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6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

【随堂自测】

   (2012·银川模拟)宁夏气象台2011年10月12日7时10分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内,中卫市及以北大部分地区有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据此完成1~2题。
1.由材料知,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原理是(  )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解析:第1题,宁夏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深秋初冬降水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结;晴天多,表层土壤松散干燥,易产生扬尘,凝结核较多。第2题,雾的反射作用较强,使白天空气能见度降低。
答案:1.D 2.B
   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大气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作上升运动,气压较低
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
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城市和郊区之间设置炼油厂需要注意将其设置在城市与郊区环流的外围主要是因为(  )
A.防止将有污染的大气带到城区
B.取材方便
C.环境优美
D.地价便宜
解析:第3题,高空气温较低,气压也比近地面低。近地面气温较高,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高压,高空则为低压,等压面下凹。气旋、反气旋不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第4题,炼油厂会污染大气,在郊区布局时应将其设置在城市与郊区环流之外。
答案:3.B 4.A
(2012·黑龙江大庆期中)下图是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5~6题。

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6.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⑥或⑧ D.③或⑦
解析:第5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右偏,跟气压梯度力方向成锐角(近地面,考虑摩擦力)或与等压线平行(高空,不考虑摩擦力),⑥或⑦正确。第6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③或⑦正确。
答案:5.A 6.D
7.(2012·广东佛山调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
解析:本题通过实验现象综合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与相关知识的判断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冷热不均,因此应紧密结合冷、热对气压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气压分布和变化规律而言,应注意区分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变化及近地面与高空绝对气压值的差别。
答案:(1)画图如下所示。

大气上升或下降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
(2)画图如下所示。

向下 向上
(3)B>A>D>C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与相应高空气压“高”“低”相反
(4)房间内的暖气装在下部,空调冷风口装在上部。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请回答1~2题。

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 B.12 ℃
C.10 ℃ D.8℃
解析:选B。本题中的玻璃瓶相当于大气受热过程中的大气层,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因而玻璃瓶里的温度高于外面,但是不会过高。
2.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B。“地球变暗”主要是因为云层变厚,反射作用强。
(改编题)新华网2011年6月26日电 25日,南京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6.1℃,创下了今年的最高气温,市区有的观测站气温达到了38℃。不过这样的高温很快就要到头了。明天开始梅雨登场,高温暂退。结合下图,回答3~5题。

3.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 B.人口过多
C.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D.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答案:C
4.下列作用与“明天开始高温暂退”有关的是(  )
①梅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 ②冷空气到达 ③海洋气流带来冷空气 ④城市对流增强降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5.图中四点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M B.N
C.O D.P
答案:A
(2012·杭州质检)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6~7题。

6.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
7.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解析:第6题,城市热岛环流近地面风由乡村吹向城市,结合等温线分布及地转偏向力可知,A地吹东南风。第7题,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答案:6.A 7.A
8.(2012·北京西城检测)读“某时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图”,可知(  )

A.随高度升高,洋面风速增长迅速
B.利用相同风速的风能发电,风塔装置海洋高于陆地
C.20米以下的低空,洋面摩擦力小,风速远大于陆地
D.20米高空,海上与陆地风速相差最大
解析:选D。20米高空,海上与陆地风速相差最大,约为2米/秒。
(2012·河北百校联考)读“某气压场的分布图”,完成第9~10题。

9.当a处气流状况如上图所示时,图中b处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0.下列对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空:甲处气压高于乙处B.高空:乙处气温高于甲处
C.地面:甲处多阴雨天气D.地面:乙处气温日较差小
解析:第9题,由a处气流推知,该气压场位于北半球高空,高空不考虑摩擦力,风向最后与等压线平行,因此b处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第10题,乙处近地面为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答案:9.A 10.D
下图是某时刻地面气压(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分析上图,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甲地气流下沉
B.乙地是高气压中心
C.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D.丁地出现暴风雪
12.下图表示对上图中E岛的天气情况分析,能正确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关系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1题,分析等压线图可知,乙为强冷的亚洲高压;甲为低压系统,盛行上升气流;丙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丁地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纬度低,气温相对较高,不会出现暴风雪。第1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和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和风向垂直,摩擦力方向和风向相反。由此判断②正确。
答案:11.B 12.B
二、综合题
13.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两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角越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越________,被大气削弱得越________,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________。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在不同的AB和AC两地区,太阳高度角________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2)AB和AC地面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在南极极昼时期去那里进行科学考察,为什么仍然很寒冷?
解析: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由于不同地区在某一时刻太阳高度不同,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经过的大气路径的长短就不同,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也不同,从而地面的温度就不同,地面辐射的强弱也就不同。
答案:(1)短 少 多 大
(2)AB AB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集中,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
(3)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极圈出现极昼,但该地的太阳高度角很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比较长,被大气削弱得多,再加上出现斜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14.(2012·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适应性训练)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是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属于补偿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________(填字母),该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__,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4)E洋流沿着________大陆________(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常年份,________(填字母)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________现象。
(6)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南 存在着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西风漂流 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A、B、C、G D、G  A、B、C、E、F
(3)A 秘鲁寒流 南美洲南端距南极洲较非洲和大洋洲近得多,陆地对强大西风漂流的阻挡作用,使得汇入秘鲁寒流的水量大增、流速加快。
(4)澳大利亚 东 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5)A 厄尔尼诺
(6)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之间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在强大的盛行西风作用下,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4541.html

更多阅读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重庆散文》2013年第4期 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当林妹妹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我正坐在电影院里,耷拉着眼皮,不住地点头,点头。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更能吸引眼球的,当然是那部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宫》,要不,《战上海》、《地道战》之类让人热血沸腾的战斗片亦可,一部

声明:《《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为网友天上有云在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