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是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什么诗人 高适的诗有哪些

高适是什么诗人

高适是边塞诗人,他写的诗歌大都比较雄浑悲壮,反映战士的困苦和百姓的疾苦,属于现实主义的豪放派。

高适像

高适出生在普通人家,年轻的时候喜欢到处游玩,还到过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也喜欢结交朋友,杜甫、李白都是他的朋友,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海阔天空。他最大的愿望是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早年经人推荐,在朝为官,后来受不了官场那些欺善怕恶、趋炎附势的事情,而辞去官职。安史之乱,高适被封为节度使,讨伐叛军,平乱有功,再次入朝为官直到临终。

高适写诗,不喜欢用过多的修饰,直接表达心中所想和眼中所见,很多的景物和场景都是边塞独有的。为了国泰民安,不少将士只能留在边塞。遥远的边塞条件艰苦,没有亲人陪伴,生活上的条件也很简陋,那里的风吹草动都和国家的安全、稳定有很大的联系。

高适处于唐朝的中期,那时的唐朝很稳定和富裕,但是关于唐初的英雄传奇却在人们口中不断被诉说,那个时代的男子都像成为英雄般的人物,如果不是安史之乱,人民都忘记战争是什么样子的。

高适不喜欢做官的拘束,对国家的忠心却始终如一。国家遇到危难,皇帝都已经到蜀中地区避难,高适却带着队伍冲在前面,和叛军在战场上对峙。军队生活是无聊而又孤独的,免不了思念家乡,借着所见之景,抒发心中的思乡之情。

高适是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什么诗人 高适的诗有哪些

高适的诗

高适为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唐朝是中国历朝历代中最为绚烂的一个朝代,它海纳百川,包容着各地的文化。正因如此,唐朝时期的文人更是人才辈出,史上著名的两位诗仙诗圣也皆是出自唐朝。在一个文化如此绚烂的朝代,若高适只是普通诗人,他定会被李白杜甫的光芒所掩盖。

高适像

然而,高适的诗虽然没有李白那如天才般的斗酒诗百篇,也没有杜甫忧国忧民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他却有着自成一派的,独属于大漠边境的苍凉大气。

虽然高适也有许多其他的好诗,然而最为出名的,便要当属高适的边塞诗。不过,高适的诗中却也并不单单只是描写边塞的风景,在描写边塞大漠的同时,往往还会带着对于胡人、当时政治的看法。

诸如高适的《塞上》,短短的两句话,便把边塞胡人的能骑善射描写的跃然纸上。

在如高适的《蓟中作》,开始便描写了大漠、塞塇等独属于边塞的风景,使得我们读起开头,便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边塞的孤寂苍凉。中间又描写了边塞一派凄凉的景象以及对于胡人的愤慨。最后以“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

整篇诗词虽然并无华丽的词藻,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朴素;然而却清楚的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以及那大气磅渤的边塞景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较为经典的诗词,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等。

别董大 高适

高适的《别董大》这首诗是用来赠别友人的。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大家多次在送别会上,以表达对友人美好的祝福。

《别董大》配图

《别董大》其实一共有两首,除了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另一首是“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这两首诗是高适用来送别自己的朋友董庭兰的,董庭兰是一名琴师,但是他擅长的七弦琴却并不被人们接纳,属于不入流的乐器,当时的主流音乐是胡乐,所以无法在长安立足的董庭兰只能离开另谋生计,两人在睢阳相遇,有了短暂的相聚,因为董庭兰只是路过这里,之后还要离开继续赶路,所以高适做了这一首诗赠他。

从第二首诗可以看得出来,高适当时的情况也不是很好,诗中写道自己已经离开京师十年多了,现在就简单的一顿酒钱都付不起了。但是第一首诗却给人一种天下之大任君闯的豪迈感。

高适将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友人的美好祝福蕴含在第一首之中,前两句借眼前之景尽书离别之不舍,感情真挚,内心阔达;后两句则是对朋友的安慰,不要担心此行遇不见知己,天下怎么会没有人不认识你董庭兰的!这句话说得多么的慷慨激昂,让离行的朋友内心瞬间充满了希望。激励朋友用于奋斗,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这两句诗作为临别赠言的原因。

