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斌:与股市的总论

曾宪斌:<道德经>与股市的总论

《道德经》是股民的“圣经”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后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语堂先生的这种评价,其中说的“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自然也包括做证券投资者,我经常向朋友推荐《道德经》,称读懂领悟其中的道理,不仅对人生观,而且对投资理财,股市操作等都能升华到一个新的层面,当然很多人初初会觉得有点茫然,几千年前的古人写的东西怎么能指导现代社会的股票呢?

《道德经》据说是除《圣经》以外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读物,它是一部穷尽宇宙根本的煌煌巨著。它所观察揭示出来的“道”与宇宙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适合一切年代、适合一切领域,适合一切国家,如同太阳日出日落,大海潮起潮落。

如果要把《道德经》浓缩成两个字,那就是“阴阳”,它揭示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其实都是由“阴阳”两个字构成的:天地,男女,白天,黑夜、正反、高低、涨落……万事万物莫不如此,且相互之间互相转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太阳早上升起,晚上落下,如潮水时而涌起,时而退下。这是分国度、分时代、分领域的吗?当然不分。股市又何尝不是呢?股市浓缩起来,无遗就是一个“升跌”两字吗?利空利多、阴线阳线、买进卖出……说到底不是阴阳又是什么呢!如果你承认《道德经》对阴阳的解释最恰当、精准,承认它揭示的阴阳转换的规律是正确,那你就不得不承认它对于股市升跌、空多、红黑、涨跌之间转换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指导意义。久而久之,你就一定会像林语堂先生所言,最后会觉得很需要这种学说。

如果再加两个字来浓缩《道德经》那就是“观复”,也就是说它所揭示的“阴阳互换”等辩证思想不是偶然发生,而是必然发生,且反复发生的。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可不是吗?牛市熊市、时涨时落、天价天量、地价地量……哪里有什么新鲜事呢?周而复始大道不止啊!

有的朋友觉得《道德经》很深奥,其实不必畏惧。上述所叙《道德经》的核心就是“阴阳”,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其解释阴阳和揭示阴阳互相转换的根本,就一切疑难迎刃而解。

我经常说股票投资是分层次的,从听消息、分析技术,到人生观、世界观,格局有大小之分,而哲学是指导人的世界观,指导人活动的基石。如果你读懂了《道德经》,你就有了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就能让你在更高的层面俯瞰人生,同时也俯瞰证券市场股票的涨涨落落。就能够预知未来走势的大致的路径。

有一定人生阅历,特别有几次牛熊周期历练的人,可能会很快领悟《道德经》的惊人之美,初出茅庐者可能一开始会觉得好笑,但不妨硬着头皮学一学,记一记,它一定会让你在日后更快的领悟股市真谛,更容易茅塞顿开。古时候人们要求小孩子幼时背唐诗宋词,现在很多人认为年幼不理解唐诗宋词诗词的意思不该背,其实最初可能不太理解,但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步的领悟受益一生。我以为《道德经》就是我们证券投资者的《唐诗》、《宋词》、《三字经》乃至于《圣经》,学习并逐渐理解必定会让你在股海搏杀、在“七赔二平一赚”的凶险市场里面长久生存下去,受益恒长。

《道德经》是股民“圣经”!

第一章玄妙之门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道”,有看得见的“大道”,有形形色色概念、定律,这都是“道可道”,可以说出来的,但又都不是“非常道”,不是老子讲的“道”。老子所讲的这个“非常道”,表面上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实实在在存在于宇宙之中,是无形但又支配天地运行变化的客观规律,而“可道之道”,只是人们在认识“非常道”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达表述。这种“可道可名”是从有目的、有拘束、有局限的状态中观察“道”、“名”,“有名有形”的真实。准确的说“可道可名”只能表达表面接近、部分反映“非常道”和“非常名”。

股票市场中有各种技术分析,什么“波浪理论”、“江恩理论”、“K线图”等等。“可名可道”的概念正是人们对股市运行之大道的理解与表达,但决不可以替代“无形无状”然而却是真实存在的股市运行的根本规律,否则为什么熟知这些理论并不能够成为股市的常胜将军呢?可见,人们永远不要妄想自己掌握了股市深跌的真理。当然,既然这个“非常道”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又应该坚持不懈的探索,使自己的“可道可名”能够靠近事物的真相本质,更多的、更能适应那些“非常道,非常名”的客观规律。是啊,股市运行的客观规律虽然深奥、神妙,但它又确实是洞察股市涨跌奥秘变化的门径,是众妙之门!

第二章功成弗居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矛盾,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不管你主观愿望如何,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你只能顺应它,顺其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它、改造它,你强求去改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碰了个头破血流。可惜在生活中人们的思维往往是自以为是,把主观意志臆断客观事件。比如打仗,当然是有赢有负,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只愿意听到打胜仗的消息,并一厢情愿的相信会打胜仗,于是信使送来的战败的消息就不能接受,把信使杀掉,然而无论他怎么固执,也改变不了有败有胜的规律。

在证券市场上最典型的思维惯性,是满仓者希望听到的都是利多的消息,但市场中往往充斥着各种既有利空也有利多的消息,而满仓者总是选择性的多听多看那些利多的消息,结果套住之后一再深套不能自拔。反之,轻仓者则只希望听到的是利空的消息,往往一再的贻误建仓的机会。

其实市场上多空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做多时,应当研究市场中的利空因素;做空时要明白市场中有利多的因素,这样才能够客观的分析市场,做出更接近股票运行的规律,才能够“功成弗居”。记住,要适应世界,而不要企图让世界适应你!

