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桑中心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2015年秋季学期 黎菊
一、活动目的:

1、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掌握基本的站姿、坐姿及腰、腿软开度的训练方法;
3、学习初级舞蹈组合,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
4、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5、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别力。
6、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二、活动内容:
1、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简单的把上,把下的练习,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地面练习:勾绷脚、压腿、开胯、竖叉、横叉、抱花篮、地面压腿、下腰、头勾脚。
3、把杆练习:压腿、压肩、擦地、蹲、下胸腰、腰腹动作、后踢腿、踢腿。
4、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教师的训练下基本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把上的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5、要求学一些儿童舞蹈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6、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 根据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舞蹈小组的主要活动是排练元旦节目。
三、活动措施:
1、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2、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3、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4、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四、活动时间:
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五、活动地点:
音乐舞蹈教室
活动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了舞蹈兴趣小组的工作,上课时,我检查同学们练习的效果,并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动作,充分地肯定主动做动作的同学,增加自信心,克服羞怯心理。学生做动作后,我不急于纠正或总结,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探讨,不断地完善组合动作。此时,我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启发、指导,讲明动作的难点与重点,以及衔接部分和本组合训练的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好方法,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得失,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正确理解舞蹈组合的训练目的,以及编者的创作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主体性的
发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