燕歌行 高适朗诵

《燕歌行》诗朗诵伴有凄凉悲壮的调子,朗诵者是黎明曙光,此人的真实姓名不为人们熟悉,博客的名称是黎明曙光H,是中国黑龙江哈尔滨电力科技研究院一位搞科研的男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可见当时学习优异。

燕歌行

他学习的是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是属于理工科类,只喜欢和同道中人交流,在其他人眼中看来,是属于不合群的一类人。黎明曙光很有才能,他的才能不一定被周围人欣赏,造就了他孤芳自赏的性格,他不喜欢妄自菲薄,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优秀的,自己非常喜欢现在的自己。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品,写的不是诗人在边塞作战的情景,而是诗人看见他人所写的《燕歌行》,有所感悟,于是自己也写了一首同名的诗。

高适写诗不喜欢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喜欢用白描的手法来写情景和故事,全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战争在即,皇帝给出行的汉军将领丰厚赏赐,以示皇恩浩荡。汉家军队高调地前往战场,而敌人那边却在积极地准备,找机会攻击汉军。第二部分写的是敌军杀来,汉军陷入危机,敌军来势很猛,汉军士兵败得很惨,将领些却在欣赏歌舞。敌我双方的对比说明败局已经成定局。第三部分写的是士兵的悲苦,士兵的家人们再也见不到亲人。第四部分是兵败后的惨不忍睹,士兵拼劲最后的力气,还是战死沙场。

除夜高适

除夜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除夕,除夕是每年一家人团圆的日子,那天家里会做很多好吃的东西,一起吃着晚餐,聊着天,辞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除夜配图

高适写除夜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但是他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而是独自离家在外,没有亲人在身边,想到往年这一天和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心里不免感慨万千。

《除夜》这首诗写的是高适一个人在外,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小旅馆,旅馆的条件很简陋,连亮着的灯光都冒着寒气,晚上的时光很漫长,他很早就躺在床上睡觉,可是睡了很久都没有睡着,这里不是他的家乡,他只是客居在此,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是怎样的呢?家人都团聚,唯独少我一人,家人应该都在思念我吧。今天一过又是新的一年,人又老了一岁,双鬓的白头发又添了不少。

这首诗刚开始读上去给人的感觉平淡无奇,读完这后会被诗人的情感带进市里面,这种很强的代入感就是诗人最厉害之处。

旅馆是个很平常的地方,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住过旅馆,旅馆这个景,一下就让人想起住旅馆的经历。高适第一句的后半段一个问句,就如同一个互动,是和读者的互动,读者也跟着诗人在心里问无眠的原因。第二句就是答案,原来今天是除夕夜,诗人不说自己想家人,反而说家人在想他,家人舍不得自己,其实是自己舍不得家人,想念家人。第二句的后半段是诗人的感叹,又是一年了,又老了一年。《除夜》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感染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7051/725760144364.html

更多阅读

耿纪永:美国垮掉派诗人与佛禅

“道非道”:美国垮掉派诗人与佛禅耿纪永(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摘 要:佛禅在二战后的美国风靡一时,垮掉派诗人与之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一面介绍、倡导,一面潜心修习,甚至不远万里到东方“取经”。作为诗人,他们都将佛禅的“不立

嘻哈派诗人温永琪 嘻哈派在线阅读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温永琪(1964.9—)嘻哈派诗人。江西石城人。16岁开始写诗。2003年3月开始在网上写作,已写诗作一千多首。主张真实、自由、诙谐、有用又无用的写作理念。“倒”为其诗学核心。作品以阳刚、犀利、凌厉见长。为2005年《

南宋词人姜夔 南宋词人姜夔是什么派别的 姜夔是什么派

  姜夔是什么派   众所周知,姜夔是南宋时期独具一格的词人,他的艺术风格与写作手法均别出心裁,在词界有着极高的地位与成就,而他的词作也时常被世人拿来与著名词人李清照相比较,那么姜夔是什么派,是否与李清照同属婉约一派呢?姜夔的

声明:《高适是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什么诗人 高适的诗有哪些》为网友山抹微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