第三章  不见可欲   
                 ——小心专家推荐的“好”股票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崇尚圣贤,树立偶像,老百姓就不会去争好名声;不将所谓的奇珍异宝视为贵重物品,老百姓就不会起贪念之心,甚至去做盗窃的事情;不炫耀足以引起心动的事物,人心就不会受到蛊惑而邪乱。  
  在证券市场上人们最容易上当受到蛊惑而追捧的“热门股”,正是那些被“专家”捧上天的“尚贤”、“难得之货”、“可欲”之论调扰乱人心,成为诱导许多股民最容易上当受骗之根源。在这个尚不规范的市场上,充斥着各样类型的“伪专家”,或者为一已私利而推销股票,或者是一些股票庄家、机构的“托”。他们可以把一些股票的亏损企业包装成“具有良好业绩”、“具有高成长性”等华丽的“难得之货”,等你一买进去,待到股票上市之后立刻大跌,让被套者欲哭无泪。最具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被吹捧为“最赚钱的的公司”、“最具投资价值的公司”——中国石油:在一片蛊惑声中“民争、民盗、民乱、心乱”。当时的开盘价达到48元,然后长达数年步入漫漫下跌熊途,最低时只有几元钱,至今也不过十几元,那48元的股价犹如喜马拉雅山那样高不可攀,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满仓持有中石油”。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所以圣人们的理念是:要治理好百姓,就得杜绝排空他们的投机取巧之心,让他们踏踏实实做事,少让他们去争功名,要让他们去长真本事。“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永远不要让老百姓有贪念,争虚名。这样,那些原来聪明有智慧的人就不敢去蛊惑或者不会去做蛊惑的事情亦或者不会被蛊惑。无所作为,那么天下太平,这样就无忧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一段放在证券市场我认为主要是对管理者而言。我们的证券监管部门,应该更加严格的执行监管,从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到股评的审查,都要慎之又慎。让那些居心叵测者没有或少空子可钻,不让那些愚弄股民的“上贤”、“难得之货”轻易出笼:像中石油、银广夏之类的“可欲之物”如同“可欲”之“三聚氰胺”毒害广大股民。监管严了,那些伪专家们就得计算代价,觉得得不偿失,不敢乱来或者铤而走险,由于监管严也就“无所措其手足”。而这类的“尚贤”、“难得之货”少了,股民也就不去追捧,自然也就不容易上当受骗。
       现在的问题是监管部门的监管往往还不到位,监管制度还有许多漏洞,那些“盗贼”还有许多可趁之机的时候,股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最好的办法就是“虚其心,实其腹”或“无知无欲”。要么不听,少听热门股的股评;要么听完“虚”的,还要自己做功课,研究“实其腹”的东西。如:推荐的股票目前是在高位还是低位,公司的业绩倒底如何?看看报表和实地做调研等等。如果没有把握,就不如远离“难得之货”,宁可做一名有把握的,但“不见可欲”的孤独的潜伏者。  
   

第四章和光同尘

——去表及里 感悟股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所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好像是很虚幻的,但它却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要想感悟到这一点,首先你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折掉它外在的锋芒;消解其纷繁的表象;和敛其耀眼的光芒;让那些外在的东西都混同于“尘垢”。可见“道”是幽隐的很深,难以琢磨,但客观上它又不是不存在的。“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虽然不太了解他从哪里来,何时产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万物具象缔造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

“和光同尘”这篇文章是《道德经》中比较难理解的,分歧也比较大的一篇。特别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单解都好说,但与“道冲”什么关系,能讲的清、讲的很透的人却不多,有的书就干脆避而远之。其实我的理解他们的逻辑关系就是:“道冲”,是“形而上者”,而“纷、锐、光”则是“形而下者”。《易经》上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要理解“道”,你得透过“形而上”的“器”来体悟,要“拆、挫、和”。今天所言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道”在“器”先,先有鸡而后有蛋。

股市中的各种理论,都是“形而下”的“器”,它们有“形”、有“纷”、有“锐”、有“光”。你要体悟股市运行的根本规律,要明白两点:

第一,股市运行的“道”即是“道冲”,是虚幻不可见的,但同时它又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在有股市、股票之前它就存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道”是宇宙运行的“大道”,它是支配着过去、今天、未来的一切不断运动变化的事物的发展规律。股市、股票、股市的各种理论,不过是宇宙运动变化的一部分而已。它在法象缔结之后,就要服从这个“大道”运行的法则。

第二,要体悟股市运行的大道,还要从“形而上之器”着手。要了解各种证券理论的运用并层层开解,透过这些理论的表达找出支撑这些理论更深层次的“大道”。比如说:谚语里面讲到“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暴涨之后必有暴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相仿:比如,“大旱之后必有大涝”等等是一样的,讲的都是“阴阳对立”、“阴阳转换”、“渊兮,似万物之宗”的大道。

如果不能通过现象、透过表象看本质,不能够“去表及里”的感悟股道,而仅仅是懂得“形而上”的东西,就容易陷入一种片面性。实践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们从未见过哪种股市理论是万能的。这不是说这种理论的本身有没有道理,而是不能从本质去理解的时候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比如说:“波浪理论”,同一趋势,同一波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数法。再举另一个例子:就是有时候“M”头跟“W”底(单从形态上看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让人理解)。在08年的大熊市,股市5000点、4000点、3000点的下跌中,都出现过“M”头,但都被很多人误认为是“W”底。相反,如果你懂得了——“大牛之后必有大熊”,就可能不会轻易在“M”的顶上误判成“W”底。


第五章 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天地无所谓仁慈或者不仁慈,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社会大自然不管你主观上对他的看法如何,它都会遵循着“大道”的规律在运行,因此他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视同仁,正所谓公平、公正、公开。相反,如果你认为风调雨顺就是老天爷对你关爱、慈爱有加;某项政策对你不利,你却认为这是对你不公平,那你会觉得这个社会和自然是有意识的,就会试图去改变他,努力让他适应你的要求对你更加多点“仁”。那些年我们大炼钢铁把树都砍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结果呢?大自然遭到了什么样破坏,我们遭到什么惩罚是人所共知的。   
    
  股市也无所谓仁慈,它对每一位股民都是非常公平的——要下跌你怎么认为它不仁它也会照样下跌;它要上涨,也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都要照样上涨,你主观上认为它要上涨或者下跌,以及下跌与否对你有没有利,它都毫不理会。当上涨时你欣喜若狂,认为股市仁慈,他却毫不留情可能突然调头向下;你悲观绝望,大盘从六千点跌到四千点下跌时你悲观绝望、咀咒股市时,他也不为所动,继续向3000点、2000点坠落。你只要记住,既然股市不仁,就要做到“你不仁我不义”!从股市中赚到钱不沾沾自喜、从股市中赔了钱不唉声叹气埋怨市场,而是股市上涨顺势而为——加仓;股市下跌也顺势而为——减仓或者轻仓,这就是“不如守中”的态度。那些心怀恐惧贪婪的痴心的赌徒心态的股民正是“不知守中”——下跌中途一直加仓,犹如接半空中坠落的利刃;牛市中减仓,白白错过大好时机。
  

“不如守中”,可以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估值,因为估值最能体现出来上市公司的合理价值中枢,当价格被高估或低估的时候,也就是说价格远离中枢的时候都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太高了要防止它跌下来,跌深了迟早要涨回来。有一个比喻说的很恰当,主人遛狗:狗时而可能因为会友跑到主人前面去了,时而可能因为“方便”落在主人后面,但最后它还是会和主人一起回家的。股票也是如此,价格始终是要向价值回归,所以“不如守中”,就是守这个“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

——股道永存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生养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的“谷神”——“道”,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永续长存的。如同母性的生育之门,滋生万物、连绵不断、无穷无尽。

“谷神” (是永无止境的提供这些食粮的“神”)既可解释为人吃五谷杂粮,也可以理解为空荡荡的山谷,宽广虚幻、无边无际(但它却化育生养天地的万物),其意思都是一样的。

股市中的“谷神”是什么呢?又存不存在呢?

