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赵贤)讯: 3月18日与25日两个星期天,特级教师陈继英先生应深圳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和深圳教育局继续教育基地邀请,在深圳大学为深圳市教师开讲《新课程高效作文教学研究》课程,受到学员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许多老师反映,陈先生的讲座既有前瞻性、理论性,又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听课后就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实验。下面是教师听课之后所写的感受文字,现发于本博以作为资料保存,也供广大博友参考探讨。
有一种方法可解决作文难题
——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举隅
北师大南山附中 刘东篱
当前初中作文现状是,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也是作文教学上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作文课上指导学生立意,布局描写等等技巧,都要建立在学生对生活有所观察和感悟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起初,我也尝试边让学生摸仿他人作文的方法,但最后难免导致学生思路狭窄而作文千篇一律的现像,在听了陈继英老师主讲《新思维高效率作文教学研究》课程之后,我根据陈老师关于体验式作文的指导方法,结合自身教学,常试了几种教学方式,效果十分明显。
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方式,我认为可分为直接体验(参与活动,反思生活,外出观察等)和间接体验(课外阅读,观看电影,掀赏音乐书画等),目的是通过活泼生动的体验和老师的相机指导,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激活作文思维和写作灵感,也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现就其中几项举例说明。
一、 直接体验
利用身边资源指导学生感受自然,在讲初中人教版八(下)《再塑生命》一课时,正赶上今春的第一个晴暖之日,我我突然通知学生在学校生态园上课,在花草树木之间阅读课文中莎莉文老师在户外教小海伧认识花风水等物的一段描写,人在自然间有很多可以看见的事物,也有很多看不见的情感,我组织学生选择花园里的一处角落,进行观察想象,之后仿照课文,写了你看到了什么,与其对话感受看不到都可以感受到的情感。学生感到非常新奇,真的驻足凝神观察,一副若有所思,若有所情的样子,这次作文,我没有指导过多的方法,然而收效却出乎意料,孩子们的视角新颖,有写树叶的;有写绿叶间的落红的;有写小蝌蚪的;也有写树干树皮的或细致描写了一花一叶上的细小的纹脉露水;或感受到四季变换生生不息之美;或展开想象写桂花的审美意蕴的,这些鲜活的体验创造出了灵动的文字。
二、 间接体验
我给学生上了一节特珠的“音乐作文课”,上课了教室里还未安静下来,我播放肯邦的《小夜曲》,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我又放肖邦的《小狗圆舞曲》同学们脸上立刻现出欣喜的表情。我请学生说一说听两种不同色彩的音乐有何感受,他们大多可以表达出对音乐基调的感觉,但多停留在宁静,欢乐,忧伤等抽象的感受上,言之无语,我再播放《沃尔塔瓦沙》咬响曲,请他们闭眼想象一条河流从冰水化为小溪,逐渐壮大最后奔流入海的情景,并把音乐内容和感受改写成文章!再读冰心《谈生命》里的相关文段,让学生在描写上尝试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进行主题的提升,很多同学的习作不仅富有文采,而且格调高,写出了对生命或自身生活的思考,且蛮有哲理的。
以上两种方法,使学生在与身边事物对话,与自己对话,以感引读,以读促写,不失为一种对陈老师“体验式作文”“读写互动”方法的综合应用。生活处处之有文章,当学生对父母呵护视而不见时,你是否能拨动他们感恩的心弦,当落叶凋零时,你是否让他们意识到时光留逝,当他们吟经诵典时,你是否引导他们把经典当镜子,照映自己的生活……
作文教学的路上,可做的事太多太多,不妨且学且用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