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1:插艾叶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我国许多地区,端午节都有悬挂艾叶的习俗。用艾叶煮水洗澡、喝艾叶酒、烧艾叶等也是端午习俗的一部分。
中医解读:温经通络,适合经后女性
艾是中国人最早认识的药用植物之一,战国时《孟子》一书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艾叶有温经通络、散寒解表的作用,对产后、经后或因身体虚弱的女性有很好的温补作用。
艾叶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进行艾灸。艾灸可起到调补阴阳的作用,达到不温不泄、不寒不燥的目的。
食疗推荐:吃艾饼艾糍、喝艾叶粥
艾叶可以做成很多不同的食品,除了传统的艾饼、艾糍外,还可与元肉、杞子、淮山、茯苓等食材进行配伍,在温补的同时起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月经结束后的女性,可以试试艾叶红糖水、艾叶煮鸡蛋;如果体内湿热较重,则可将艾叶搭配一些具清热作用的药材,比如红豆、绿豆、薏米等,一起煲粥、煮饭或调制成饮品。
端午民俗2:洗香茅澡
用香茅、青蒿、龙船花等煮水给小孩洗澡是一些地区的端午传统。在越南,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时,还会配着香茅制成的酱、香茅煮的汤一起吃。
中医解读:醒神通窍、干爽肌肤
中医认为,初夏的湿气容易蒙蔽人的清窍,使人昏昏欲睡、没有精神,而香茅等芳香化湿类药物具有醒神通窍的作用,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如果在洗澡时放点香茅,不仅香气四溢,而且洗完后人的皮肤会感觉很干爽,连出汗都变少了。
除了香茅、艾叶外,青蒿、龙船花、柚子叶同样可以在端午节用来煮水洗澡。吕雄介绍,青蒿的作用以清热解毒为主,对肝炎、胆囊炎或血液疾病引起的黄疸有清热退黄的效果。龙船花则有清热、利胆、化湿的作用。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