回答是肯定的,股市中的“谷神”或称为“股道”的东西是存在的,而且是永续长存的。它支配着大盘和个股的运行,它滋生出各种各样的解释股市运行的现象的理论。我们认为这个“股道”与老子所说的“谷神”是一致的,那就是:支配宇宙运行的“阴阳”。它同样支配着股市的运行,大量的个股和各种运行变化的现象,无不是阴阳对立转换的现象:涨跌、阴线、阳线、波浪往复循环、盈亏……莫不如此,“谷神”不死——“股道”永存。

那些“阴阳”演变出来的种种现象,尽管千姿百态,有时好像让人们眼花缭乱,但你仔细回顾一下就会发现,现在看到的形态,过去早就发生过,现在发生的事情以后还会继续发生,连绵不绝。比如谚语中讲到的“断头铡刀”,在去年十月份出现过,就预示着趋势的转变;09年7.29同样出现过,仍然是预示着趋的转变。聪明的股民就必然从“谷神”化育出来的东西中得到警示而逃之夭夭。

第七章 天长地久

——慈悲之心相伴将长久生存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天地之所以能得以“天长地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生存而生存,反而是能够“天长生,地长久”。

“圣人”也是如此,“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就是他在众人面前懂的歉让,在利益面前总是退让在后边,反而能够得到众人的敬仰。正因为“圣人”表现出不争、无私的情怀,反而能够得到众人想得而得不到的成就。

老子的这段话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和尚买股票”的有趣故事:说,股市大涨,所有的人,包括证券公司门口卖证券报的老头都冲进去买股票、门外看自行车的老太太也不管不顾自行车,一门心思想买股票的时候,这位和尚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大家都这么想要、都去争,那我就让给他们吧”。结果,和尚躲过了随后的暴跌——熊市的一劫;待到证券部门可罗雀,股票跌的惨不忍睹,却仍然无人问津,证券部的人员别说拿奖金,连工资都犯愁的时候,和尚不忍了:“阿弥陀佛,大家都不要、太惨了,这样下去证券部的人都没饭吃呢!上市公司的市值也是大亏,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我尽力帮帮忙,买一点吧,权当做善事啦”。结果被和尚抄了底。

这个故事显而易见是种演绎,但却非常形象的表达了老子讲的“圣人”之道。做股票的人如果真能做到像这位和尚一样——“慈悲为怀”,有圣人的慈悲怜悯之心,不与众人抢,跌无可跌惨不忍睹时去“救市”,不就反而得以“故能成其私”吗?

第八章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惟不争,故无尤”。老子对水特别推崇备至,水有形无状,谁也说不清水的形状,把它放在什么样器皿里面,它就是什么样的形状,比如:放在圆桶,它就是圆形;放在方桶,它就是方形;放到管子里它就细长;管子弯弯曲曲,它就蛇状前行。见热成气,遇冷结冰,遇风成浪,遇水相随相融。谁都愿意往高处走,而只有水是永远“处众人之所恶”,即处众人都所厌恶的低下之处,而这种毫无所求,甘居人下,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功夺利的情怀德操,在老子看来是“上善”,最为接近于那种“大道”,“非常道”的境界。

做股票的人如果能够真诚的向“水”学习,是一定可以收益多多的。比如说水的行为方式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当它遇到阻碍时它从不硬碰,而是随形就状、迂回百转、继续前进,就是“曲”则全。做股票就是这种顺其自然,不与走势抗争的不争道德情操,股市的均线系统向上,“右侧”形成之时,做多顺应向上趋势;股市的技术指标完全变坏,表明上升趋势转为向下趋势,不要心存幻想,总以为自己选的股票很好,能够鹤立鸡群,殊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自以为高明者,与大势抗争者十有八九都以惨败而告终。反之,股市上升,有的做空之人,满心指数或股价一定要跌落到某一心理价位才肯建仓,结果往往并不能如愿,股市的运行根本不会考虑你的主观感受如何。

莫若水,不争为好!

第九章 功成身退

——曾宪斌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一个杯子倒酒,差不多满的时候,就要适可而止,再不停的倒就一定会溢出来;一根皮筋,拉到一定的绷紧程度就差不多啦,再使劲就随时可能断裂。

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成就千古一帝的伟业。本来大秦帝国应当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世代相传的,可惜秦始皇未能够功成身退:修万里长城、修阿房宫、修骊山台,耗费民工70万以上。另外,在咸阳的附近修筑宫殿270多座,在关外修建行宫400多座,关内有300多座,耗尽了秦国的财力,当时服役的人数超过200万人,占当时壮年男子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以致于“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和“劫天下之财之以供其政”。结果老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秦王朝盛极而衰,短短十五年就覆没了。

来股市的人当然都是希望赚钱,但一定要懂得“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的道理,就是俗话说的要懂得“见好就收”。因为股市必竟是有升有跌,有赚有赔的地方,它不会因为你有很强烈的赚钱的意愿让你一赚再赚,它该升时升,该跌时跌。可惜的是,贪婪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在股市中又表现的尤为明显,犹如赌徒:赚了赔了都急红眼,赔了自然要赚回来,就是赚了还想再赚;就是赚了,看到别人赚的更多也很痛苦。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卖到最高点,买到最低点,结果“揣而棁之,不可长葆”,想最尖锐,结果易断!

第十章 专气致柔

——摒弃杂念才能顺应趋势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聚和精气,像婴儿一般洗涤杂念的心灵,不受一点外界的干扰,能够做到吗?能够做到,就能够达到“是谓玄德”的境界,即“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大道而生长的德行。

在此篇中老子用了一系列的排比之句:“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精神与形的结而合一,精神与形体能够合一而不分离吗?“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治理国家领导老百姓,能不能不用那些聪明才智,而让其“自然无为”呢?“天门开阖,能为雌乎”?你的感观与外界相交,能够达到宁静客观吗?“明白四达,能无知乎”?通晓事理,感悟世界,能不能不依赖智慧呢?

