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的例1~例3以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课件;学生在布店里自己选择一种布,调查买1米布要多少钱,买2米布要多少钱…,将调查结果记录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是比例?

2.下面是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用这个表中的数能写成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哪些比能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都写出来。

时间(时)

2

7

路程(千米)

180

630

二.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面的表中,有哪两种数量?(时间和路程)我们还要遇到许多数量,如单价等。

三.进行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在刚才准备题的表格中增加列和数据,变成例1。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8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教师:先独立思考后再讨论、交流、回答以下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3)还可以从表中发现哪些规律?

教师:同学们发现表中有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并且时间在扩大,路程也在扩大,路程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

板书:相关联。

教师:你们还发现哪些规律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

(1)时间和路程是相关联的两种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3)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90;时间和路程的比值都是1/90。

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什么?(速度)

在这个表里,作为比值的速度即每小时所走的路程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说比值一定。也就是:(板书)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数量(米)

1

2

3

4

5

6

7

总价(元)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先观察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再观察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

学生分析后引导学生归纳:

(1)表中买布的数量和买布的总价是相关联的两种量,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2)数量扩大,总价随着扩大;数量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

(3)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是一定的,每米布的单价都是8.2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两个问题中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凡是符合以上规律的两种量,我们就把它叫做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X/Y=K(一定)。

教师: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

指导学生完成第56页“做一做”。

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小结后教师对全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

创意作业

小组四人分别出题,正比例的例子,一人回答,3人判断对错不会的可请教老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5928.html

更多阅读

《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已发表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贴地而行 深文浅教——《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执教/张莎莎 点评/李明哲(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年第9期)[缘起]2014年5月7日,市教研室来我县武台中学举办“城乡联谊同课异构”活动,武台中学的张莎莎老师执教了《社戏》一课

《目送》教学设计 目送阅读答案

《目送》教学设计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厉雄燕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目送》是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同名散文集《目送》中的首篇,文章描述了自己三次目送儿子和三次目送父亲的场景,引发了对亲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笔触细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自清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经典与我接到上《背影》的通知之后,第一考虑的是如何紧扣文本,让学生自然地从语言的品味中读出父子亲情。而且,当时我校初二已经上好了这篇课文,只能在初一试上。初一学生是刚经历一个多月“初中语文生活”的

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张珍 四年级长城教学视频

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育文中学小学部张珍【教材简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展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和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声明:《《正比例》教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设计》为网友挥袂客天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