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意味着春节序幕已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不,这两天有点寒冷,据说明后天还有雨雪,气温近期不会回升,提醒大家,年根儿起,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而且风雪来袭,对交通出行影响较大,请一定注意安全!天寒地冻,也别忘给家人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或者,今晚就回家陪爸妈吃碗腊八粥吧。让这份温暖,驱散冬日的严寒……
腊八的由来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腊八粥的由来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在尼连禅河边的苦行林中苦修6年,饿得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此时他遇到一位牧女,送给他乳糜(牛乳加饭)。食后他体力恢复,经过思考, 决定放弃无益的苦行。释迦继续静思冥索,探究世间万物,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最终释迦于三十五岁腊月初八凌晨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中国佛教徒于成道日举行颂经并效法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谷米及果实,煮粥供佛,定名为“腊八粥”。健康长寿腊八粥
1、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南北皆然。典记上对腊八粥的功效描述得极为详尽“有和胃、健脾、清心、补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养血的功效”,难怪人们如此钟情食腊八粥。下面一起来学习正宗腊八粥的做法吧!
2、准备食材:
大米80g 小米30g 薏米30g 红豆50g 绿豆50g 花生25g
核桃25g 莲子2茶匙(10g) 糯米80g 大枣25g 板粟25g
干百合2茶匙(10g) 水2500ml 黄晶冰糖2汤匙(30g)
3、制作方法:
1、将大米、糯米、薏仁、红小豆、绿豆用清水淘洗干净备用。
2、干红枣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温水浸泡20分钟,使其泡发(或者将红枣用温水泡发后去核,煮烂做成枣泥同粥煮)。
3、板粟、花生、核桃剥壳去衣留净肉,折皱部分可用小镊子钳净。莲子浸泡,剥去苦心。干百合用温水浸泡至发软。
4、将大米、糯米、薏仁、红小豆、绿豆和莲子倒入锅中注入清水,大火烧沸。
5、再放入红枣、板粟、花生、核桃,改用文火熬40分钟,过程中需不时地用勺搅动,以免锅底焦煳。
6、将小米和百合放入锅中混合均匀,再继续用文火熬制20分钟,其间继续不断搅拌。
7、待八宝粥香糯黏软时,再放入黄晶冰糖,继续加热并保持搅动,使其融化后即可。
充满年味的腊八蒜
在华北地区,特别是青岛、潍坊等地过腊八节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有腌制腊八蒜的风俗。单看那翡翠碧玉般的蒜瓣,就忍不住流口水了!蒜辣和醋酸香溶在一起,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用,是北方冬天独有的美味。
为啥要腌制腊八蒜?
为什么要腌制腊八蒜?说起来话长,关于腊八蒜,据说是因为“蒜”字和“算”字同音。传说古时候,进入年关,做生意的这天都要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准备过年,不管是欠别人的,还是别人欠的,心里都要有个数。欠账的那些怎么办呢?快过年了,又不好到人家里明目张胆地去要账,国人自古爱面子,就想出了泡制“腊八蒜”送上。欠账的人收到腊八蒜,心里就会明白该还债了。

1、腊八蒜,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用料非常简单,就蒜瓣儿和醋,做法也很简单。当泡在醋中的蒜慢慢变绿,也就快到春节了。
冬天经常吃些腊八蒜,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既杀菌,还解毒。盛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沾着满是蒜香的醋,时不时地再来上一块儿湛青翠绿的腊八蒜。这景象想一想都会让人口水不止,垂涎欲滴。
2、食材:
紫皮蒜5头,米醋适量
小贴士:做腊八蒜最好使用紫皮蒜和米醋。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如果买不到紫皮蒜,就用白皮的也可以,做出来没有紫皮蒜那么脆口儿。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过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口感较差。
1、将大蒜剥去皮。
2、取出一瓣蒜看一下,每瓣蒜都有一个根部,主要是通过根部吸收醋汁,然后蒜与醋反应变绿色。
3、用刀把蒜瓣的根部削掉一部分,露出里面的芯儿,这样醋汁可以更快的浸入到蒜瓣内。
4、依次把所有的蒜瓣根部都处理完。
5、找个玻璃瓶子,洗净擦干。
6、把蒜瓣都放入玻璃瓶。
7、倒入米醋,淹没蒜瓣就可以了。
8、取保鲜膜或者保鲜袋叠几层,放瓶口,这样扣盖子的时候可以使瓶子更好的密封。
9、把盖子扣上,拧紧。
10、如果想早点吃上腊八蒜,就把瓶子放暖气附近,几天就可以吃到爽脆可口的腊八蒜了(暖气可以促进醋的挥发,使醋更快的浸入到蒜瓣内,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变绿)。
喷香诱人腊八面
2、食材:
宽面:面粉250g、鸡蛋1个、盐1g、温水适量
臊子:猪肉100g、豆腐干4块、胡萝卜1根、白萝卜1截、干香菇5朵、压缩干燥黑木耳1/4块、干黄花菜1小把、黄豆1/2杯
调料:辣椒酱2大勺、酱油少许
1、面粉中加入盐,搅匀后打入鸡蛋;
2、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小心搅拌面粉;
3、搅拌至面粉呈大块雪片状;
4、用手揉成面团,此时面团粗糙一些没有关系;
5、盖上面盆,饧15分钟,重新揉面团,如此反复2到3次;
6、揉过3次的面团,已经变得非常光滑;
7、最后饧好的面团擀成0.5厘米厚的面片;
8、撒足量面粉,切成10厘米宽,叠在一起;
9、切成菱形块;
10、用双手拉住菱形块的两端,慢慢抻长、抻薄。
1、所有干货提前用温水泡发,全部臊子材料切成丁;
2、锅烧热,放少许油,加入一大勺辣椒酱,炒匀后放入肉丁;
3、待肉丁变色后,放入浸泡后的黄豆;
4、加入木耳碎、黄花菜碎、香菇丁;
5、加入豆腐干,再加入少许酱油,少许水;
6、全部材料翻炒均匀,炒至收汁,盛出待用;
7、锅中加水,放入一大勺辣椒酱,加入胡萝卜丁和白萝卜丁;
8、水开后下入宽面,水再次烧开后继续煮3分钟,捞出面,拌上臊子即可。
1、反复揉面团,不仅使面团变得光滑,且做出的面条更加筋道;
2、面片一定要撒足量面粉,才能重叠起来,面粉量不够的话,容易粘连;
3、菱形块切好后及时散开,以防粘连;
4、宽面下锅前要抻长、抻薄,这样煮出的面口感更好;
5、黄豆及各种干货需要提前泡软、泡发;
6、煮面的水不能太少,否则面容易粘连。
安徽风味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
湖南风味腊八豆
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腊月八日(也就是腊八节)开始煮豆腌制,直到来年才吃。因一般在腊月八日腌制,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节制约,一直无法成为消费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