这些同义反复的的句式都是在提醒人们,宇宙的运行自有规律,你只需要像婴儿那样心无杂念,思无干扰,顺其自然就行了。

股市也是如此,顺应趋势走,不受任何股评的干扰,是最赚钱的方法。可偏偏大多数股民在趋势面前还要听股评,而股评中的“疵、玄鉴”又太多,其任何时候,就算股市形成最标准的上升通道之时,也依然有不同的声音:07年的大牛市,空军司令率领的唱空大军,每天都在报纸上耸人听闻,喋喋不休的大谈泡沫,干扰了多少人的操作,踏空者等到6000点的时候醒过来一看,“轻舟已过万重山”;而这时又出来“股市要冲到万点”的亢奋之声,待空仓的股民奋不顾身的冲进去时,已经是在高高的山岗上站岗之日啦。如今打开K线图看,07、08年的大牛、大熊如此的清晰对称,真是只有“专气致柔的婴儿”才能够摒弃杂念,顺应趋势,获益最大。

很多股民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看盘。与其说看盘,不如说是随时准备操盘:一面看着当天的股评,一面看着分分秒秒变化着的分时走势图;手痒痒,好像是每天到证券部来不操作一下:或买或卖,今天就白来了。这就离“专气致柔”相去甚远,有定力的人看盘就是看,在趋势没有变化之前不轻易的按动键盘。对自己的定力缺乏信心的人,不妨离开电脑,离开证券部,不看股评,定期查看一下大盘和自己手中的股票趋势变动了没有就好,还能腾出时间来干点其他的事情。这才能像婴儿一般“涤除玄鉴”,在无“疵”中顺应市场,“生之育之”。

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用黏土烧制成的器皿中间是空的,不然就无法用来盛物品;我们建造的窗户中间是空的,如果没有空间,窗户也就成不了窗户了。这个世界上“有”和“无”是相对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已“有”的形式存在着。

我们都见过“有”,可是有谁又见过“无”呢?然而它们却是相辅相成的,“有”的一面是“无”,而“无”的一面是“有”,“有”离不开“无”,“无”也离不开“有”。世界上的万物就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存在着,只知道明处的“有”而看不清暗处的“无”,不能够理解“无”的伟大。

在股市中人们更多的看到的只是“有”而忽略了“无”的存在的作用,最经典的表现就是很多股民在没有做空机制的时候,只知道只有做多才能够赚钱,于是经常是满仓满仓再满仓,一有钱就买股票,在股票上升时当然是很好的策略,问题是股票有升有跌,大势有上有下,一味做多不懂得空仓不懂得适时的减仓,往往吃大亏。如股市从2007年拉升到六千多点后一路下跌,5000点、4000点、3000点,甚至是还要往下坠,在这种漫漫的下跌路途中,懂得“无”——做空或轻仓,自然避免损失,少亏当盈嘛!

这就是股市中“无”的伟大,只懂得做多不会做空,则是跌落地下再跌到十八层地狱的地下工程,我认为评价一个人股票操作水平的高低,善不善于、敢不敢于坚决做空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保存实力才能成为“由无到有”中最大的赢家!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发狂”。五彩缤纷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五种音乐的喧嚣令人耳音不辩,太杂的味道混杂在一起,让你尝不出什么口味。

我觉得老子的这段话,简直就是专门针对今天的股市说的。可不是吗?你就看看每天的股评吧,又何尝不是七嘴八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现在资迅发达,信息海量,人人都淹没在“目盲、耳聋、发狂”的信息爆炸之中,如何取舍,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单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你就要面对他的:政策面、技术面、信息面、资金面等等各种信息;而各种信息中又有不同的专家、不同的解读观点;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取舍、过滤,必然无所适从。何况其中还有一些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的伪专家在误导股民呢?

如果要在“五色、五音、五味”的信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才能品出其中的“主色、主音、主味”呢?我们认为还是要顺应自然,顺应趋势。这些年来我们发现,历史是由无数力量的合力推动发展的,这些合力是来自于“正反”的作用力,既有“正”的作用力,也有“反”的作用力,他们对冲之后,仍能胜出的力量,主导走向,这就是“道”。股市中这个“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K线的均线系均。如同拔河,任何利空利多都会反应在均线系统的走向上,如果多方胜出就是“向上”、空方胜出就是“向下”。年线、月线代表着长期趋势,周线代表着中线趋势,日线为短期趋势,分时图则是随机的超短期;越长期的趋势越可靠,以此来判断各种信息——去彼取此,就不至于“目盲、耳聋、发狂”!

第十三章 荣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受到尊宠或污辱都感到担惊受怕,就像身体要经受大的病患或其他的忧患一样。“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们之所以有忧患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等到我们没有这个身体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可忧患的呢?也就是说什么事情如果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时候,都会“荣辱若惊”。反之,如果与自己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那就会比较冷静,比较理性了。最典型的莫过于看比赛,如果看足球,是另外的两个国家互相踢球,只要你不是某个球队的球迷,那谁赢谁输都不会引起你的“若惊”或者“若宠”。但如果是中国队参加比赛,情况就大异:赢了狂喜、输了沮丧。现在国人对国足的冷嘲热讽,不正是对“宠辱若惊”的一种宣誓吗?

同样,股民要做到“荣辱不惊”是很难很难的。因为他们不仅在看比赛,自己就是赛场上的运动员,显示屏上的每一时每一分的涨涨跌跌都关乎着他们市值的增长或缩水,大户们会折算今天又多了一辆宝马,小散们赚了有了几天买菜的钱而屁颠屁颠。亏了呢?大部分人会唉声叹气——哎呀,一套房子没了;小散们会痛心一年的工资没了。在这样的心态下,想客观的分析市场的信息理性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才能做到“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只是真正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而主力机构恰恰是利用了“荣辱若惊”,利用利空收集筹码、利用利多来出货逃走,最后的结果就是“七亏二平一赚”。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古代那些善于运行“道”的人,在体悟道时非常的小心谨慎,就像严冬的时候涉结冰的河面,谋定而后动;就像是提防周遭的邻国要入侵一样;就像参加隆重的场合做客一样,严肃庄重。这样才能够试探、修正、体悟到“道”的存在。否则,就犹如鱼在水中一样,虽然自由自在,但并不理解水对于它的重要。人在地球上生存,与自然界是共存共荣的,但人们有时候并不懂得,破坏大自然其实最终遭殃的是自己。人们只能在“豫、犹、畏”中逐渐达到“微妙玄通”,见解“微妙”而深远通达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善为道者”的标志,就是“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这种道的人不追求满足。“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正是因为不贪求满足,因此才能得到新的东西,收益才能得以持续,乃至无穷无尽。

