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的喜剧 鲁迅 读鲁迅作品《鸭的喜剧》

读鲁迅作品《鸭的喜剧》作者:一粒散沙发布时间:2015-11-28 15:56:45来源:民族复兴网字体: 大  |  中  |  小

  《鸭的喜剧》是收录在《呐喊》中的一篇故事,是一篇带有纪实性色彩的小说,作者为鲁迅。文章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上海《妇女杂志》第八卷第十二期,讲述了一个俄国盲人诗人作家在北京城里一段客居生活经历的小故事。

鸭的喜剧 鲁迅 读鲁迅作品《鸭的喜剧》

  一个俄国人叫做爱罗先珂,去过缅甸日本后来又到了北京城,总是有一种来到沙漠中的感觉,最大的感觉就是寂寞,寂寞。寂寞的原因大概是听不见自然界产生的那种自然音乐吧,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千年古都,从人文景观上看是一种人造的环境,相比之下,当年的缅甸还基本上处于原生态的状态中,两者的反差是极大的,初来乍到的老外对古老的北京城有些不适应也在情理之中,缺少大自然所能带给他的那种音乐,缺少乐趣,寂寞就在所难免了。

  小说的基本描写过程是按照一个俄国人叫爱罗先珂的出现——寂寞——减轻寂寞的方式——消失的过程展开的。爱罗先珂为了减轻自己的寂寞感觉,他就劝说让周围的人来改变自然环境,人工饲养了一些小动物,家禽之类的动物,小鸭子便是其中之一,还有可以放养鸭子和小蝌蚪的池塘。小蝌蚪长大了就可以还原蛙鸣的声音,寂寞也就会减轻了一些,可是当小蝌蚪没有变成青蛙时就被小鸭子给吞噬掉了。人工制造的生态环境还是不那么理想。但是毕竟还是减轻了一切这个老外的寂寞。减轻了老外爱罗先珂的寂寞不仅是周围人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小蝌蚪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小鸭子看起来也是挺可爱的,但是在小蝌蚪面前还是暴露出凶残的一面,弱肉强食,这是一种丛林法则,非人性的法则。老外减轻了寂寞,同时也反映了丛林法则的残酷性。

  悲喜是对立的统一,也是相互转化的,鸭的喜剧是以蝌蚪的悲剧为代价的,而爱罗先珂的喜剧又是以牺牲周围人的利益为代价的。与其说是鸭的喜剧,还不如说是老外的喜剧。用现在的观点看北京城里是不适合养殖各种小动物的,即使是清末民初时期也是同样的,养了反而与环境不利会污染环境的,可见那时的环保意识还很差的。

  这个小故事也说明了环境与人的关系,人一方面是可以适应环境的,人还可以改变环境的,环境也同时会塑造人。老外开始很不适应环境,一座千年古都对于他等于万顷沙漠,寂寞难耐。没有自然音乐,万籁俱静,对于一个富于想象的诗人作家来说,等于在沙漠中生活一样。然而老外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劝说的方式让周围的人来改变一些环境。环境虽然改变了一些,也付出的代价。可是最终还是没有留住人,他乡即使再好也不是久留之地,何况不大好,老外还是消失了,大概是又回到了乌拉尔山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了。

  由此联想到古代的帝王,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强制别人把一座荒山开辟为狩猎场,通过亲手射杀各种飞禽走兽来减轻寂寞,以各种禽类的悲剧来换取自己的喜剧,而手下的王宫贵胄,才子佳人,还可以直接间接地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和手段,养花养草,饲养各种小动物来减轻自己的寂寞,换得乐趣的。现在的富人养猫、养狗大概也是因为产生了生活在寂寞沙漠中感觉的缘故吧。要不古人怎么会有“寂寞沙洲冷”的诗句呢?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然而,他们都会告老还乡,叶落归根的,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老外也不例外,他们大概也会愿意客死他乡,马革尸还的,所以爱罗先珂还不如趁早溜之大吉,从周围人的视野中消失掉。

  而在今天客居他乡的一些人就与爱罗先珂不大相同,国外的环境再不好也是好的,不但没有什么寂寞的感觉,反而错认他乡为故乡,总是不愿意当中国人,千方百计出国,出了国有要弄个绿卡什么的,成为永久性的外国人,谁管他是沙漠还是绿洲,总之不是通州就行。

  先富们,并没有去带动后富,而是先移民国外了,哪怕是沙漠的国度,他们手里有了钱就可以消除自然界带来的任何寂寞,金钱是他们唯一的乐趣。什么故乡啊祖国啊,都不在心里。先富们把财富都带走了,把贫穷留在了故乡,先富们的喜剧,先不富们的悲剧。

  爱罗先珂由于自然环境带来的寂寞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的办法来增添一点乐趣,爱罗先珂消失了,在他的“沙漠”上,还增添了四只小鸭子,在鸭鸭地叫,他把鸭的“音乐”留在了“沙漠”,寂寞留给了小鸭子。毕竟没有把他乡认作故乡,就这一点来说,这应该是他的人生戏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3951/943825997675.html

更多阅读

读《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 鲁迅爱许广平还是萧红

50岁生辰全家合影(1930年9月25日摄于上海)我这人,平时很少读书。但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读的书。要说除了课本之外,唯一读得最多的书,就是鲁迅先生的书了。我不迷信,也不追崇,也不“粉丝”。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完全是因为我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艺术价值 鲁迅呐喊读后感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艺术价值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的先河。鲁迅的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称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鲁迅是

心动的时刻——鲁迅《两地书》 两地书 鲁迅

手机换了屏幕,又可以上网了。看了赵瑜写的xxxx小闲书(恕原名没记住,又懒得去查),心中忽然莫名的有很多东西出来,一直想要买鲁迅先生的《两地书》来看,无奈网上都缺货,就搜了一篇文章,贴在这里吧!无法言说的爱情——再读鲁迅《两地书》 / 张丰

声明:《鸭的喜剧 鲁迅 读鲁迅作品《鸭的喜剧》》为网友独人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