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纠结的苏维埃情结

波罗的海三国,有他们纠结不断的前苏联情结。

网上很多资料说,到了波罗的海三国,尽量不要说俄语,因为那里人对所有跟前苏联有关的事物都很避讳、厌恶。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图1,拉脱维亚小镇的东正教堂

很多历史的原因,这几个国家,与沙俄、前苏联,直至俄罗斯的关系,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从官方的角度,几个国家对前苏联的那段历史可谓‘深恶痛绝’,相关的资料通常都会诸如‘侵略、占领’一类的词汇。提到斯大林的时候,更是‘咬牙切齿’

领导人们大约迫不及待地想,断绝一切与前苏联的联系。2007年,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强行拆除市区内俄罗斯人视为反法西斯象征的红军战士雕像。塔林因此造成骚乱,俄罗斯政府甚至一度出面要与爱沙尼亚断绝外交关系。

图2,爱沙尼亚南部的小镇,牵狗的大叔停下来让俺拍,受宠若惊啊

可是,几个世纪的纠结,真的那么容易就剪断么?无论从经济上、地理位置上,这些联系都无法‘一刀两断’。经济上,几个国家为了争取俄罗斯石油的转口,不断向俄罗斯示好;政治上的立场却全然相反。

图3,立陶宛的KGB博物馆(种族灭绝博物馆)

一方面是深恶痛绝的批判,另一方面又不断利用这些前苏联的‘资源’大作旅游生意。

图4,与俄罗斯苏维埃相关的旅游信息

在这里,有俄罗斯专题旅游;很多小店专卖前苏联纪念品;KGB大楼被开辟为博物馆,苦不堪言的往事,在这里欢愉地被展示着,我看不懂是否还有痛苦痛恨痛不欲生。

图5里加的shot俱乐部,据说这里就可以报名参加AK47体验

据说在波罗的海三国,只要你付欧元,很容易找到旅游公司带你去靶场,AK47随你打。

至于俄语,在这里遇到的所有人,几乎都跟我们说英语,或者对于很多人,俄语是他们唯一会说的外语,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语言。

在塔林,出租司机的话或者具有代表性?他说,除爱沙尼亚语、英语外,他儿子的学校还要孩子学第二外语,他没犹豫就选择了俄语,因为无论如何俄语在一带通用,他们交流最多的,还是俄罗斯。

波罗的海三国:纠结的苏维埃情结

图6,要上我车给我带路的醉醺醺的大叔

虽说,三国的主流宗教都不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不过,东正教堂还是随处可见,出现的比例,绝对比官方提到的宗教人口比例高很多。有些东正教堂,根本就只用俄语,没有当地语言的。

所以,如果你能说几句俄语、听懂几句俄语,他们没有反感,而是很开心(个人体会)

图7,拉脱维亚小镇上的教堂,时间表完全是俄语

或许是因为历史、地域乃至气候的原因,感觉这里人性格矛盾。

有些人脾气火爆,就如我塔林家庭旅馆女主人。她家的网络信号微弱,却大吼:你的笔记本太破!爱沙尼亚人的电脑就没问题!这是个超人老太太,英语、俄语、德语、芬兰语、三国语言,都可以跟你对付。当然,说的最好的,是俄语。

图8,脾气火爆的大妈

有些人热情似火,我在寻找斯特鲁维测点时早有领教。

图9、10, 热心给我带路的人

而更多的人则十分羞涩,甚至有些保守。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农贸市场的管理员出面跟我说:不需拍照!真是头一次遇到不需拍照的农贸市场呢!P中的大妈本来好奇地看着我,见我举相机,扭头就走。

图11,这样穿着的大妈,完全符合我对俄罗斯大妈的印象,不管多冷都裸腿穿裙子

他们似乎对镜头天生敏感。当然,是敏感地躲避。P12中,画面中本来有2个人正在廊道中说话,离那么远他们竟然感觉到我的镜头,于是瞬间消失在石柱后面。

图12,塔林市政厅,躲在柱子后面的人

天气原因,本来路上人就不多;不多的人中,大部分拒绝你拍照。

所以,我为数不多的人物照,大多是背影。(某市场外,有个大妈在卖手工制作的围裙,见我看着她就对我可爱地微笑,但,我举起相机的瞬间,老人身手敏捷地转过身去啦)

图13、14,女人都裸腿穿裙子,学俄语的时候我就问过老师,他们是不是关节炎发病率很高

图15,胖大妈

唯一的例外。塔林,Oldhanse餐厅服务员。我从餐馆外追到餐馆内, 她大方地让我拍了这张照片。

图16,塔林餐馆的服务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623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波罗的海三国:纠结的苏维埃情结》为网友望断江南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