这篇文章对投资者的两大启示:一是要敬畏股市中的“道”,要从股市中领悟“道”,需非常的小心肃慎,千万不可以自以为是,每一步的操作都要谋定而后动。特别是一般的散户股民,需要“犹兮,若畏四邻”,时刻警惕那些张着血盆大口的机构、庄家、伪专家在死死的盯着你的血汗钱。而现在的客观现实则是大多数人都过于自信,总认为自己是聪明的投资者,自已买的股票即使碰上熊市也可能是“牛股”。“七赔二平一赚”,自已一定是那个“一”!结果呢——“若冬涉川”时就容易掉进薄冰的河中。

二是“善为道者”都“夫唯不盈”。不过于贪,当止则止,或止盈或止损。这样做符合老子说的“不如守中”的境界,而不会“物壮则老”、“物极必反”,才能够得以长久赢利,长久生存下去。

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

曾宪斌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普遍自由生长发展,我从而观察它们的往复循环。天下万物不管其种类繁复万千,最终都会回归到它的本原,如此往复循环。马末都先生的私人收藏博物馆就起名“观复”,可见他对这种理论的高度已认。

“观复”有两层意思:一是“复”,客观上,这个世界事物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的含义,就是反复出现的客观现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正如太阳每天早晨升起晚上落下;二是要“观”,观到各种万物并作并复归其根,还得“致虚静,守静笃”,就是要进入虚无守静的自清静的心境,才能够领悟、看清,因为万物的并作并不都像太阳日出日落那样清晰显著。相反,社会自然的万事万物更多的是无形无状,在暄哗的环境中、在自己利益驱动的争斗中是很难客观评价纷繁复杂万物并作的。

股市之万物并作,其实也是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你看,无论是所谓的“天量天价、地量地价”还是“大多数人的观点总是错的”等等,相反理论总是不断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将如此。你回头看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能够汲取经验教训,一再重复错呢?无他——不能“虚极静笃”罢了。如同运动员不能兼当裁判员一样,我们的股民好像“只生在此山中”——既在股市中搏杀,又何来的虚无守静的极端之“静”、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观复”呢!

记住,在当演员时不妨与舞台保持距离,做做观众,在股市中与其天天盯着盘面,莫如适度的远离市场!

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克服贪婪与恐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要盲目崇拜圣贤,不要迷信那些所谓的高深学问,老百姓反而能够增加百倍的财富;断绝那些堂而皇之的仁义,老百姓反而能够回到天性的孝慈;摒弃掉种种投机取巧的手段,别追求不当的好处,盗贼也就不会产生了。

老子强调的是一种“见素抱朴”的境界,即“内外兼修”,内心世界要保持质朴,外表则要呈现出纯洁之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要“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不要心存过多的杂念私心,克服贪婪的物质欲望,断绝那些干扰内心宁静的学问,自然就没有什么值得你忧虑的事情了。

老子的思想让我想起两句话:“无知者无畏”和“无欲则刚”。在证券市场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某某因为关进监狱里,原来的股票或者忘了或者因为管不了啦,等他出来时股票却已经一飞冲天,涨到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程度。为什么他能够“民利百倍”呢?就是因为他“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什么股评他也听不到,什么技术分析他也不清楚,反而就赚了大钱。倒过来讲,如果他在证券部天天听股评,在家里看电视,天天听专家分析走势,恐怕要想守的住是不太可能的。那些与盗贼无异的“圣、智、仁、义、巧、利”,凡夫俗子是很难顶的住的。

在《中国第一股包钢稀土》中,我提出要像收藏家一样收藏包钢稀土,如果诚如我所言“少私寡言”,抱着一种“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与国家一起收藏战略资源的心态收藏包钢稀土,“见素抱朴”——从此不听股评,不看走势,如今都有“民利百倍”的收益啦。惜乎,从我推荐到真正能够守到今天的,大概只有不幸在这段时间里关进监狱的“绝学无忧”者吧!

证券市场上偏偏有太多的:“圣、智、仁、义”的伪专家,股民有太多的“欲”、“利”,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赔钱。你不“绝巧弃利”,太相信那些所谓专家的技术分析就很容易被他们或诱空或诱多或被洗出来或被套进去,被那些“圣者”、“智者”玩于股掌之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升通道完好,均线系统向上时,还会有这么多人卖出;而均线系统向下非常典型的下降通道时,会有那么多人买进。地价时只有地量——却没有人肯买;天价时有天量——疯狂买进。无他,“圣”、“智”贪婪而已。

“见素抱朴”的人不与趋势作对,“右侧”买进,“左侧”卖出,既不贪婪也无需恐惧,简单正确,非常简单非常正确!如果07年大牛市时满仓后把自己关进监狱,08年大熊市时清仓后又把自己关进监狱——“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大家都兴高采烈,像在分享一场盛大宴会的美食大餐。像踏春之时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欣赏美景。唯独我像刚刚出生的婴儿连笑都不会笑,对周遭的环境无动于衷、淡泊恬静,为什么呢?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只因为我的想法与众人不同,也不想与众人同!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事物表面的现象,而我则注重现象背后的本质。

股市中的“相反理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市场既然已经证明和正在证明是一个多数人赔钱的市场,这就意味着多数人的操作一定是错误的,只有那些“独异于人”的少数人与多数人的操作反向而行,才能够战胜股市成为赢家,但这又谈何容易呢?“众人熙熙”,羊群效应。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了人的思维存在着从众心理的趋向。当众人在“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的快乐当中,你能够保持冷静吗?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你就是总是成为“众人”中的一份子。要想“独异于人”就得下决心“贵食母”。也就是要注重股市中的根本性的东西,而不为一时的“众人熙熙”的现象乱了阵脚。那么“贵时母”的那个“母”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那些经过了无数牛熊检验了的东西。比如“股市的估值”、“较长的趋势”、股市的谚语等等。当然,如何分辨是否是“众人熙熙”也很关键,一般来讲“天量天价”就是“众人熙熙”了。连证券部看自行车的老头老太太都在讨论买股票的时候,你就该考虑“独异于人”啦。道理很简单——基金满仓、机构满仓、连老头老太太都满仓,后面还有谁会抬轿呢?

