你 象是梦中的风景
说梦醒后你会去 我相信

不忧愁的脸 是我的少年
不仓惶的眼 等岁月改变
最熟悉你我的街 已是人去夕阳斜
人和人互相在街边 道再见

你说你青春无悔 包括对我的爱恋
你说岁月会改变相许终生的誓言
你说亲爱的道声再见 转过年轻的脸
含笑的 带泪的 不变的眼

是谁的声音 唱我们的歌
是谁的琴弦 撩我的心弦
你走后依旧的街 总有青春依旧的歌
总是有人不断重演 我们的事

都说是青春无悔包括所有的爱恋
都还在纷纷说着相许终生的誓言
都说亲爱的亲爱永远 都是年轻如你的脸
含笑的 带泪的 不变的眼

亲爱的 亲爱的 亲爱永远 
永远年轻的脸
永远永远也不变的眼

——老狼、叶蓓《青春无悔》(出自《青春无悔》)


一直有一个愿望,找一个我喜欢的女孩,我们一起坐在黄昏下,唱这首青春无悔。一直没有找到。7 黄磊·《边走边唱》
也许他不能算是校园民谣歌手,但是他身上的校园书生气质,没有人能够否认。那时候黄磊留着长长的头发,穿着蓝色的风衣,绝对的书生。

而这张专辑中黄磊翻唱了两首以前的校园民谣,可以说,那时的黄磊有像校园民谣靠拢的自觉。——虽然他的翻唱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第一张专辑《边走边唱》,做的一般。

《边走边唱》 黄磊

制作人:又没找到 丰华唱片

歌曲列表:
01.啦啦歌
02.边走边唱
03.没有想法
04.梦.醒在几点钟
05.半生缘
06.此情此景
07.内心戏
08.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09.三个梦
10.伤感铁轨


就是那首主打歌可以说是一流作品,而黄磊对这首歌的把握也明显远远好过他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不过贴出来就知道了,离校园民谣还是相差很多。

已经很习惯从风里向南方眺望
隔过山越过海是否有你忧伤等待的眼光
有一点点难过突然觉得意乱心慌
冷风吹痛了脸庞
让泪水浸湿了眼眶

其实也想知道
这时候你在哪个怀抱
说过的那些话终究我们谁也没能够做到
总有一丝愧疚自己不告而别的逃
但往事如昨我怎么都忘不了

爱情边走边唱
唱不完一段地久天长
空荡荡的路上铺满了迷惘
心甘情愿的挣扎
百感交集的盼望
终究还是一样
换不到你想要的收场
不是吗?

爱情边走边唱
唱不完一段地久天长
心中抱着希望只看到失望
不如一切这样吧
你和我就算了吧
谁都害怕复杂
一个人简单点生活吧。

——黄磊《边走边唱》(出自《边走边唱》)8·黄磊·《我想我是海》
今天把黄磊写完。不过98年的这张专辑,离校园民谣其实更远了。

16个月过去,黄磊的头发又长了一截。看他赤着脚坐在水边的石头上,目光里有追问,也有冷淡,有怀疑,也有自信。

这就是我初次见到时候的黄磊。98年的那个夏天,《我想我是海》。

由此他名声大振,由此我爱屋及乌。

前些天接到一封信,信那头的人用嘲笑的语气说到:我问我同学,《我想我是海》唱的是什么,同学说“爱情”,于是我笑了,笑10年前的你。

那时候我却怀疑了,我第一首爱上的歌曲,真的是一手关乎爱情的歌吗?

也许是吧。可是我听到的时候,感觉不是这样。

不是爱情又是什么?

