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活动主题:公顷和平方千米

二、姓名张军成

三、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本单元是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教材中先教学公顷,再教学平方千米。因为平方千米是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建立平方千米的观念需要公顷支持。两个内容各编排一道例题、一道“试一试”和一个“练一练”。例题着重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基础知识,“试一试”用公顷或平方千米为单位计算土地的面积,“练一练”里继续感受公顷与平方千米。练习十四配合两个面积单位的教学,并安排知识的整理和综合应用

(二)、本单元内容编排体现以下主要特点: 教材的编写特点集中体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上,把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作为教学重点和活动目的。活动的形式多样,数学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初步观念。

1. 在有吸引力的情境中首次呈现公顷和平方千米。

  例1以四张照片为背景,分别呈现明孝陵、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日月潭的面积和2004年我国的森林面积,这些面积都以公顷为单位。例2也以四张照片为背景,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004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平方千米为单位。

  教材安排照片和文字说明的意图,要激发学习热情、引起学习心向、营造学习氛围。首先是这些旅游景点、著名建筑都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学生的兴趣由此产生。其次是例1的素材都以公顷为单位,例2的素材都以平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公顷?1平方千米是多大?为什么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些问题,并有解决这些疑问的迫切愿望。这时,兴趣从对景物的喜爱转移到数学内容上,注意力集中到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上,例题的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2. 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

  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要知道它们有多大。“知道”可以在听和看中接受,也可以在操作实践中体会。教材为学生选择了多种渠道,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头脑中留下1公顷、1平方千米的印象。教材理解学生形成面积单位观念的困难,给他们反复感受的机会,使印象逐渐清晰、逐步深刻。

(1) 告诉学生1公顷、1平方千米是多大。

  在知道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面积单位后,例1直接揭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例2直接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这些都是告诉学生1公顷、1平方千米是多大。学生对100米、1000米的长度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它们是多长,因而会进一步想像边长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这是他们对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第一感知。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1公顷和1平方千米,还要让他们想一想相应的正方形,获得对1公顷、1平方千米的初步体会。

(2) 算一算1公顷、1平方千米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很容易算出边长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1000000平方米,这是公顷与平方米、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进率。教材让学生算进率有三个目的:第一,算式100×100、1000×1000是根据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列的,通过计算进率能巩固概念;第二,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确实是比较大的面积单位,用它们计量大面积的土地比用平方米简便;第三,教给学生记忆进率的方法,一旦遗忘,可以根据概念列式算得。

(3) 在游戏中体会1公顷。

  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也是学生愿意做的游戏。教材告诉学生,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如果让学生这样围一围,看着围成的正方形,想像100个这样的正方形有多大,他们又一次体会了1公顷。1公顷的观念清晰了,有利于形成1平方千米的观念,因为100公顷是1平方千米。

(4) 联系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

  足球场是学生熟悉的,通过计算1个足球场的面积,知道它比1公顷小一些。教室是学生更熟悉的,教室地面的面积一般50平方米左右,大约200个教室的地面才有1公顷。从熟悉的场地推想1公顷,能加深对1公顷的印象。学生只要在众多事例中记住最喜欢的一件,1公顷有多大将印象深刻。

3. 计算土地面积时使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

  两次“试一试”都是计算土地的面积,练习十四里还有几道与面积计算有关的习题。先用平方米为单位求出土地的面积,再换算成公顷或平方千米,能再次感受到,计量大面积土地如果用平方米为单位,读、写都比较麻烦。如果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便于表达和交流。教学这些题的时候,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根据土地的有关长度,想像土地的实际样子,从而感受公顷与平方千米。如第82页“试一试”,想一想底250米、高160米的平行四边形地,对4公顷就有了体会。又如第84页第4题,算出苗圃的高以后,想一想底80米、高125米的平行四边形,又经历了一次对1公顷的感受。经常这样想,对形成公顷与平方米的观念,以及培养估计能力与习惯都是有益的。

4. 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单位是三年级教学的,公顷、平方千米是本单元教学的,两次教学时间相隔比较长。相邻的单位间的进率有些是100,个别是10000。所以,有必要把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进行一次整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面积单位。第85页第6题就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

  整理的时候,要着重回忆各个面积单位的意义,说出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把所有单位按大小次序排一排。抓住意义进行整理,能再现单位的概念,组织起单位系统,使进率的记忆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意义的。如果把整理的内容类似下面的形式展示出来,效果会更好。

四、活动理念: 本节课突出“四性”:即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又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理念而设计的一堂课。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创新而奠定基础。

五、活动目标

1.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方法建立事物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公顷的表象。

六、活动准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需要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40()。

(2)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

(3)我们所在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

2.你认为填写什么单位?为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

(二)、引出“公顷”。

1.师指出: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

2.指出公顷可以用字母表示:ha

3.图片展示。引出:在测量或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对面积单位“公顷”的大小还比较抽象,教师直接通过学校田径场告诉学生1公顷的大小。让学生建立1公顷大小的概念。)

(三)、活动感知1公顷的大小。

1.你认为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猜一猜。

2.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算一算: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你能在学校找出两点让它们的距离是100米吗?

4.你能再找两个点组成一个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吗?说完后闭着眼睛想想。

5.出示校园平面图。

(1)再现刚才的四条边所组成的正方形。

五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

(2)阴影正方形和原来田径场的大小。问:这个正方形和我们刚才所说的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追问:它们为什么都是1公顷?

6.出示长50米,宽50米的场地。

(1)这个正方形有1公顷吗?你怎么判断的?

(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

(3)展示各种拼法。

7.出示边长10米(七位同学手拉手为边长)的图。

(1)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

(3)展示各种拼法。

8.你能判断我们整个学校有多大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9.在我们学校周围有没有1公顷大小的地方?能举例说明吗?

10.出示学校对面的“高静园”图片。(高静园占地面积13860㎡,约1.3公顷)

师:估计一下,高静园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公顷?

11.出示人民广场图。(人民广场占地面积约2公顷)

师:估计一下,人民广场大约有多少公顷?

小结:在估计时,你们都运用了什么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的大小,形成1公顷的表象。)

(四)、在对比中拓展对公顷的认识。

比一比:出示下列图文。

1.“鸟巢”的建筑面积约为26公顷,合()平方米。(配图)

2.实验小学的面积约为2公顷,合()平方米。

3.“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0000平方米,合()公顷。(配图)

4.天目湖的湖面面积约为8000000平方米,合()公顷(配图)

①学生填写后校对正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②如果你选择一个地方来介绍他的大小,你会怎么介绍?

算一算:

一个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它的面积有1公顷吗?(用计算器计算)

读一读:中国国土面积约是960000000公顷。

师:介绍土地的大小通常用公顷这个单位,老师这儿还有一个信息。会读吗?读起来感觉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换算,知道公顷是表示较大土地面积单位,最后的读一读,让学生认识如果表示更大土地面积单位时,用公顷作单位又不合适,是否还有更大的面积单位?为学生后来学习平方千米埋下铺垫。)

(五)、全课总结。(略)

八、主要成果

本节课能把各种资源加以整合、并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与空间。很好的体现了学科性和综合性,以数学书本知识为基准,结合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创设一系列围绕主题的教学活动,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让学生从多种途径中获取信息,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

九、反思及教学建议

本节课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了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45759.html

更多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先学后教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63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针对本班的数学教

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小学数学竞赛有哪些

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试题班级__ 姓名____ 一、填空:24%(每小题2分)  1、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5.70,那么原来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2、3÷7的商的小数点后的第1995个数字是(  )。小数部分的前1995位数字的和

声明:《五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为网友星星的梦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