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本人在博客发表了《股市弱水三千,你取几瓢饮?》一文。因自己对股票理论可谓一窍不通,唯恐自己的言论引起内行读者不屑,故专门在文章结尾以粗体字作了声明: PS:对股票,本人基本是个外行,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只是在自己的博客随心所语,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已,而已。 不曾想,此文有幸被编辑推荐至新浪财经博客首页,点击者较多,因此也引来一位“匿名新浪网友”不屑一顾的愤怒、质疑和谩骂: “是溺水还是弱水?????????????? 这么大的错别字,你还当股评,回去抱娃娃吧! 成语的意思可能你都不懂,评个屁……” 我当即在评论中作了回复: 楼上的〖匿名〗新浪网友,我也曾经和你一样,认为应该是、必须是“溺水三千”。可我认真查阅后,才不得不尊重此原始出处--《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有人曾以为“弱水三千”的“弱”字乃通假“溺”字,原因是在一些古文里见到此词作溺水之意。原文曾见于《书.禹贡》“拯弱与兴”,而《说文》里注解:弱,溺之简略也。《墨子》的注解作品《墨辩发微》里也有此说。但始终未曾见到“溺”字的原型。 谢谢你的指出,似乎对错由不得你我妄加论定,如此不文明之评论,倒是有失你知识渊博之雅度。既然以文化人自居,修养何至于此?“屁”字当头,实不可取。真有差错,理当驳析。 实不相瞒,因本人对此字也拿捏不准,毕竟我所受的教育决定了我不可能在课堂上受过关于“弱水三千”还是“溺水三千”的教育,而只是在平时的闲读中“积累”所得,在发表博文前,我还专门在网上进行了查实。回复完毕,我又专门翻查了《辞海》和《红楼梦》原著,可心里依然有点“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于是,想起了读者之家论坛的超级版主--岁寒庄主。虽然我和这位“庄主”直接交流并不多,但其严谨治学的作风在论坛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他的主题帖素来阳春白雪(学术性较强),故而曲高和寡,本人时常崇敬有余,却不敢造次回帖。这次情急之下,只有冒昧在论坛发短信给他,向他请教-- 庄主:你好。每天看到你那么认真、专业的回复网友的帖子,除了敬佩和欣赏,还有几分为你感到不胜其累…… 本不好意思打扰你,可今天我即兴诌了篇股票方面的博文发到博客后,引来匿名网友的谩骂,因为我的标题《股市弱水三千,你取几瓢饮?》中的“弱”字而起。我在评论里给他回复了,但我也是从网上查得,我没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教育,没进过高等院校大门,真的是才疏学浅,尤其碰到这种“学术争议”性质的问题,我真是胸无成竹,无以应对。 想来想去,只有请你这位真正学识渊博的老弟前往赐教,你的回答就是我深信无疑的标准答案了。拜托,谢谢! 
 得到了庄主精心所赐的标准答案,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松口气了。从网上查询结果来看,对于是“弱水三千”还是“溺水三千”的疑惑,还真不乏众客。 为让更多的朋友弄清到底是“弱水三千”,还是“溺水三千”,特将“庄主”所撰全文转载于此。  | 
“弱水三千”还是“溺水三千”?