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起,设想你一个人走在黄昏的海滩上,潮来了又落下,冲掉了你来时的的脚印,红色的天空,寂寥的大海,耳边有海水翻过的细碎的声音,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

也许你会想到爱情,也许你想得更多更远。

也许你会想哭,也许你会想要歌唱。

——这就是我的感觉了。

这张专辑的制作水平要明显高过上一张,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没有找到制作人的名字,原来丰华不喜欢写制作人是怎么回事。

《我想我是海》后面的那首,《石头》,张雨生先生为他量身定做的歌曲,张雨生果然是音乐奇才,无论词曲都是那么出色。“一直到多年以后我们相逢,我会问你记得否。我想你会笑着说,石头只是石头。”

或许石头终究只是石头,《石头》却绝对不只是石头。

这张专辑里我还偏爱一首歌,《花开的地方》,写得很实在,不过现在的人,怕是没有兴趣听这样纯朴的歌曲了。

黄磊 《我想我是海》

制作人: 缺 丰华唱片

歌曲列表:
01.我想我是海
02.石头
03.小怜
04.花开的地方
05.改变
06.谣言
07.重新开始
08.只有你让我想要
09.围城
10.守着阳光守着你



《我想我是海》的歌词以前在另一帖贴过了,这次换一个。

写爱情也可以写成这样:


守着阳光守着你

守着阳光,守着你

让我执起你的手
在等待的岁月中
我已经学会了不绝望
守候着你
我便守候住一身的阳光

梦境会成为过去
一如黑夜要躲藏
我仍是那最早起的明星
守着朝阳
朝阳下你灿烂的苏醒

什么样的信约可以等候三世
什么样的记忆可以永不遗忘
什么样的思念可以不怕沧桑
什么样的日子可以让你不再流泪
让我不再心伤


——黄磊《守着阳光守着你》(出自《我想我是海》)9 叶蓓·《纯真年代》
我更倾向于把1998看做是校园民谣死去的年份,这一年,麦田推出了红白蓝系列专辑,很难说这是纯粹的校园民谣,可是,它们却在不经意间成了校园民谣时代的挽歌。

蓝色的叶蓓,流水一样的心情。

通过《青春无悔》成功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叶蓓,两年过后的演唱更多了一分成熟。专辑里依然收录了成名曲《B小调雨后》,或许是有意照应两年前那张伟大的专辑。而其他的歌曲,也自有其精彩。这是一张成功的唱片,不过,不能算得上是精美。

叶蓓是我最喜欢的女歌手,其中的原因我自己也很难说清。或许就是因为她是唱校园民谣的,可是赵节、丁薇等人又怎么说。叶蓓的长相并不算美,但是给人的感觉出奇的干净,说话的时候,唱歌的时候,笑的时候都是如此。其实这也像她唱的歌,清澈纯真。“春天的花开,开在冬天的雪上,你要像我这样,也不管真的还是假的。风吹过的过去,我们从没有忘记,想和你分享,可是你已经老了。”

那么简单那么干净,我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一样的人。

还得再说一句:叶蓓的唱功真是极好。


叶蓓 《纯真年代》

制作人:高晓松 麦田音乐

歌曲列表:

01 蒲公英
02 花木兰
03 我是谁
04 在劫难逃
05 纯真年代
06 白桦林
07 孩子
08 相逢
09 时光牧童
10 B小调雨后


郁东在这张专辑里为叶蓓写了两首歌,《在劫难逃》和《纯真年代》。后者可以说是叶蓓所有歌曲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如此之好,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它是出自高晓松的手笔。“夕阳下我想你眺望,你带着流水的悲伤”,郁东那散溢的才情啊。

想起了纯真的年代
你给我最初的伤害
还有那让我忧愁的男孩
别问我爱会不会老
这些事有谁会知道
你还像昨天那样的微笑

夕阳下我向你眺望
你带着流水的悲伤
我记得你向我挥手的模样
别问我爱会不会变
这些事有谁能预言
请给我个回答
就象你当初看我的双眼

变幻的世界有多美
昨天的爱情象流水
你的心,你的心
是否停留在那一回

相爱的日子有多美
纯真的年代象流水
想要追,想要追
我们第一次流下的眼泪......