第二十章 全而归之

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通过全而归之,老子想阐明这样一个道理:采取低姿态的方式,有利于生存。

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指,弯曲才能够保全,委屈的事务却容易得到伸直,低洼的地方才能够积满,破旧的物品才能生出崭新,本身少去才会有所得,贪多就会出现迷惑。中国的另一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更好的为人处世,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去高调争夺那些看似美好但是却可能会带来不幸的东西;应该让自己处于一种相对沉默和地下的位置,这样就不会遭到他人的嫉妒和伤害,从而有足够的精力去不断努力,蓄积能量,最终胜过竞争者,取得圆满的效果。

全而归之对于股票投资的借鉴意义可以表现在选股方面。选股有热门股与冷门股之分。普通股民喜欢选择热门股,这些股票多已被机构所持有,并通过媒体广为宣传,价值充分发现,估价飙升。购买热门股也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也很可能会买在高位从而套牢。投资大师们多数不会去购买那些热门股,“夫为不争”就是不去争夺那些热门股,而是通过独到的眼光去发觉那些“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价值股。价值投资者多数是这种思路。成长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也是这样的一种思路。他买的股票多数是那些名字可笑乏味、经营的业务可笑乏味,甚至令人厌恶,机构很久没有关注并持仓的冷门股,在这些冷门股票中发现一些成长性较好的,在较低的价位买入,然后耐心持有,静待机构们发现其价值,然后将之炒成热门股。依靠这样的投资思路,彼得林奇取得了卓越的投资收益。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熟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在这一章里,老子说统治者要行“不言之教”,少发号施令,肆意横行。因为暴政是长久不了的,就像狂风和暴雨不可能长久一样。统治者如果恣肆横行,那么人民就会抗拒他;如果统治者诚信不足,老百姓就不会信任他。统治者要遵循道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统治者如果清静无为,那么社会就会出现安宁平和的风气。所以按照道和德的规律办事的人,道和德就愿意和他在一起,不按照道和德的规律办事的人,道和德就不愿意和他在一起。

对于投资者而言,也要遵循股市的客观规律,少去做违背股市规律的事情。股市的这个规律就是价值和趋势。一般而言是两端看价值,中间看趋势。两端看价值的意思是指:股市的估值一般有一个正常的运行区间,当动态市盈率接近历史最低点的时候,一般是应该看多之时,当动态市盈率接近历史最高点的时候往往是应该谨慎之时;中间看趋势是指:在估值并非接近历史最高及最低动态市盈率的时候,要看股市的大趋势,即均线系统构成的趋势。按照这样的规律来投资,一般不会犯大的错误。反之,如果与这样的规律对着干,则面临较大的风险。例如在动态市盈率接近历史低点的时候还随着一般的股民一样恐慌新的抛售,则容易卖在地板价。这时的恐慌性抛售往往会成为终极一跌,然后便开始大幅的反弹甚至是迎来新的大牛市。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踮走脚尖的人难以站立,老子在这里用一连串的比喻,是要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光靠脚尖的那一点支撑是没有可能站的更稳的,我们只有靠脚掌在地面上才会站的牢固。因此,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才能够在竟争激烈中赢得一席之地,一步并做两步或几步向前奔走是不可能走远的,因此你可能在迈步时就会跌倒或受伤,因此在工作中、生活中、事业中不可能一步登天。不要急于求成,心急吃不成热豆腐,“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走的远、攀的高。

做股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许多人买股票没有投资的理念,只有炒的概念,一个“炒”字——热锅热炒,急不可耐的心态跃然纸上,今天买的股票恨不能当天就拉升,明天又涨停,整天追涨杀跌,忙的不亦乐。实践表明,能够在这种热炒中赚到大钱的并且得以长久生存在这个市场中的人廖廖,要么给证券公司打工;要么上机构、庄家的圈套。还是应该静下心来,用理性的态度好好分析一个上市公司的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技术面、消息面等等,以投资的心态进入才会进退有据,从容自如。

记往,“炒者”——企者也!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历来被认为是《道德经》的核心。以前我们曾经狂妄的说什么“人定胜天”,而后来的实践证明:与天斗、与地斗是那么的可笑。人是天地孕育产生的,人都是天地的产物。“人效法地、地效法天、而天地的运行又是效法“道”,在“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客观规律。而“道”又是效法什么呢?答曰“自然”。这个“自然”有学者解释为大自然,其实倒不一定确切。因为“天地”就是大自然,倒是另一种解释更为符合老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如同“道可道,非常道”一样,这里的“大道自然”是非常大自然。它指的是“自己如此”并非“名此”!也就是说“道”只臣服于他自己(无为而治)没有外在意志的干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顺其自然。

股市中恰恰有太多的“不法道”、“不法自然”的人和事,人为的意愿、意志左右着干扰着许多股民的操作。特别是那些天天坐在电脑旁,时时盯着K线走势的股民,心里波动的曲线与K线图的走势相仿,盘中一点的跳水或者拉升都可能随时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操作思路。不乏这种情况:本来预定好今天要卖出,卖出的价格都考虑的很清楚,就是因为盘中的某些波动就有可能变得卖不成甚至是反向操作。在07、08年的大牛大熊中,我们常常惊讶这么明显的大牛上涨趋势,会有这么多人卖出股票,而08年股票下降通道中又会有那么多人不断加仓。单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是很难范低级错误的。然而,人恰恰总是被情绪所左右所支配。许多的人在熊市中被套舍不得斩仓,总是侥幸期待股市会反弹到他解套的位置,而不能以“道法自然”行之,结果必然是步步迈向——越套越深的深渊。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稳重是轻率的根本,沉静是浮躁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装载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王,却轻率浮躁的治理国家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浮躁就会丧失主导。

老子认为,稳重和轻率,沉静和浮躁是相对的,但又分别以稳重和沉静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子主张稳重,反对轻率,主场沉静反对浮躁。稳重沉静符合自然之道。因为在自然界中稳重和沉静的事务往往多能够永存,而轻浮狂躁的事务多是转瞬即逝的。前者如苍茫的大地以及巍峨的高山,后者如笼罩天空的乌云以及狂风暴雨。在社会中,稳重沉静的人也给人踏实、值得信赖的感觉,而轻浮狂躁的人则给人不踏实不值得信赖的感觉。

股票投资也要讲究稳重,切忌轻率和浮躁。投资决策要建立在认真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之上,要对基本面、技术面,正面及负面的因素做一个综合细致的考虑,做好充分的研究,知道买卖的逻辑在哪里,亮点及风险在哪里。要努力避免轻率和浮躁。然而股票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容易使人浮躁的地方,各类信息太多,其中不乏夸大的、真伪难辨的信息和噪音;股价涨跌的本身也容易影响投资者的情绪。这些都可能使投资者随时改变想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推翻了原先慎重的判断,做出一些事后往往证明是错误的追涨杀跌的选择。但投资者仍要努力克服这些弱点,努力做到稳重和淡定。

