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大全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大全-红烧臭桂鱼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大全-红烧臭桂鱼 (2012-07-29 07:24:24)标签: 歪打正着 特殊气味 鳜鱼 红烧臭桂鱼 徽州招牌菜 浓油赤酱 纷纷仿效打鱼分类: 水产海鲜江河湖鲜


    臭桂鱼(鳜鱼)是一道徽州名菜,初次见到的人不敢下筷,因为桂鱼(鳜鱼)发出的似臭非臭的气味,叫人有点担心。其实,你一点不用担心,这决不是菜变味而发出的异味,这是这道菜独有的风味,当你吃一口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它的味道是那样的鲜美,这就是徽州的名菜臭桂鱼。

 

 
    臭桂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来源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鱼贩将桂鱼以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取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此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非但无异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

 

工具/原料
原料:腌制好的臭桂鱼,肉碎一两左右
        

调料:姜、蒜、葱各适量,料酒、老抽、白糖、味精、淀粉各少许

 

步骤/方法
将臭桂鱼洗净,用温水浸泡漂洗30-60分钟,沥干水分后待用

锅中加油烧热

加入葱、姜、蒜末及肉碎炒出香味后,下臭桂鱼将两面都煎至金黄
             
烹入料酒,少许老抽调色
       

 

并注入适量水(以完全浸住鱼为宜),调好口味后大火烧开

 

改小火烧十分钟烧透,加入适量味精,收汁装盘。

 

家庭自制臭桂鱼的方法:

(以下为1条1斤2两左右桂鱼的量)

原料:桂鱼、王致和臭豆腐(这就是腌制臭桂鱼的秘密武器!)

做法:

1、将桂鱼宰杀并清洗干净,并将桂鱼从鱼肚处向鱼背处剖开(注意不要将鱼背剖断);

2、将桂鱼两面均斜剖上花刀(再次注意不要将鱼身剖断了);

3、将鱼从案板上移至稍大的盘中,打开臭豆腐瓶盖,用干净的筷子拣出5~6块臭豆腐放在鱼身上;

4、右手(或双手)戴上一次性手套,将臭豆腐均匀抹满桂鱼的全身(里、外两面,花刀里面全部都要抹到);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大全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大全-红烧臭桂鱼

5、准备一个稍大、稍厚(不易被鱼鳍戳破)的塑料食品袋,将鱼身合起放入食品袋中,将袋中空气用手排挤一下,并将袋口扎上;

6、准备一个稍大的保鲜盒,将已放入食品袋中的桂鱼放入盒中,并放入冰箱冷藏;

7、冷藏7天即可取出,经烹调至熟后食用。

干烧臭桂鱼

原料:自制臭桂鱼

调料:姜、蒜、葱、干红辣椒、花椒、生抽、老抽、鸡精、油

(臭桂鱼已有咸味,不需加盐)

做法:

1、自制臭桂鱼从冰箱取出后,用清水将鱼身上残留的臭豆腐彻底冲洗干净,沥干水份备用;

2、姜切丝、蒜切片、葱切段、干红辣椒切段、花椒几粒备用;

3、热锅下油,放入臭桂鱼,将鱼里外两边稍煎至焦黄;

4、锅中加入姜、蒜、干红辣椒、花椒,炸出香味后,依次烹入适量的料酒、生抽,喜欢菜品颜色深者,可加入少许老抽(不要加多了,以免鱼味太咸);

5、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鱼身里外两面稍烹煮,至汤水稍收干,撒上葱段,即可出锅食用。

 

啰嗦一下:

1、除了桂鱼以外,用此方法还可腌制鲈鱼、黄鱼等鱼刺较少的鱼,制成臭鲈鱼、臭黄鱼等,同样美味~。选择肉多刺少的鱼,吃起来方便畅快。

2、臭豆腐一定要选王致和臭豆腐,吃起来那才是醇正的臭桂鱼的味。

3、腌制臭桂鱼时,不在案板上操作和戴上一次性的手套,是避免弄得案板上和手上留有臭豆腐味,难以清洗;

4、家里若没有用于冷藏臭桂鱼的保鲜盒,可将腌制的臭桂鱼多包几层食品袋,将口封紧放入冰箱冷藏,目的是不要弄得冰箱里面都窜的是臭豆腐的味。

5、干烧臭桂鱼时,因腌制后的鱼肉的咸味已经足够,一定不能再放盐,加生抽要适量,老抽只能加少许或干脆不加。

6、不喜欢吃辣者或口味清淡者,可不加干红辣椒和花椒。

7、超市里活桂鱼价格较贵,用于腌制臭桂鱼可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冰鲜桂鱼(或冰鲜鲈鱼等),并不影响臭桂鱼的口味。

 

臭桂鱼的历史来历

 

    桂鱼,准确的写法应当是鳜鱼,也就是张志和所说的花流水鳜鱼肥的主角,笔划太多,市井中人嫌麻烦,用了简化的桂字。臭桂鱼的来历有两个传说版本,但内容大同小异。第一个:徽州名菜臭桂鱼,那是当年某徽商坐船回家探亲,因为路远天热,携带的桂鱼未保存好发臭了,妻子贤惠舍不得丢弃,用浓油赤酱处理了一下,没想到歪打正着,发臭的桂鱼经过料理,味道竟然好极了。徽商借此推广,村里乡亲纷纷仿效,不经意间,臭桂鱼居然成了徽州招牌菜。

    毛豆腐也是如此,说当年战乱,朱元璋的部下冲进徽州某地,当地村民早已闻风逃散,坚壁清野,军队饿得无法,急迫中将一些已经长毛的豆腐也吃了,没想到毛豆腐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因此在军队中传开,当然也传到了民间。久而久之,这两道菜竟然成了徽菜经典,竟然有了鱼不臭不吃,豆腐不毛不食的风俗。

    另一个传说是:早年徽商远行,沿途放排,打鱼为食,存的桂鱼时间久了,易生异味,便以盐抹之,翻来覆去,千里之外鱼仍未变色,形正而味浓,滚油爆炒,异香(应该说是臭)扑鼻,成矣。后人将劳动者的智慧发扬光大,把臭鱼的腌法进行了提炼形成套路,先用上好的精盐浸水,将桂鱼浸渍六天,比例要正好,否则味道就偏了。制作精良的臭桂鱼出缸后,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非但无异味,反而鲜香无比,是为上等佳肴,此菜已成徽菜样板,有说道是,没吃臭桂鱼,等于没吃徽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4851/876654442271.html

更多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清单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图片

一部中国央视在深夜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海内外华人的一片叫好。许多人收看起久已未看的CCTV,翘着拇指大赞焕然一新后,剩下了浓浓的乡愁四溢。急于向美国朋友推荐自家锦绣的华人,更是急切呼吁赶紧出英文版。《舌尖上的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之旅 舌尖上的中国iPhone美食摄影之旅

  寻找片中美食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实在是压抑不住对美食的欲望,于是我突发奇想在北京寻找片中的美食,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单反的效果固然一流,但是实在不方便天天背着四处走,于是我只用我的iphoe!效果绝对超出你的想象,文

声明:《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大全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大全-红烧臭桂鱼》为网友旧城孤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