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百合白绢病
症状 主要发生在鳞茎或茎基部,病菌侵入鳞茎后产生水渍状暗褐色病变,后植株下位叶开始变黄,植株凋萎,扒开表层土壤,可见鳞茎被放射状白色菌丝缠绕,病组织腐败,病部可见茶褐色小菌核。
病原 Sclerotium rolfsii Saccardo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Atheliarolfsii (Curzi)Tu.& Kimbrough.称罗氏阿太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形态特征和病原图参见桑树白绢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白绢菌可经种球带菌或直接由土壤中的病原菌侵害百合地下球茎、块根、根、茎及与地面接触的叶部。种球带菌时,以菌丝方式侵入球茎外层鳞片或块根芽体,当气候适合菌丝生长时,开始长出绢丝状菌丝休,并分泌水解酵素摧毁寄主组织;若由土壤中之菌核发芽或植物残体上之菌丝接触球茎外层鳞片或块根,

茎基部及根系时,也会造成为害,致水分吸收受阻,植株下位叶开始黄化,病势进一步扩展,造成整株萎凋死亡。温湿度适合菌丝生长时,以茎基部为中心的土表或宿根的茎上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束成放射状扩展,上面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菌核。
防治方法 参见桑树白绢病。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药用植物百合白绢病"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6051/795743918895.html
更多阅读

百合科芦荟属(Aloe)原产地主要在非洲,有的产于亚洲。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半阴,不耐寒。种植土壤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要低于5℃。我国常见的芦荟1.药用芦荟:木力芦荟、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索科特拉

芦笋又称石刁柏,龙须菜,土名山苞米,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芦笋幼茎出土见光后呈绿色,称绿芦笋,主要供鲜食,培土软化则呈白色,称白芦笋,多作罐头食品原料.芦笋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和多种维生素,是名贵蔬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

玉露(Haworthia obtuse var.pilifera)百合科、十二卷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也称“软叶系”。 原产南非,喜凉爽的半荫环境,主要生长期在春、秋季节,为多肉植物中的“中间型”品种。植株群生,

百合科(学名:Liliaceae)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一种,属单子叶植物类。百合科植物通常为具根状茎、球茎或鳞茎的多年生草本,花裂片常为6,雄蕊6,多为虫媒花。百合科植物在全世界都分布得比较广泛,特别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百合科约有230属3500种,中国

野百合在中国存在同名异物现象,可以指百合科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直立草本,鳞茎球形或长球形,鳞片披针形,外皮淡紫色,干后紫色;植株高70-200厘米以上,基部常木质,单株或茎上分枝;花喇叭形,乳白色,花瓣外略带紫色,单生或几朵排列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