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课堂教学设计表 马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名称

《马说》

学科

中学语文

授课班级

初三1班

授课时数

2课时

设计者

李运雄

所属学校

潘径中学

时间

2012.11.26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马说》是语文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讽刺和强烈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教材入选此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古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

依据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七至九年级学段的具体要求中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根据课标的精神,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本课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教师要在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前提下,充分拓展教材,落实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和方法

1、教师教法:点拨法、归纳法

2、学生学法:自主学习、诵读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潘径中学初三年1、2班的学生,这个班是平行班,整体语文基础一般,但思维较为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对语文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初始能力: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本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所以学生应该不难理解课文内容,经过初中两年多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

信息素养:对身边的事物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通过上网查看多媒体图片,丰富同学们的想象力,调动学习兴趣。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1

了解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

理解

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3

运用

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培养学生对人才的认识。

4

运用

学生能够达到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5

领悟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了解“说”的体裁特点;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搜集信息进行整合,归纳。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联系以前学过的几篇文章进行分析、理解。

教学环境设计

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了解

文本

课前导入

B

B

没有孙教练这个伯乐,就不会有刘翔这匹千里马。

2

自制

2

理解

文本

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G

E

学生能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整理文章的结构

15

自制

3

掌握

文本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掌握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及重点实词

B

D

《马说》课堂教学设计表 马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前面对照注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共同讨论。

25

自制

4

领悟

文本

假如你是“千里马”,但是没有“伯乐”赏识你,你会怎么做?

I

F

学生发言,积极参与,畅所欲言。

3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1、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策略: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应用已有的童话文体知识来解读这一篇文章,体会童话这一文体特点。

2、创设情境法的教学策略:通过课堂导入和拓展延伸这些环节创设情境。

3、问题讨论法教学策略: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并将探究结果表达出来。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导入

同学们,中国跨栏飞人刘翔已经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可是有哪位同学知道在他成为一名跨栏选手之前竟然是一个什么项目的运动员呢?那么又是谁发现了他的跨栏天赋并培养了他呢?可以说,如果没有孙教练这个伯乐,就不会有刘翔这匹千里马,也许他还在跳高领域默默无闻呢。可见,伯乐对于千里马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唐代大散文家韩愈的《马说》,看看他是如何论述两者之间关系的。

学生发言:是一个跳高运动员。这个人就是刘翔的恩师孙海平教练。

通过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创设情境

解题,介绍作者作品

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共同探究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节奏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4、学生自主翻译课文

教师指出通假字和一词多义和重点词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通假字。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讨论,组间交流

阅读课本,在文中进行圈点批注

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巩固练习

5、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食马者”指的是什么人?

要点提示: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让学生围绕问题来阅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再提出其他问题,既做到了有的放矢,让学生有目标可循,又启发学生去思考更深入的一些问题,可使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

拓展延伸

提供两个话题,学生根据兴趣任选其一作答

话题1:假如你是“千里马”,但是没有“伯乐”赏识你,你会怎么做?

话题2:假如你是“伯乐”,你怎么样发现“千里马”?

学生大胆发言

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回答,使学生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活跃思维能力。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课后完成

文本

完成新课标必背古文的要求,加深理解文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6505.html

更多阅读

《注意交通安全》课堂教学设计 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注意交通安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认知 1、交通警察、交通信号、标线和标志  交通警察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  各种交通信号、标线和标志的作用  2、遵守交通法规 情感 尊重交通警察、自觉爱护、保护交通设施教学过程

《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

《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执教学校:济渎路学校七年级(4)班执教人:史佩霞课堂实录及反思: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去年,中国一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所有华人为之自豪。其实,有能力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作家不止莫言

《祝福》 课堂教学实录袁卫星 名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板书:“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上一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了。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

声明:《《马说》课堂教学设计表 马说优质课教学设计》为网友谁能温暖我的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