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揉这个穴位没有副作用,如果孩子有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的时候,可以坚持揉上数日,这比吃药打针可是强百倍。如果孩子没有什么不适,揉板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当然,揉的时候手法不要太重。另外,我还要说的是,孩子年龄越小,对这个穴位的刺激越敏感,一般情况下大于6岁,效果就比较差了。 4. 孩子肝火旺怎么办:清肝木 以下是皖西一位读者的来信。周老师:您好!我家的女儿已经3岁了,过完年后我就感觉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好带,经常闹人,晚上要很晚才睡着,但是睡眠的质量也好像不高,经常半夜不停地变换姿势,然后再折腾上好大会儿才入睡。我和爱人都担心她会因此而着凉感冒,就轮流看着她,结果我们两口子现在也睡不好了。也曾经去中医院看过,大夫发现孩子大便干,眼睛里眼屎还有点多,说是肝火旺,但是开了点药,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请问有什么可以解决的方法吗? 我读完信,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春天到了,万物生长、发芽、开花。中医认为,肝脏对应着五行中的木,春天的时候肝脏也像树木一样,容易旺盛过度。于是,我就快速回了信:请在小儿的食指远节指腹进行直推,每天300次为宜。大约20天后,我收到了回信,信上说他的女儿已经变乖,睡眠也非常好。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上面讲的那个推拿术名字叫“清肝木”。肝脏可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小儿肝火旺盛,其实算不上什么毛病,我感觉就好像成年人得上“亚健康”一样,用药实在大可不必,但也绝对不能置之不理。孩子肝火旺盛,说明孩子身体里阴阳不平衡,这时候稍受外邪,就容易生病。春天多风,很多传染病,比如说肺炎、麻疹等就会侵犯小儿的身体。 “清肝木”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我还要再多说一点。很多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如果孩子肝火旺盛的时候,食欲似乎也不太好了。这主要是因为中医上有“肝木克脾土”之说,当肝脏的代谢功能过分旺盛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孩,可以适当多给孩子吃一些甜味的食物,如大枣、山药等,尽量少吃酸味食物。 中医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清肝木”的推拿之法虽然好,但是如果每位父母都能有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的话,那我宁愿这种方法束之高阁! 5. 孩子心火旺怎么办:清心火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孩子每次生病都仿佛揪了父母一把心头肉。但是有些小孩尚且年幼不能说话,不舒服的时候,真是“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只知道哭闹,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瞎着急。其实小宝宝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会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的父母了解一些保健常识,去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有一次,一对年轻的父母找到我,说自己的孩子两岁了,最近晚上睡觉爱出汗,老是蹬被子,手心、脚心都比较热。 我一看那个小宝宝,嘴唇发干,舌尖发红,然后我问孩子的父母:“宝宝小便是不是比较黄?”两口子听了连连点头。 我就告诉那对父母,孩子这种情况是由于心火旺盛造成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心火清一清。 孩子的妈妈问我:“是不是得给孩子吃点清热解毒的药?” 我说:“别动不动就想着给孩子吃药,小孩子的肠胃发育不完全,对药物比较敏感,再说吃药会麻痹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我们老祖宗留下来清心火的物理疗法那么多,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我给那对年轻的父母推荐清心火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坚持在孩子的中指指腹上直推300遍。我当场给他们示范了一下,直推了300遍后,宝宝的手心明显没有之前那么热了,情绪也得到了缓解。 其实心火在中医学中指的就是人体的内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 咽干 口燥 口舌生疮等症状。在五脏和五行的对应关系里,心脏对应的是火。另外,“心主全身之血脉”,所以心火旺盛的时候会感觉孩子手脚、五心发热。再者,“舌为心之根,舌为心之苗”,舌与心互为表里,所以心火旺盛的时候舌尖会发红。 《灵枢》中还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所以天气太热的时候人的精神会比较烦躁。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不仅是小孩子,甚至很多成年人都会感觉到入睡困难、心烦气躁等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时候,就可以给孩子清清心火,也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清心火的食物,如绿豆粥、西瓜、莲子汤等等,让他心情舒畅。火下去了,身体阴阳平衡了,宝宝自然就乖了。 6. 孩子得了肺炎怎么办:清补肺金 婴幼儿最常见的病就是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等,这些疾病都发生在肺脏上。并且,小儿的肺脏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冬春两季发病率相对高一些,主要跟季节交换、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有关。很多家长跟我说,天气稍一变化,自己的孩子就感冒、咳嗽,晚上能咳很久,让人心疼得不得了。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尤其是小儿的肺。古代人给肺脏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肺为华盖”。什么是华盖呢?华盖就是古代帝王外出时的车盖。