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文庙
天地君亲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今年二月在去元阳的路途中,我有幸走进了中国第二大的孔庙(也是文庙)建水文庙。建水文庙建于元至元二年(公元1342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经明、清两代扩建,地达114亩,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照曲阜孔庙的格局建造,有1殿、2庑、2堂、2阁、5祠、8坊,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步入大门为肃穆的"太和元气"坊,迎面为20余亩的"学海"(泮池),塘内碧波荡漾,四周柳丝轻拂,池中建有思乐亭,左、右有"礼门"和"义路"。步人棂星门.有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祟圣词、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
老公雄纠纠,气昂昂地向大成门走去
大成门意即孔子思想集古代先圣先贤之大成。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再度重建。三开间两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琉璃瓦屋面。通面阔13.31米,进深5.5米,高7.4米。大成门是级别较高的三门道门楼建筑。高台基为白石须弥座,门前石阶正中有翔龙浮雕一幅。门上饰有金色门钉。从两侧而上,便可跨进大成门。
大成门的正中央有一块精美的石雕龙,担由于光影的作用,被树影阳光斑驳了图形,看不出个所以然,我只好放弃了。
德配天地坊
其为三开间四柱五楼单门道砖木结构牌坊,通面阔16米,进深5米,高9米。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建。“德配天地”,语出《中庸》章句:“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意谓孔子之德高明博厚,与天地相齐。
万世宗师坊
又遭遇拍戏了,在万世宗师坊下,一对拍戏拍累了的演员在休息。演员就是演员,就是休息都还是那么明艳照人。
我在参观杏坛,被老公偷拍了。
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建水文庙杏坛始建于元代,明代天顺六年(1462)知府王佐、徐景云、指挥万僖重修。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再度修葺,后因地震毁坏。现建筑为2000年第3次重建。建筑采用三开间平面正方形单檐亭阁形式。高10.3米,阔7.12米。二层台基,石栏环绕,四面敞开,中立明代天顺年间刊刻的“孔圣弦诵图”古碑。石栏板上雕有48幅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和48幅58段孔子名言及释文。12棵高浮雕盘龙石柱林立,五踩重昂斗拱,十字歇山顶,琉璃黄瓦屋面。内为斗入藻井、金龙和玺彩画。建筑等级仅次于先师殿。
杏坛内的一块明代石碑
孔子圣弦诵图
孔子圣弦诵图为青石浮雕。刊刻于明代天顺六年(1462),高1.5米,宽0.8米,作者不详。浮雕上部镌刻着宋代高宗皇帝御题孔子赞。其文为:“大哉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其誉。维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宇聿崇。”赞词推崇孔子如尧舜一样贤明,推行其忠恕之道,就能天下和睦,藏兵息武,因此令全国隆重祭祀他。
文庙中的一角
先师庙
先师庙是文庙主体建筑,建在庭院后部,整个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的最高台地上,突出了其在建筑群中的核心地位。其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五架抬梁式建筑。通面阔27.2米,进深18.4米,高10.5米,占地500.48平方米。斗拱为七踩双昂,屋面出檐深远,四面环廊,黄色琉璃瓦屋面,屋脊上有6条透雕的琉璃金龙和吻兽。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柱作承重结构。其中20棵用整块青石琢磨而成,形成了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结架承重结构。
先师庙的斗拱木雕
石龙抱柱
位于大成殿,为支撑左右前檐的两根石柱。用整块石料雕凿面成,高5米。上半部直径约0.5米,镂雕成龙腾祥云状;下半部为直径0.3米的圆柱。艺术形式精美,显示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是极为罕见的艺术精品。
文庙内环境十分幽静,易于读书思考。
树木高大苍翠
鲜花娇艳夺目
这是什么花?
其实有许多花我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它。
迎春花
建文文庙的木雕也可称之为一绝
这可能与鲤鱼跳龙门有关吧
这张才是鲤鱼跳龙门
我蟹有鱼有祥云代表什么
如水得水?
文人书案上的陈设,桃子满天下?
李子与芙蓉花?

龙没拍清晰,不过没关系,神龙见首不见尾,龙本就不易见,就是见到了,也只能窥其一角。嘿嘿俺可是属龙哟!云南的木雕与徽雕和四川的木雕又有所不同,徽雕属文人雅客的雕刻法,细腻精美典雅,四川的木雕属民俗类,粗狂中带有一种清心的乡村气。云南呢却是华美中显有一点暴发户的韵味,没有徽雕耐看。用瓷器来评价的话,徽雕当属官窑作品,川雕是民窑,云雕呢则属官窑后期仿品,或民国瓷。嘿嘿,我也是歪批,不一定正确,只是我自己的感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