作者:西郊居士(岁寒名誉庄主)
近日,一位与我交好的前辈网友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股票方面的浅谈后,引来了匿名网友的谩骂,倒不是关于股票方面的,而是纯学术上的争论。缘起是由标题“股市弱水三千,你取几瓢饮?”中的“弱”字而起。
那位匿名谩骂者认为是“溺水三千”而不是“弱水三千”,是作者用错了。那么究竟孰是孰非,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后简析如下,供广大读书界的朋友参考指正,同时也希望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先说文题“股市弱水三千,你取几瓢饮?”的来源。《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中有“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那是宝玉答黛玉问话时说的。宝玉借佛说情,也有几分禅意。原文如下。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
由此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以至众多武侠小说里都有这样的场景——每次英俊潇洒的男英雄被一大群春心萌动的美少女仰慕追求时,他都会对女主人公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顺便说一下,这里的“三千”盖出于佛家,《金刚经》有“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之说,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至于“一瓢饮”大家就比较熟悉了,见于《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说起了佛,不由得想起与《红楼梦》同列四大名著的《西游记》。这本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有没有提及“弱水”呢?回答是肯定的,让我们来看一看:
  三藏道:“我这里一望无边,端的有多少宽阔?”行者道:“径过有八百里远近。”八戒道:“哥哥怎的定得个远近之数?”行者道:“不瞒贤弟说,老孙这双眼,白日里常看得千里路上的吉凶。却才在空中看出:此河上下不知多远,但只见这径过足有八百里。”长老忧嗟烦恼,兜回马,忽见岸上有一通石碑。三众齐来看时,见上有三个篆字,乃流沙河,腹上有小小的四行真字云: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
  菩萨问曰:“你怎么不保唐僧?为甚事又来见我?”行者启上道:“菩萨,我师父前在高老庄,又收了一个徒弟,唤名猪八戒,多蒙菩萨又赐法讳悟能。才行过黄风岭,今至八百里流沙河,乃是弱水三千,师父已是难渡。河中又有个妖怪,武艺高强,甚亏了悟能与他水面上大战三次,只是不能取胜,被他拦阻,不能渡河。因此特告菩萨,望垂怜悯。济渡他一济渡。”菩萨道:“你这猴子,又逞自满,不肯说出保唐僧的话来么?”行者道:“我们只是要拿住他,教他送我师父渡河。水里事,我又弄不得精细,只是悟能寻着他窝巢,与他打话,想是不曾说出取经的勾当。”菩萨道:“那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也是我劝化的善信,教他保护取经之辈。你若肯说出是东土取经人呵,他决不与你争持,断然归顺矣。”行者道:“那怪如今怯战,不肯上崖,只在水里潜踪,如何得他归顺?我师如何得渡弱水?”
  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上文所引《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中的“弱水”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也应该是第一次有“弱水三千”的提法。
  当然,弱水也指遥远的地方,如《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的原文:
  众人举目看时,原来是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见那和尚是怎的模样: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
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
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样: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
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还有苏轼《金山妙高台》诗: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中有妙高台,云峰自孤起。
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
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
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
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
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
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以上这些是小说、诗歌里关于弱水的描写,那么史书中有没有弱水的记载?我藏书不多,翻阅了家中现有的一些史书与资料,摘录几条:
   “弱水”始见于《尚书.禹贡》:“弱水既西,泾属渭汭”,“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郑康成曰:‘弱水出张掖’”)。
  《史记.夏本纪》:“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道九川: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史记.大宛列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汉书.地理志上》:“道弱水,至于合藜,馀波入于流沙。”
   《汉书.地理志下》“张掖郡”条下有:“桑钦以为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
   《后汉书.西域传》:“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
  《后汉书-东夷列传》:“夫馀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夫馀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
   《山海经-西山经》:“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芘草。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山海经-海内西经》:“弱水、青水出西南隅。”
   《山海经-大荒西经》:“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
   《淮南子-地形训》:“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乐民、拏闾在昆仑弱水之洲。”
   其他古籍言弱水亦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征引。
  不论史籍也好,小说也罢,这些都是古代的文字记录。今天还有没有地理学意义上的“弱水”呢?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弱水,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甘肃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流量不大,是内陆河。
   说了那么多“弱水”,也该讲讲“溺水三千”了。
  查《现代汉语词典》“溺水”条,解释为:淹没在水里。关于“溺”的另一个字义与读音为“尿”(此义“溺”读“尿”,音niao)。
  有人曾以为“弱水三千”的“弱”字乃通假“溺”字,原因是在一些古文里见到此词作溺水之意。曾见于《尚书》‘拯弱与兴’。谭戒甫先生撰写的《墨辩发微》里也有此说。但这种用法不多,而这些提到“弱”的地方全为水淹之意,是“弱”借“溺”意,而不是水名。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里对“溺”(音“弱”)倒是解释为水名“弱水”的,但这也仅是许慎的一家之言。成书早于《说文》的《山海经》、《淮南子》、《史记》均作水名“弱水”,非“溺水”,以至汉代以后的诗文多作“弱水”为水名,“溺水”也就失去作为水名的意义,独存淹没的含义,“弱”、“溺”的字义已经开始分离。故而《现代汉语词典》的“溺水”条没有水名解,就连王力先生编撰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不收此意,可见“溺水”作为水名在古代汉语中早已废弃不用,在现代汉语里也只能解释为“淹没在水里”。
  作者原文标题“股市弱水三千,你取几瓢饮?”可谓一语双关,既道出了股市的总市值量大,颇为诱人,又隐有股市有风险,不宜轻涉之意,实乃神来之笔!如换成“溺水”,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全都套牢了,整个文题就显得词不达意,前后矛盾了,真是“点金成石、佛头着粪”,文学气息全失。
   --行文至此,读者诸君也该知道“弱水三千” 与“溺水三千”哪个“正宗”,哪个“冒牌”了吧?