车盖的作用就是遮风挡雨,太阳毒了,车盖晒着;下雨了,车盖淋着。我们的肺脏也是如此,在我们的五脏六腑里,只有肺脏能跟外界相通,其他脏器都不能。所以,《灵枢·九针论》里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素问·痿论》中说:“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 中医还认为,“肺主皮毛”,意思是说,皮肤、毛孔都赖于肺脏的精气以滋养和温煦,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由于小儿的肺脏本身就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对外界寒暖变化调节能力差,一旦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孩子增减衣服不及时着了凉,或夜间开窗睡着后被吹伤风,邪气都会随风侵袭机体而发病。无论邪气通过哪种途径进入小儿机体,肺总是首当其冲。 再者,从五行的角度来讲,肺属金,金是不能掺杂的。它既怕火热,又怕水寒;热邪能伤肺的阴津,寒邪能伤肺的阳气,因而产生肺的多种病变。 有一位家长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见到我的时候,哭着跟我说:“我的孩子虽然才10个多月,但是因肺炎住了好几次院了。每次都是住到小儿重症监护室里,一住就是一两个星期。孩子住院期间,医院一周只让家人探视两次,孩子是我心头的肉,我一天见不着他就跟丢了魂似的。真是太难受了。”我跟这位女士讲:“如果您懂得 清补肺金 ,那孩子得肺炎的概率就会小很多了。”“清补肺金”的方法很简单,在小儿左手的无名指指腹上进行推揉。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 如果孩子怕冷、流清水鼻涕、咳嗽、吐痰的时候多为白色泡沫、舌苔发白等等,这时候肯定是受风寒了,就要用“补肺金”之法,每天旋推无名指指腹300遍。如果孩子有发热、咳嗽、痰黄并且黏稠难以咯出、嗓子红肿疼、流黄鼻涕、大便干结、小便黄等不适的时候,那肯定是热症了,这时候就要用“清肺金”之法把肺热清一清,每天直推无名指指腹300次即可。 当然,平时的保健按摩还是以“补肺金”为主,因为小儿的肺脏还是以虚为主,即便有实热之症,也属“虚中有实”。 那位女士听了连连点头,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坚持给孩子做按摩。后来,那位女士的孩子果然很少再出现肺炎之类的肺脏疾病。她再次见我的时候跟我说:“过去一年了,孩子再也没有因肺炎而住院,我的心里真是舒坦多了。” 中医认为,肺属金,我想,当家长的如果把小儿的肺脏养好了,会比得到金子更高兴。 7. 孩子经常生病怎么办:补肾水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聪明,今天我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给孩子“补肾水”。 什么是“肾水”?中医上所谓肾水是指所有体内不容易流失的体液,像骨髓、精液、胰岛素、荷尔蒙等等,大家看,这些东西无一不对人体起着关键作用。补肾水其实就是滋补肾阴,肾阴是全身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起着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那如何给孩子补肾水呢?每天在孩子小指指腹上直推300次即可,这样就会起到补肾水的作用了。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所以,多给孩子补肾水,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很有好处。 另外,多给孩子补补肾水,可以让孩子的肾精充足。肾与心、肺、肝、脾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多补肾水,可以让五脏之精充足。当脏腑之精充盛时,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 打个比方说,肾精充足,就好比我们的手机有块备用电池一样,当手机没电的时候,可以马上用备用电池替换上去,手机就可以继续使用了。所以说,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五脏六腑均需肾精的滋养,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 也许很多家长还是没明白,给孩子补肾水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好处。 说白了,补肾水就好比是给孩子吊盐水或葡萄糖一样,可以让小儿的身体更强健,免疫力更强,更不容易生病。但是,吊盐水或葡萄糖虽好,扎针却很难让孩子接受。 另外,补肾水还可以让孩子更加聪明伶俐。因为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当肾精充足的时候,大脑的发育就会比较好。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很多人从小体质就不好,有手脚冰冷的毛病。这其实就是“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的表现。我有一次跟一个读者聊天的时候,那个读者说,自己从小体质就不好,手脚冰冷,一到冬天手脚就会冻肿冻裂,正读高中的时候又患上了鼻炎,工作的时候还经常感觉自己精力不足等等,可以说,先天体质不好影响到人的一生。 像这样的孩子,我建议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多给宝宝补一补肾水,就用我刚才提到过的方法 坚持每天在孩子小指的指腹上直推300次。这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受用终生的好处。 8. 孩子肠胃不好怎么办:揉外劳宫 有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孩子肚子里咕噜噜乱叫,好像胃肠不太好一样。没错,这是五谷不化后引起的肠鸣音。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有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隔三差五就有溏水便的话,那就给孩子揉揉外劳宫穴吧! 外劳宫穴很好找,就在手第三掌骨的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的中点上。也可以先找内劳宫,内劳宫手背的对应点就是外劳宫。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指端给孩子揉300次,可以起到健脾胃、祛寒邪的作用。 在明代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中曾经提到:“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肠胃这个问题不存在什么先天不足,很多宝宝肠胃出问题,虽然是因孩子不像大人一样懂得节制,遇见好吃的就大吃特吃,根本不顾肚子的承受能力,但主要还是由于家长没有照料好孩子的日常饮食的缘故。 