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四大家

星期一早晨从床上醒来时从脑子中突然闪过这么一个问题——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从何而来?

从我大四准备考研时,我就开始接受元杂剧的结构是四折一楔子的定论,而我所见的元杂剧剧本也确实都是这个样子的,对于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当然是有特例存在的,如《西厢记》)。但我从来没想过一点,它从何而来?

宋金院本与元杂剧的出现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现当今的戏曲史中,只能通过对比来证明其之间的联系,如剧目的沿袭等,但是其之间的具体演变依然只是处于猜测阶段。四折一楔子的体例是否受宋金院本影响?受到其多大影响?在其影响的过程中又如何形成?

关汉卿在戏曲史上被当做元杂剧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元杂剧作家。我看过一篇文章,其中说的就是元杂剧系关汉卿依据宋金院本改造并创造出来的。这里就有两个疑问——假如是关汉卿创造出这一体例的话,那么他是怎样让这一体例成为这一个“杂剧创作圈子”的人所共同遵循的原则的呢(要知道他也就一落魄文人)?就算关汉卿在当时就声明显赫,得到了“杂剧创作圈子”的所有人的尊重,大家都按照他的体例来创作。那么在元朝后期,当越来越多杂剧作家发现“四折一楔子”限制了他们的创作时,为什么在元朝灭亡前没多少人出来打破这一体例?要知道此时关汉卿已是古人。

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四大家

我还是想问两个问题——谁制定了四折一楔子的体例?谁将这一体例推向了全国?

我得到的答案是——在当时,能有如此作为的只能是朝廷。要不然随便是谁,我都不相信“他”能有如此能耐。

这是我突然想到了我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结论,一个被我匆匆撇过一眼然后被我定性为搞笑的一个结论——元朝以考杂剧取仕。要不为什么到元朝快灭亡时才出现这许多打破体例的创作。

我有个很搞笑大胆的猜想,完全是猜想啊。元朝统治者在马背上得天下,他们很看不起读书人,他们一旦得了天下,便想想出一个法子来侮辱天下读书人,那么怎么侮辱呢?他们想到了科举,这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啊。他们要改造科举,不考四书五经,却考当时的“舞台剧”创作。然后在元朝后期的重开科举不是重开而是改革。这段历史被天下读书人引以为耻,遂在史书上,文献中大家都统一口径,绝口不提此事。哈哈哈哈哈哈哈

感觉自己原先好像想的挺好的,写完之后,发现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了,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了。当做科幻文章来看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3762.html

更多阅读

平时补钙的四个最佳时间 一天中补钙的最佳时间

核心提示:补钙,什么时候补钙最好呢?最适合补钙的时间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平时补钙的四个最佳时间。钙元素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一大元素,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状况的人对钙的生理需要量是不同,所以膳食的供给量也是不想同。很多

简单的玫瑰花折法图解 百合花的折法

准备一张正方的纸,然后对纸进行一次四等分的十字折叠,留出清晰的折痕 。接下来根据折痕将纸先二分,再四分折叠出这样的效果。在折纸的中心位置为准,折出一个不要超过1厘米的小三角形,要用力!展开整张纸,,就可以看到一个小正方形,这时加

元曲四大家、六大家与七大家 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

杜肇昆在中国文学史上,对卓有成绩的人群,往往冠以大家或并称,如:汉朝的“建安七子”,魏晋的“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宋朝的“苏门四学士”,明朝的“前七子、后七子”,清朝的“扬州八怪”,“清末四大家”等。这些并称,是对某一领域风格相近

声明:《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四大家》为网友生活仍在继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