——叶蓓《纯真年代》(出自《纯真年代》)

想要追,想要追,我们第一次流下的眼泪。——可是追得到么?10·朴树·《我去2000年》·上
终于写到这里,我最爱的歌手,我最爱的专辑。

我深知自己写到这里就会有语无伦次的危险,大家见谅。

朴树,很奇异的一个人。我见过那么多歌手,在歌里他们也许愤怒也许悲伤,可是在平时,就像你邻居的张三李四,嘻嘻哈哈谈笑自如,仿佛那些歌不是他们写的一样。谁曾经说过,真正对生活有感悟的人就在你旁边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

可是朴树不一样,朴树实在是一个异类。歌里的抑郁就是人的抑郁,歌里的偏激就是人的偏激。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去2000年》是一张如此不同的专辑,以至我很难将它归入校园民谣,而情愿说它是摇滚。

朴树无疑是具有摇滚精神的歌手,虽然其他写校园民谣的人或多或少总受到些摇滚的影响,但是再没有一个人像朴树这样摇滚得这么彻底。——他的愤怒,他的悲伤,他的怀疑,他的反抗,有人评价说更愿意把朴树的愤怒看作带有小资情调的牢骚——噢,他懂什么?小资情调?不要恶心朴树。

我们很多人都会伪装愤世嫉俗,可是我知道至少在1999年,朴树是一个不需要伪装的愤青。

你去看看他的歌词:“妈妈我恶心,在他们的世界,生活是这么旧,让我总不快乐。”听到这张专辑时我在高三,刚刚到了怀疑的年纪,听到那句“妈妈,里面有你,你面无表情”就会很痛苦。而《活着》,《别,千万别》,最后《我去两千年》,又有哪一首不是这么愤怒这么悲伤这么无所适从?甚至那首轻快明亮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里面也可拎出这怀疑:“那些东西大麻都不能给你,那些风雨你也别想去逃避。”名字是“希望的田野”,可是在里面你能看到希望?分明就是无可奈何,只能等待!

至于《newboy》,不得不说只有这一首歌,降低了整张专辑的质量。不谈也罢。不过如果没有这么一首歌,整张专辑就太过压抑了。

所以高三的时候听《我去两千年》,总想要找个地方大哭一场。现在不会了,现在朴树也不愤怒或者学会伪装愤怒了,我们也懒得感动了。

只有叶蓓的青春是不真实的,只有朴树的青春是不美丽的,这或许也是麦田红白蓝系列的一个调和。听完朴树再去听叶蓓,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整张专辑里只有两首半歌曲可以算作校园民谣,两首是《那些花儿》和《召唤》,半首是极带苏联风味的那首《白桦林》。说到《白桦林》我就想起初三时候我同学跟我说朴树唱歌站在台上一点动作也没有好傻,现在想来她是不知道朴树唱歌居然会有和歌迷打起来的情况——这就是朴树啊,如此真实的朴树。《白桦林》是一首从创作到制作到演唱都无可挑剔的歌曲,而《召唤》则写得更本色一些,也更加感人。至于《那些花儿》,哦,后面再说吧。

郭敬明说朴树的声音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感觉谁也没办法模拟。所以我也坚持,朴树的歌无法翻唱,否则翻一个失败一个——你看郭富城的《旅途》,那叫一个恶心;而范纬琪的《那些花儿》,倒是比前者好多了,不过也是不算成功。

朴树 《我去2000年》

制作人:张亚东 麦田音乐

歌曲列表:

01.New Boy
02.妈妈,我…
  03.在希望的田野上 音
  04.那些花儿
  05.我去2000年
  06.旅途
  07.别,千万别
  08.白桦树
  09.活着
  10.召唤
  11.九月
  12.火车开往冬天
(后两首为再版的《我去2000年·珍藏版》中添加的歌曲)


最喜欢的歌曲无疑是《那些花儿》,而最好听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于写的最好的,是下面这首《旅途》:

我梦到一个孩子
在路边的花园哭泣
昨天飞走了心爱的气球
"你可曾找到,请告诉我"

那只气球
飞到遥远的遥远的那座山后
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
等着爸爸他带你去寻找
有一天爸爸走累了
就丢失在深深的陌生山谷
像那只气球,再也找不到

这是个旅途
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
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
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

我们路过高山,我们路过湖泊
我们路过森林,路过沙漠
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
路过幸福,我们路过痛苦
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
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

——朴树 《旅途》(出自《我去两千年》)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身世,每次听到朴树用带哭的抑郁的嗓音唱“有一天爸爸走累了,就丢失在深深的陌生山谷,像那只气球,再也找不到”,巨大的难以抵挡的悲伤潮水般涌来,我就淹没了。