现在这些80后以及90后的年轻父母,连自己的生活都照料不好,更别说什么孩子了,很多父母给孩子喂奶喂食的时候,不按规律去做,随心所欲。可能前几天连着都是肉,这几天就换成杂粮了,给孩子添辅食的时候也是乱七八糟。有的家长还觉得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结果造成孩子胃肠道不能很好地消化。所以,我常跟一些家长说,孩子的胃口如果有问题,家长得好好反思反思。 孩子肠胃不好不能说是病,但确实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像我以前说的一样,身体确实出现了不平衡,但是量变还没有达到质变,这时候给孩子灌药实在不值,我行医这么多年,一向坚持药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 像这种消化不良,做父母的只要坚持给孩子揉外劳宫穴,并且有规律地哺乳,循序渐进地增加辅食,避免突然地改换饮食,就可以使孩子的肠胃功能恢复正常。要注意的是,吃奶的孩子在刚刚添加辅食的时候,在短时期内会出现大便中带有不消化食物的情况,但很快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 我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家长,不要孩子一不舒服就想着给孩子吃药,一定要想办法,充分利用人体内部这个大药库,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无价的财富,用好了它,所有孩子都可以幸福一生。 9. 孩子发热怎么办:推上三关 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病,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先崩溃了,不敢等到第二天。有一次,我听一个当医生的朋友说,有个年轻女性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医院看病,因为医生没有给孩子开退烧药,结果那个年轻女性当场就质问医生:“为什么不给孩子退烧?”还说了很多“你这个医生到底是怎么当的”之类的难听话。 其实,小儿发烧当家长的不用太着急。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它有助于白细胞抵抗细菌毒素。我曾遇见这样一个病人,他就是小时候每次发烧的时候,医生就给他开抗生素吃,现在身体免疫力严重下降,很容易就会发烧,且不容易痊愈。年纪轻轻的一个小伙子,夏天却不敢冲凉水澡,晚上睡觉不敢吹空调。同学们都笑话他像姑娘一样娇嫩,他有苦说不出。如果他小时候发烧的时候能够不吃药熬过去的话,之后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烧了。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小儿受寒引起的发烧。中医上讲,小儿为“纯阳之体”。另外,现在的小孩子,吃的东西太好了,牛奶、肉、海鲜等等都是高蛋白的东西,小孩子体内本身就有热。这时候稍一受寒,就会引起风寒感冒而发烧。这在民间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寒包火”或者“寒包热”。 出现寒包火,这时候要让孩子发汗解表,这样既可以把体表的寒邪驱赶出去,也可以让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出来,从而起到退烧的作用。小儿推拿术中的“推上三关”就有这种功效。 在孩子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就是上三关了。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就是“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每天给孩子推100~300遍,具有发汗降热的作用。 记得有一次在学员交流会上,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让我给他两岁的孩子调治发热,我当时给孩子推三关150遍后,孩子的身体就微微发汗,原本烦躁不安的小宝宝竟然很快睡着了。 那对父母在感激我的同时,也讲了以前给孩子治发烧的情况。他们说,孩子有一次发烧,他们就给孩子用了一些退烧药,但孩子的烧依然没有退下来。他们就怀疑药效不够,又给孩子加了量。结果,当天晚上,孩子是出汗了,但很快就脸色苍白、神志不清,迅速送往医院后,孩子竟然还休克了。 我当时听了很替这两口子捏了一把汗,药哪能乱吃呢,一定要遵照医嘱才行。而且发汗解热原本有“推上三关”这样简单易行的办法,如果当父母的都知道的话,又怎么会发生上面这么危险的事呢。 10. 孩子有胃火怎么办:清天河水 如果不注意小孩的饮食,过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就容易引发胃热,这在中医上叫做“食积内生热”,也就是胃内有火了。有了胃火就会出现像牙龈肿痛、牙龈出血、便秘这样的症状,而且最让人讨厌的就是口臭。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不喜欢喝白开水,只喜欢喝酸的、甜的、冷的,这时家长就应该注意了,你的孩子可能胃内有火了。 有了胃火不要紧,家长们可以跟我学“清天河水”,孩子胃内有热的时候,按我说的推拿术清一清就可以,犯不着去打针吃药。 我一直强调,人生病的时候,是身体不平衡了,肯定是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了“低沉点”,而像胃火引起的一些症状,高升点就在手厥阴心包经上。手厥阴心包经的起点是胸中,终点在手上。大家想一下,既然手厥阴心包经的一头出现了“高升点”,那在这条经络的另一头肯定出现了“低沉点”。这时候,只要把这个“低沉点”调治上去就可以了。 在手厥阴心包经接近手的一端,也就是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的地方,中医上叫“天河水”,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就叫“清天河水”,是给小儿退热的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的作用。 当孩子发热时,每天给孩子清天河水300遍,就可以让心包经通畅,从而起到泻火的作用。另外,中医讲,心包经与三焦经互为表里。三焦经协调着五脏六腑,可以调通水道、运化水谷,它就像是一部电影的总导演、一场联欢会的主持人,可以让五脏六腑的功能更加协调,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地为身体服务。也就是说,三焦经畅通,小孩子的机体抵抗力也会增强。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共同努力,去钻研,去思考,充分利用好小儿双手上的亿万财富,使孩子健康成长,免遭病魔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