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军需处长的故事 严济慈简介 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的故事

严济慈简介

严济慈简介:严济慈(1901.1.23-1996.11.2),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号子祥、厂佛、岸佛。浙浙江东阳人。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及名誉主席、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著名校友、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人之一。

丰碑军需处长的故事 严济慈简介 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的故事

严济慈先生

其实上面的严济慈简介并不能完全的包括严济慈先生光辉的一生,严济慈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简单的文字无法完全传达出严济慈先生贡献。

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是我国光学仪器研究和光学研究方面的奠基人之一。1931年他在钱临照的协助下开展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影响的研究,在一年之后1932年发表了打一份这方面的论文《静压力对照相乳胶剂感光性之影响》。弥补了当时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理论研究。

严济慈的一生有他参与主持发表的论文共有53篇,有11篇是他在法国工作时发表的,其余42篇都在北京物理研究所工作时发表的。他的论文分别在《中国物理学报》《法国科学院周刊》等国内外知名重要学术上刊发,1986年国家科学出版社汇总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严济慈还著有初中到大学10余种数学.物理教科书,他在1992年分别给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写信陈述要重点支持建设好一批科学技术大学的重要。他的信得到了江泽民等国家领导同志的批示,这是严济慈推动创办精品大学的重要举措。

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

严济慈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其在抗战爆发之后不是选择留在国外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在抗战爆发之后历尽艰辛的回到了危难中的祖国,并且为抗战做出了自己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和教育家能够做到的最大的努力,堪称是一位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人民的爱国人士。下面讲一下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的故事。

严济慈

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是严济慈为抗战军队生产军需仪器的故事,抗战时期,严济慈在昆明北郊的黑龙潭公园内严济慈创办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根据抗战的需要为军队制造了大量的军需仪器。

1927年,严济慈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严济慈不顾众多师友的劝说,历尽艰辛回到了危难中的祖国。严济慈回国的时候北平已被占领,严济慈只好带领着全家辗转天津和香港来到了云南昆明。到昆明后,严济慈多方勘察,后来选择在黑龙潭设立物理研究所。经一番考察之后严济慈选择在黑龙潭的一座古庙内成立自己的物理研究所。严济慈带领着一批中学毕业的年轻人从事研究生产工作,在几年之间严济慈带人为前线制造了500架1500倍的望远镜;300多套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1000多具无线电发报机和稳定波频用的水晶振荡器等军用仪器,为当时的抗战部队提供了质量过关的军需仪器。

同时在这段时间内严济慈还培养出了大批的精密仪器的研制人员,当这些人能够独立进行研究之后,还将他们送出国门去学习,后来这些人成为了国家建设中的栋梁之才。

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的故事成为了严济慈支持抗战的一个小故事,被很多人广为流传。

严济慈图书馆

严济慈图书馆的前身是是1956年的金华图书馆,金华学校1997年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后更改为了严济慈图书馆,合并后新的严济慈图书馆总建筑达到一万多平方米,形成了“科技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内,具有馆藏总量达70多万册的三馆合一的图书馆。

严济慈图书馆

2010年5月金华市图书馆和金华市职业技术学校各自从严济慈图书馆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金华市图书馆(严济慈图书馆)重新确立为地市级图书馆,后来经过多次装修后的金华市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风景优美,环境舒适,花园楼台呈欧洲建筑风格使市民在休闲之中饱览图书。

管内设施齐全有各类座位500余个下设阅览部门,借部部门等向市民提供各种服务,现在管内有有臧书13万册门类齐全,每年还有订阅杂志几百份,而且市政府每年还有购买的书籍的专款经费,不间断的更新充实图书馆的各类臧书,竭诚为广大的各种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读者在休闲通透的环境中自由的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图书馆还开通了网络文化信息工程不断开拓完善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使各种读者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心阅读是金华市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金华市图书馆正依托政府的大力支持,延伸在乡镇,学校等各种服务建设以文化数字网络共享工程,不断拓展完善服务,为社会的和谐中国梦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0151/11254387984.html

更多阅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__智慧慈航 泰国细伟真实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饮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口也一样,渴啊!一天,一

消失的感觉主义者:或作为肺结核患者的约翰·济慈3

肺结核症状在济慈诗中的体现及本文结论部分济慈有案可查的书信始于1816年,关于他的肺结核病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感觉可能始于1817年10月28-30日写给贝利的信中,他提到他邀请海顿吃饭,而海顿因病未来,时已傍晚,济慈本想去探望他,但济慈说,“我

蒋介石贴身侍卫长俞济时的故事 蒋介石十大侍卫传奇

某个礼拜天,礼拜结束,有位和蔼的老人坐我身边一起用餐,听到他和另一位国民党将领的后代在谈论国民党空军的故事,我便插嘴说“前几天,我从网络上看了一个电影【建国大业】,你们看过吗?”和蔼的老人说,“那你看到里面刘德华扮演的那个角色了吗

声明:《丰碑军需处长的故事 严济慈简介 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的故事》为网友盗梦空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