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优雅高尚起来

优雅,是一种和谐,从文化的陶冶中产生,在文化的陶冶中发展;高尚,是一种生命的从容姿态,是一种心态的坦然;优雅与高尚是一种深入灵魂的气质,就像雪花满天飞舞,没有任何两片是相同的……,梦真的《生命流韵》一书,体现了女人的一种魅力与精神气质。人生优雅而高尚起来,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是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文学抒写的过程中,梦真才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心胸开阔起来,同时也真正享受到在写作过程中生命的优雅高尚。她虽然身处基层教学,但不甘于平庸,心中装着文学梦。她是中学语文教师,又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做事认真、较真,断章、析义、评判都有着独特的视觉和思维,能写出文理具佳的美文就顺理成章了。
之前,梦真女士出过一本书《让人生更精彩》,出版以后反响很好。最近两年的博文,她每每发送后就向我举荐,我也零散地阅读过。最近要整理出书,让我为她写序,我顿感惶惶然,在文学细节上,我其实远不如她,又怎敢信口评析?看了她的每一章节概况后,我方敢接纳,无论说得是否到位,就姑且算是一篇读后感吧。
第一章“人生若只如初见”,爱情是男人女人永恒的话题,艺术的浪漫和浪漫的爱情总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浪漫文人来说,爱情更是比生命要珍贵。我不知道梦真的爱情生活到底有多厚多深,但从字里行间,却深深地感受到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和执着,唯美和迷恋,她生活在底层,却用大爱去诠释和感悟,因此才产生了诸多的艺术篇章。无论那段爱情给予她的是温馨还是苦涩,收获最多的是艺术——诗篇、散文,这足够了。她的短文,因情而发,浪漫表现,也有理性的成分,是浪漫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她站在女人的角度诠释了婚姻的内涵,关于爱情、婚姻,她独具匠心去思考,独具慧眼去观察,把女人心里所要达到的爱情境界淋漓尽致地揭示和反应了出来,那是一块属于中年人的爱情桃花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里,能够还有这样一块纯净的天地,实属不易。可是,她为我们构思了一个,缔造了一个,很是不易。情生情死,乃情之至,经过生活淘洗历练的女人,对爱情的品尝,自然有着深刻的悟性,
《爱情这杯酒谁喝也都累》,《爱情都是千转百回》,《谁的爱青春恣意》……这是作者在追寻和思考的问题,也是书中第一章里的内容,立足于探讨女性的内心世界,为理想的爱情找到一个理想的空间。《人生若只如初见》,那是一种呼唤,一种无奈,一种佛性的解读。
第二章“陌上花开缓缓归”里主要是心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情感浓厚,文笔细腻,好像与读者面对面亲切交流、深度交谈,让人觉得置身其中。从女人、人生、人性写起,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写起:《三八节的女人》《秋天的女人》《诗意的女人》《春天的女人》《人性里的强和弱》《欣然面对困惑》《平庸的幸福》《从死亡的角度看生命》《不曾留住的生命过客》《夏夜的孤独之舞》等,对人生观、幸福观、价值观做了阐述与描写,作为生命中的见证和回忆。生命中我们每天都在期盼、瞭望、行走,仿佛感觉找到了归宿又仿佛没找到,时间给我们希望又给我们失望,思想与情感陪伴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文之为物,自然之灵气》《写作就是记录生命的过程》《文学作品中的自我意识》《自由写作与宣传》《不为获奖而劳累》《吃饭与写文章》《书影写作话流年》等,阐述了写作的态度和目的技巧,首先是热爱写作,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然之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给你启发开悟……总之,所有的文字都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却把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写出了新意,则令人感动。
第三章“闲敲棋子落灯花”写的是文学的审美与评论。
作者写评论不像是业余写手倒像是专业评论,这是因为作者是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讲认真细致,多年的训练积累文字功底深厚。读莫言的小说《蛙.》的评论,从人性化的角度剖析了计划生育中女人的悲哀。女人是生育和延续人类生命的母体,也是女性的本能,传宗接代是婚姻的目的,也是女人的唯一使命,它决定着女人的一生。传统意识里,重男轻女,这一思想几乎渗透到所有女人的灵魂深处,是那样的根深蒂固。评论细腻深刻,站在人类困惑的计划生育主题以及生殖伦理角度评论女人,点评到位。评论小说《春夏秋冬》,小说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折射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把握主题集中而明确有深度,语言文字有韧度、张力、敏锐。对《春夏秋冬》里写的女人世界,洞若神明,了如指掌。评论里还有对诗歌的赏析,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准确到位,语言自然清新,由浅入深,揭示了诗的本质和艺术真谛。
第四章“山乡域外揽胜景”,写的是山乡域外的活动见闻。
作者所写的,几乎全是家乡的美景,乃本土文化的呈现。云冈、五台山、晋祠等都是本省游览胜地,自然不例外,也有本地的乡俗活动,如东山、茹越口、伯强、太平沟等都是本地美景,却是作者的亲历亲感之作,真实朴实自然,没有添加雕饰的痕迹,用心写出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很多人去过的地方从离开此地后都不留痕迹了,但是作者却用心记录下来,并写成旅游散记,令人赞叹。
第五章“杏坛听雨落芳菲”。
作为职业教师,最熟悉的当然是教育,有教师的辛苦忙碌,也有教师的荣耀自豪,其中《教师忙碌背后的荣耀和悲哀》,把教育领域的诸多细节问题展示出来,有讽喻有自嘲有自我欣赏。《谁知道当教师的甘苦》《教师的清高》《那年那月那师那情》《怎样的教育才算有爱》《山村学校正陷入困境》……一个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但是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也多一些关注学生教育的意识,关注国家教育的问题,可以说,从小爱到大爱,触及到了我们这个社会共同面对的阵痛,不失为一曲忧国忧民的篇章。
一本《生命流韵》所涵盖的领域较多,抒写的是一个自强自信的女人的生命感悟,揭示了一个时代的理念和矛盾,是对当下这个时代的问题和思考,尽管某些篇章写得有些单薄,有的趋于雷同,但整体读完后,相信你对人生人性人文的诸多话题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