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box”我们看不见,却深入我们的潜意识;它或许会“安全、舒适”,却极大地、深刻地、深远地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精神成长。这些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法则或观念等会压制、局限孩子的生命潜能的发挥,让孩子逐渐长大时被其所掌控,日渐深陷其中而看不到真实的自己,给其带来心灵的痛苦却无法摆脱这种痛苦。
哪些“box”会制约一个人的成长:

1. 我不够好。(父母只关注孩子的缺点而少关注优点、批评指责多而表扬少所导致)
2. “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去扫大街吧!”(职业歧视、人的等级观念负面灌输)
3. “别哭,有什么好哭的!真没出息!”“男子汉,别哭,勇敢点!”(否定、压抑孩子的情绪)
4. “天才只是少数,咱们只是普通人,别做梦了!”(不信任孩子的潜力)
5. “你也就这样了,永远写不好作文”“你也就这样了,永远做不好这件事”(给孩子的发展判“死刑”)
6. “一定是你不听话,所以老师才批评你的”(盲目给孩子下评判)
7. “你五音不全,肯定不是当歌唱家的料”“别切菜了,你切不了”(否定孩子的才能)
8. “就你?还想当科学家?别做梦了!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就行了。”(压制孩子的梦想)
9. “把学习搞好、考上好学校才是唯一正路。”“别画了,高考又不考画画,真是不务正业!”(限制孩子的人生发展)
10. “你要乖乖地听话,听话才是好孩子”“我是你妈,你必须听我的!”(培养孩子的奴性)
11. “女孩念书再多也没用”“女孩子家,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性别歧视)
12. “他这孩子就是这样的人,内向、不爱说话,哎!”(盲目给孩子贴标签)
13. ……
我们成人无意识的语言、语气、眼神、动作,都可能在一点一点地为孩子塑造一个个无形的“box”,成为孩子幸福成功人生的种种制约。我们必须要先突破自己种种人生的“box”,做最好的自己,并且,避免再为孩子塑造各种“box”,让孩子做最好的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