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 淡泊名利返璞归真

  近期,学校开展了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我听了一节三年级的语文课《寓言两则》。教学流程由导入新课、学生自学并交流汇报、指导学习《揠苗助长》、总结学法、自学《鹬蚌相争》并汇报、拓展学习两则寓言寓意等环节组成。课堂上,掌声不绝,高潮不断。可以看出教者准备得颇为充分,设计的理念新颖、独特。但课后仔细琢磨,感觉其中有两个地方有待商榷:

  情境描述一: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为什么说农夫傻?他傻在哪里?”
  生甲: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其实禾苗一直在长,只是比较慢而已。
  生乙:他不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
  师小结:是啊,农夫的傻就在于他不懂得这个道理,结果使一切的辛劳化成了泡影,空欢喜了一场。真是“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师:假如你是农夫的邻居,你会怎样用这个道理来劝他?假如你是农夫的儿子,你知道父亲犯了什么错误吗?
  评析:这位教师在指导学习《揠苗助长》时,只顾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领悟寓言蕴涵的道理。为了发展多向思维,直接引导学生从农夫的儿子与邻居两个角度进行客观评价,却忽略了文本的意图和出发点,导致学生在总结寓意时思维茫然、表达不清。
  虽然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教师是做了精心准备的,但我总感到课堂上一个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就像一件件礼品,教师就像一个怀里抱满礼品的人,吃力地把一件件礼品分给学生,无暇顾及接受礼品者是否情愿。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应仓促激进,欲全盘考虑却成为一盘散沙;而应该立足文本,首先考虑作者表达的意图,再进行思维的拓展,使学生思维脉络的形成清晰而有条理。
  情景描述二:
  (1)……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是非常地盼望,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农夫急切的心情。谁能像他这样读一读?(指名读)
  师: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做表情、动作)谁能像老师这样子读一读?(指名读)
  师:我感到你急切的心情。谁还想读?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师:你看,农夫焦急地转来转去。谁来读这句?(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转来转去,但还不够焦急。谁再来读?(指名读)
  师:这才叫焦急呀!可自言自语能这么读吗?想一想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读?(指名读)
  师:谁能来模仿他的样子来读这句话?(指名读)瞧农夫着急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评析:从以上课堂实录不难看出,这位教师在读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感悟两则寓言寓意时,因为课堂时间不允许,于是仓促总结,自认为做到了教学环节完整。但教师不能因为这是一节公开课,就武断地、功利性地以完成教学环节为目标,而应充分地考虑学生这一主体的学习状态。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地讲解点拨,让他们自己总结寓意。但如果教师在学生还没有迈出思维的步伐时,就为了教学环节的完整而告诉他们答案,我想学生此时的感觉岂不是味同嚼蜡?很不利于他们以后的理解能力的发展。
  由此我想到以前读过的一个小故事: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人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挂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退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乖乖就擒。其实,猴子只需将手放开就能缩回来。由此可见,懂得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教师就像故事中的猴子。我们的课本来是为学生而设,一切是为了学生。对课本内容,教师早已烂熟于胸。可是一到上公开课,追求成功的执著就让教师忘记了学生,最终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要知道,公开课的主角是学生。新课程理念一直倡导“两主一线”,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但上述这节课还是停留在“展现教师综合素质的舞台”这一层面上,是教师“主演”而非“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角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或是稍有体现但不突出。因此,我们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在“课”上做文章,意味着要遵循课堂教学和学生认知活动的基本规律,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真实水平,让公开课回归到真实的日常教学上来,拉近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距离,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此外,还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例研究上。公开课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我们要积极发挥公开课的研究价值,通过公开课推动教师进行专业对话和学术批评的交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体现公开课的研究价值。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公开课。授课教师要把公开课看成学习、研究的过程,看成是自我锻炼、自我实现和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体现公开课的发展价值。
  公开课要回归常态课,教师要抛开功利主义心态,避免失真、作秀,讲得自然平实,让人有亲切感和真实感;要精益求精,努力讲出特色、讲出水平,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要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 淡泊名利返璞归真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1751/146420057074.html

更多阅读

返璞归真_CS_Lewis.doc下 返璞归真近义词

6.基督教的婚姻前一章主要从消极方面看,讲的是人的性冲动的坏处;少谈正面,也就是基督教对婚姻的看法。我没有专门讲婚姻,理由有二。第一,基督教关於婚姻教义十分不受欢迎;第二,我自己从未结婚,要讲只能讲别的经验。可是,尽管我有上述难处,讲到

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什么意思

布莱恩·魏斯通灵著作返璞归真序 言人之灵魂似水从天而降蒸而升天凝而坠地轮回永生——歌德(Goethe)德国诗人及剧作家 一七四九——一八三二当我的第一本书《许多前世,许多(灵性)大师》(Many Lives Many Masters)刚要出版之前,我去拜访本地

褪去浮华返璞归真:李屏宾摄影中自然光的运用

褪去浮华返璞归真:李屏宾摄影中自然光的运用 “你不观察光影,你永远不会掌握到好的光影。这些东西就是这样的,你不关心它,它不会是你的。” ———李屏宾 光影诗人李屏宾对光线的运用有着独特的见解。尤其是他对于自然光的运用使得他

声明:《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 淡泊名利返璞归真》为网友刪除式記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