戊子仲夏
书于西郊阁
2008.06.11
作者注:行文仓促,多有疏漏,望方家指教。 此文首发于“读者 之家”论坛,转载请注明著作权人与出处。
主要查阅、征引书目:
《史记》中华书局
《汉书》中华书局
《后汉书》浙江古籍出版社
《三国志》中华书局
《尚书》岳麓书社
《论语》吉林文史出版社
《山海经》岳麓书社
《淮南子》岳麓书社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金刚经》山西古籍出版社
《红楼梦》北京燕山出版社
《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版
股市弱水三千,你取几瓢饮?
情感咖啡屋  | 电脑藏经橱  | 
以文会友 其它请免  | 原来可以这样“插入”  | 
我不相信“破镜重圆”  | 教您轻松找回“桌面”  | 
丈母娘,您别这样……  | 教你如何下载音乐  | 
“暴力男人”,你是否汗颜  | 如何自建最新文章列表  | 
偷“*”的感觉,真的会好么?  | 如何在博文中添加超级链接  | 
请勿亵渎良家妇女  | QQ不能收发截图怎么办  | 
女人,别让“种马”忽悠了  | 电脑右下角――今天星期几?  | 
夫妻分手时,女人能否高姿态  | 电脑太慢先别烦 用上它们试试看  | 
婚姻中的女人,请守住你的底线  | 博客开门七件事 锅碗瓢勺尽在此  | 
爱是什么  | 磨刀不误砍柴工 整理磁盘换轻松  | 
忘却,是一种……  | 如何让电脑“自动对时”  | 
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  | 让您的标点拳脚(全角)尽显  | 
放不下的是你……  | Ctrl+F5――“新浪特色”乎?  | 
失恋女子:“自虐”不如自救  | 全球首款彻底免费的杀毒软件  | 
如此贤妻,让人槑乎?  | 博客地址再收藏 进门先看新文章  | 
爱情也要“节哀顺变”  | 硬盘坏了?什么概念!  | 
女人拿什么“锁住”男人  | 博友,请你爱上记事本  | 
留住一份回忆足够了  | 汇总博客技巧——请勿再发纸条  | 
当所有女人散去后的唯一留下  | 视频下载不求人 看完你也成高手  | 
理财偶得录  | 真我博中驻  | 
我们为啥要理财  | 她有一颗感恩的心  | 
股市浮沉说放弃  | 独身感悟 感悟独身  | 
谁说股民没文化?!  | 咸言呓语“无所谓”  | 
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公司  | 唠唠我在“忙什么”  | 
眼下这行情 学一学鲁迅  | 别说你的友情我无所谓  | 
股票投资的25条黄金法则  | 亦庄亦谐“我还能”(竞聘演讲)  | 
股票投资中的十大心理误区  | 细节的嘲讽  | 
“股神”的秘诀对你有用吗?  | 家长,请问你敢不敢?  | 
股市弱水三千,你取几瓢饮?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股海掘金神话,是谁携我创下?  | 有一种爱,无法忘怀  | 
股市“下雨天”不宜“打孩子”  | 楚云兄,一路走好……  | 
蜜蜂蛰伤方思痛 人在股市莫冲动  | 家有“诡女”初长成  | 
网上炒股须做足安全措施  | 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数家珍谢友人  | 
股票投资宜简单 频繁操作获利难  | 春晚一则广告引发的思考  | 
行情回暖,你的心态回归了吗?  | 共同的孤单(读女儿周记有感)  | 
基金理财须知  | 女儿的感恩信  | 
天下没有好赚的钱  | 怎样赏识你的孩子  | 
别做正常的傻瓜  | 2008,以这样的方式盘点  | 
像买时装一样买基金  | 转学,这个话题不轻松  | 
你懂得最合理地利用银行吗  | 在线聊天?虽诚勿扰!  | 
十大漏财风水习惯,你有吗  | 真的勇士,不当“怨夫”  | 
你在休息 钱在工作  | 如果你是零分作文考生的家长  | 
投资大师罗杰斯给女儿的4封信  | “记事本”,让我欢喜让我忧  | 
股海淘金谢启明 收益翻倍贵在稳  | 点击突破百万,大音感谢有你  |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