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道“雄”强壮自己却甘于示弱,是天下所遵循的处世之方,有了这种处世的捷径,“德行,道行”就常在你身上不离弃。老子通过这一系列的比喻:“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说明“雄雌、白黑、荣辱”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最好能做到并不是一往无前地只朝一个方向奔去;相反,是要懂得在其相反、对立的方向静静守候。


股市中的“涨跌”就是“黑白”,因为光知道“涨”字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跌”。满仓、重仓在涨势时固然让你高兴、让你赚钱———何其“荣”也;但如果股市从998点涨到了6000点那你依然知“白”不知“黑”,就得吃苦头。这时轻仓、空仓就是“黑”!懂得“黑”,才能够守得住胜利成果。相反呢?股市从6000点跌到2000多点,市场一片悲观绝望的时候,你要明白,有“黑”就有“白”,太“黑”的时候,就意味着“白”要来了,切莫以为“黑”是永无止境的。


曾宪斌:与股市的总论
理解“知白守黑”最关键一个字还是“守”!它道出了对“黑白”理解的深度和是否成为指导你操作的一个哲学指导思想。“守”是要有定力、有耐心的。多少人从6000点跌到5000 点的时候就开始抄底,到4000 点、3000点时抄底的人更是加倍增多,这都是因为“守”不住。守不住理论上来说就是对“黑白”对立关系理解不足,股市中的“涨跌”是有规律的,“黑白”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对称关系。股市的“黑白”规律就是“天量天价,地量地价”。不到“天量”就是没有“白够”;不到“地量”就是没有“黑够”。没有“黑够,白够”你就显然失手,又何来“常德不离”?当然,能“守”得住又谈何容易?比如,从2007年10 月的下跌一直到2008 年11 月的2000多点,在一年多的漫漫熊途中能“守”的又有几人呢?

第三十章故善者果

——赢利当止则止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大军所到过的地方,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大规模的战乱之后,必定是灾荒之年。所以“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善用兵的人不依靠兵威逞强逞能,达到适当的目的就可以了。这和世界上其他事物是一样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到一定的阶段,自然就会衰老,这时如果还像原来那样去“以兵者强天下”、“其事好还”,就必然会得到报应,这个报应就是过早的衰亡了。因此一定要当“以道佐人主者”,即:以道的规律辅佐君王、辅佐事业。

“物壮则老”与“物极必反”以及“祸兮福兮”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讲的都是阴阳对立,互相转化的“大道”。只不过用战争的场景来比喻,更为直观和逼真罢了。放到股市上道理是完全相同的,不都说商场如战场吗?“股场”更是永无休止的战场。“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大牛市之后必然是大熊市。如果“物壮”之时,即“天量天价”之时,你不能做到“善有果而已”,适可而止,却要相信那些蛊惑还要冲到多少千点的专家预测,以为牛市永远不会完结,那等待你的就是“荆棘生焉”的漫漫熊途。但往往“物壮”之时,所能听进去“故善者果”,能“不以兵强天下”的人则是少数。有几次大盘的转势时,我都在公开论坛上大声疾呼,趋势已经发生变化,保持盈利为主,听众听进去了照做的廖廖,包括我的一些亲朋挚友,都不以为然,结果铸成大错。相反,那些忽悠股市还会大涨的人,反而能得到阵阵的喝彩之声。这其实反映出股民的一种思维定势,他们愿意听到的是做多的声音,而市场上什么时候都有各种专家、各种利多利空、唱多唱空的理由。大多数股民的思维定势是在这个时候选择性的倾向于相信那些做多的声音。

所以要战胜市场,其实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内心的思维定势,从一个悖论中自我救赎。这个悖论就是:进股市的人都是为了盈利,而“适可而止,故善者果”却让你少赚。又如另一篇“少私寡言”中更提倡人们“寡欲”,这种要求与买股票想要赚钱的动机天然对立,如何“自我救赎”,老子在这一篇里讲的“果而不得已”,为取得胜利成果打仗是必要的,是不得已的。但要做到“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勿强”。要适度——得到了盈利不自大,赚到钱不炫耀,抓到了牛股不骄傲,赶上了牛市不能忘乎所以。

股市中讲到的设止损点与止盈点,就比较接近于“故善者果”的意思,如果你担心自己战胜不了内心的贪婪与恐惧,你就可以借助这个止盈点和止损点,然后“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执行铁一般的纪律。话又说回来:真正能设好止盈点与止损点,进而能够死守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

“物极必反,物壮则老”。任何事物发展到极致后必然会走向它的反面。人从一生下来开始成长:“幼儿少,少而青,青而壮,壮而老,老而衰,衰而亡”。旭日东升至正午阳光最为猛烈,但恰恰是其转盛为衰的开始,这就是天下的“大道”,任何人与事都逃脱不了这个自然的法则。

“天量天价”正是股市的“物壮”之时,“天量”人气何其汹涌,气势何其澎湃,好像资金取之不竭、源源不断。“天价”股价指数一再创出新高,在证券部人声鼎沸的欢呼声中势如破竹,似有一去不回头的上升能量,人们对“顶在顶上”的预期却不知老子早已预见“物壮则老”,“天量天价”必将走向它的反面——太阳总要落山,太阳就要落山!

地量地价“比于赤子”,如出生的婴儿,“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凶猛的野兽不会吃他、凶猛的鸟兽也不会抓他。“地量”不就是没人去买吗?“地量”人们都担心“底在底下”都不敢去买吗?而恰恰是这个时候“婴儿”健康自然的逐步长大起来,越在“地量地价”时越要看到此时犹如太阳初升前——黎明的黑暗。越能忍受一时的冷清寂寞,就越能够享受“物壮”的喜悦。可惜大多数人总是在“地量地价”时挥泪斩仓、“天量天价”时慌慌忙忙跳入火海,甚至不惜借钱满仓,结果是“七赔二平一赚”。

当然,判断“天量天价、地量地价”是既容易又很不容易的事,因为每次价量都因各种因素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变化。如:“地量”由于大量新公司的上市,每次的地量都可能比上一次的地量大,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用心的来探索当下的“地量地价”与“天量天价”!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兮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老子的名言,几乎是人所共知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行事、处事中是否能够真正的理解,能够深刻的理解它们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从而时刻的铭记在心,指导自己的言行呢?我们一定要相信,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独立。我们常说有得必有失,有快乐就有痛苦,就是提醒人们任何时候都既不要得意望形,也没有必要悲观绝望,因为事物总是存在相反的一面,总是会相互转化的。