旅途,这个比喻真是好。谁不是在旅途中,谁不是在路上呢?“路过幸福,我们路过痛苦”,生命均是如此,而如此的心境,谁会拥有?10·朴树·《我去2000年》·下
《那些花儿》,继《青春》和《青春无悔》之后,又一首得到众口一词的赞叹的歌曲。

高三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喜欢听歌,对于歌曲的选择也只是拿到什么就听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在收音机里听到了范炜琪翻唱的《那些花儿》。

因此直到现在我对范炜琪的感觉都是既感激又无奈。无奈的是后来听到朴树的原版,方知道翻唱和原版差那么多——有个主持人说朴树版的像啤酒范范的像白水,痴话,范炜琪的才是正宗加了修饰的鸡尾酒,朴树的才是原原本本的流水。可是我不得不感激范的翻唱,听不到她的翻唱我可能就一辈子不会主动去寻找《我去2000年》,不会去寻找那么多的校园民谣了。

你知道了,我后来发了疯一样寻找那些校园民谣,就是因为这首《那些花儿》。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
如今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现在依然很喜欢那些少女,就像喜欢秋天,喜欢夕阳,这大概每个少年逃不了的情感。可是我们知道,朴树的那些花儿,并不单指那些花儿。

你问我还有什么?不如去问你自己。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然后那么多年过去,那些少女都不见了影子,有时候做梦也会梦到她们,醒来时已经热泪湿枕。我的MP3里理所当然的放了这首歌,可是每次听到它的前奏我都要跳过,因为我怕在人来人往的潮流中,忍不住就流下泪来。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自己也一下子变老了。就像时间在我耳旁飞过,一下子,就老了。

现在正是我想问这样的问题,不过我真的不想知道答案。我宁愿她们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是十七八岁那么美好的样子。

受过太多那样的打击,不想再去看见她们现在的容颜。虽然我还是会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问: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想她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她还在开吗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然后就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这样的低语,朴树当时的声音就已经带着哭腔,而旁边流水飘过,女孩的笑声飘过,让我怎么能抑制自己的忧伤。于是只好一起哭泣,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想她,可是她们已经被风带走插在了天涯。

悲伤流成河,这就是《那些花儿》。朴树和高晓松不同,高晓松给人的感觉是放大了自己的忧伤,而朴树的忧伤则不需要放大已经是难以让人接受。高晓松写歌需要一些节制一些修饰,朴树则根本不考虑这些,就是把自己写出来。这样的朴树,真是感人至深。

忽然想起朴树在扉页上写的那几句话:

不说话,只沉默,这平淡的生活,我的9瓦台灯。

最后朴树还是唱着: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还在开吗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朴树《那些花儿》(出自《我去两千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7245.html

更多阅读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部电影,由于一直在不知所谓的忙,居然隔了若干年以后才看。刚看完这部电影,又迫不及待的一口气看完了这部小说。不知不觉中,回忆起了初恋,心中泛起了深深地悸动。也是那个年纪,也是那个青涩、幼稚、荒唐、纯真的青春。

难忘的旋律之台湾校园歌曲 台湾校园歌曲100首

难忘的旋律之台湾校园歌曲70年代末,中国大陆曾经刮起过一股来自宝岛台湾的“台湾校园歌曲”的流行风,这股流行风流行的时间可不短,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其中一些经典的歌曲至今仍被传唱。当年,许多人第一次听到这类歌曲是,可能有过与本

同桌的你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同桌的你》的最后林一坐在教堂里,幻想着新郎新娘交换誓言时自己以一首“同桌的你”砸场子,音乐响起的是当年他对周小栀的定情歌曲,使用的工具却是录音机,再没有了唇齿呼吸间内心的悸动,只卖弄回忆所刻意的讨好,也许熟悉的曲调还记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经典台词 致终将逝去青春电视剧

“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同时“青春是有限的,不能在犹豫和观望中度过”,《致青春》中每一句经典台词,似乎都在向人们叙述青春的寓意,或励志或感伤中带着淡淡的甜蜜和苦涩,以及那稍纵即逝的无奈。在《致青春

声明:《我们已经逝去的校园民谣·上——大学期间的乐评 校园民谣100首》为网友爷似命珍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