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书?
——读《这样读书就够了》有感
怎么读书?谁不会读书呀?这问题问得多么幼稚,其实不幼稚,有的人天天喊读书,可能并不会读书!人因年龄不一、视野不同,读书感受、体悟也不尽一致,读书的方法也不同。诚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所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然而,读书让人识其真谛、晓其三昧,从而实现超越,则是必然的趋向。明代思想家吕坤“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的名言,乃此之谓也。

有时不仅仅是不会读的问题,还有不愿意读的现象,没有兴趣。
不会读和没有兴趣都不是问题。不少员工还不爱上班呢,但照样每天早上爬起来上班、努力工作。为什么?工作的动机不必是爱,只要能得到值得的回报,人们就会做。对我们而言,读书和学习也当如此看。
这样是不是太功利了?
答案是:是!
成年人读书最大的问题不是太功利,而是该兴趣的不够乐在其中,该功利的又不够学以致用。尽读些“有点兴趣”还“可能有用”的书,于是,要么读不下去,要么读完就忘。
成年人读书,如果不是为了证书,那么就有且仅有两种动机:一类是出于兴趣,喜欢读书;一类是出于致用,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完善自己或者提升能力。显然,管理者应该关心的是后者。换句话说,管理者不需要关心员工是否爱读书的问题。管理者只需要关心员工读书的问题。
耶稣说,“凯撒的应当归给凯撒,上帝的应当归给上帝。”我们也说,成年人学习应当让致用的归给致用,兴趣的归给兴趣。
读书说白了就一个字:拆!把有用的内容拆借成为自己的!,
“书可以不用看完”这句话瞬间打动了我,啊,有这等说法,细看原来是挑选对自己有用的片段并运用,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就是RIA读书法,这一方法让我彻底摆脱了面对家里藏书的愧疚。是一种框架式的结构,即:阅读片段、讲解片段知识点、现场运用,这也是训练我们结构性思维最好的工具,反复运用后,发现这其实是让人理解知识点、吸引人感兴趣坚持下去的好方式。”
这种读书的方式是成长的孵化器!
管理者不但有善于阅读有字之书,还要学会阅读无字之书。阅读学生,阅读同事,阅读课堂,阅读生活,并且能把有字之书化为无字之书,还能把无字之书提炼成有字之书,管理者才能在阅读和写作中打开通道。形成优雅、恬淡、冷静的管理风格,才会有缜密的思维和强大的逻辑能力,并能透过复杂问题的表层抽丝剥茧抓住要害,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至于怎么读书,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个人有个人的读书方法,适合就好,喜欢就好。我喜欢《这样读书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