股市的涨涨跌跌不正是如此吗?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在股市上涨的时候,我们自然可以享受做多市值增长的快乐,但也要时时警惕上升时刻随时可能转化为下跌的,不可盲目乐观,而且越是在舆论一边倒,大家齐声唱多说指数要冲到多少多少点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处于快乐的兴奋、亢奋之中时,更要提醒自己“祸兮福兮”。要多一分清醒,少一点陶醉,涨到自己都看不太懂时,尽管身边的人都还在亢奋,看到的股评都还那么乐观,利多的信息还在一边倒的时候,是否考虑少赚一点先退出来呢?在2007年大牛市中,当毫无业绩支撑可言、也没有重组题材的ST股票都炒上天的时候,很多看不清的人就退了出来,可能指数少赚了几十点,几百点,甚至上千点,但比起后来股市惨遭腰斩再腰斩,是不是明智之举,避免了大祸的惨重损失呢?

第六十一章 各得其所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小国以歉和柔进的方式对待大国,就可以得到大国的信任和保护。所以有“歉下”而得到保护的;也有因“歉下”而得到拥护的。所以大国不过是想要兼并或笼络小国,小国不过是想要在大国中间生存“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这两方面都能达到他们的愿望,而大国尤其应该尊重“歉下”。

在股票市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就犹如主力、庄家、机构与小散民之间的关系,主力机构不过是想靠散民拉抬——“众人拾柴火焰高”。好的主力机构应该是与散户良性互动:自己要赚钱,也要善待散户,才能够走出长牛、大牛的趋势。让股民觉得你没有太多的莫测的风险,才有赚钱的机会。而不要向“德隆系”股票的恶庄那样——凶焊的洗盘、震仓,把小股民吃的连渣都不想剩下。这种恶庄可能得逞一时,但最终的结局要么是像“德隆系”股票那样的覆灭或者是遭到市场的抛弃,让小散们敬而远之,从而致使股价长期的的盘整、长期的无所作为。

小散们对待主力机构更要小心谨慎,顺势而为,时刻关注主力们的动向。从价量关系、技术走势中观察他们的意图:在主力完成收集到向上拉抬时不妨也及时跟进,主力要出货也别恋战。所以,判明主力的意图,顺应其意图操作,我认为就是“歉下、歉和”,以此“小国可以取大国”。当然,在股票市场中的情况可能比一般的大小国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凶险的多,主力、小散在全程下来后都能够双赢的情况不多。相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才是常态。因此,小散民要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态应对就显得更为重要些。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柔弱处上”。坚固强大是向下衰落的态势,柔弱细微是向上发展的开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老子的《道德经》通篇都在阐述这个道理,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自然是温柔肌弱的,在死的时候自然是坚固僵硬,“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说坚固死亡的东西与坚强是归于一类的;柔弱细微的事物相反是与生存归于一类的。我们常说某人的性格很温和、有亲和力,与其在一起时会感到很舒服。那是因为这个人的性格很柔和,而不是咄咄逼人的。个性太强总自以为是的人表面上看他很自信,而别人看他可能是自负,他总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别人会觉得很不舒服,因此这样的人自然朋友不多。

在股票市场上要领略道什么道理呢?同其他篇章所阐述的观点相类,就是要认识到“柔弱处上”,在弱势中人人都避之不及,逃离股市的时候,要记住老子的教诲——这正是股市向上发展的前奏,股市越弱向上的几率也就越大。这时的股市多么温柔软弱啊,你想买的股票其价位以前总是太高,想便宜一点都难,而这时候却比你原来预期的心理价位还要低,你是惊喜、喜出望外呢,还是反而惊悚畏惧呢?相反,“强大处下”。股市在牛市中、在永往直前的强大中,人人都奋不顾身的追高之时,你需要想起老子的话,要知道这种强大离物壮、离死亡越来越近,这时你赚的钱可能超过你原来所预计的,你是准备飞蛾扑火海那样继续追随强大呢?还是如同恐惧死亡那样拔腿而逃呢?多数人是前者,你呢?

再者,股市柔弱为上,股民其实也当柔弱为上,要承认自己弱,承认股市的强大。股票市场中强敌如云:机构、大鳄、基金、QFII等等,其实无论是资金、信息及分析能力,一般股民毫无悬念都是处于绝对劣势。因此,“柔弱”不管你承不承认都是客观存在,只有示弱,清醒的认识自己是会随时被大鱼吃掉,才能小心慎谨发挥好自己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借势、捡漏、独立思考,才能在这个极为惨烈的市场中生存。然而事实却是相反,大部分进入股市的人似乎都是信心满满自信的很,你说“七亏二平一赚”,他坚信自己就是那个“一”;你说大盘会调整,他认为自己的股票是“香馍馍”、是熊市中的牛股,信心百倍。这种所谓的“强大”,不正是老子预见中的最终以“处下”结局的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4961.html

更多阅读

雾霾天为何与股市下跌耦合? 股市下跌的钱去哪了

雾霾天为何与股市下跌耦合? 在20日发表的策略文章中,笔夫明确表示,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在2300点附近止步,接下来可能面临一个很大的空头市场,因为,更大的利空在等待着投资者。从那天开始,股指期货合约连跌5日,总的跌幅近6%,你不能否认这是

2014年的房产与股市 房地产与股市的关系

2014年的房产与股市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谢百三教授(一)看到肖钢笑嘻嘻地在谈“注册制”,目瞪口呆。记得十八大三中全会“60条”推出时,市场一片欢呼,称:“超预期的改革红利将来了。”从电视台到报刊都很狂热。但细细研读后,

股市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股市的关系

要有耐心,要有约束,并渴望学习;此外,你还必须能够驾驭你的情绪,并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本杰明·格雷厄姆美国人变得更强壮了。20年前,两个人才拿得动10美元买得食品杂货;如今,一个5岁儿童就能搞定。---------------亨尼·扬曼通货

金利来主席曾宪梓:我的中国心

在香港生活44年从不赌马、不跳舞,自己每顿饭的花费不超过10港元,却向祖国捐款达6.3亿港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一生节俭,拳拳爱国心让人赞叹。    无论经商还是从政,曾宪梓都被看作是一个传奇。他靠新中国的助学

声明:《曾宪斌:与股市的总论》为网友梦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