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田育瑄
(图片来源:Jimmy Tran_shutterstock.com)
为了找到区分卓越、优等与合格的关键,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绩效指导中心董事暨院长戴维柯林斯(Dave Collins)教授的研究团队针对足球、滑雪、划船等领域的职业运动员进行一系列的访谈,从受访者的生涯轨迹、挑战和遭遇、专业的投入,以及对于教练和家庭上的互动等面向,做了详尽的资料采集。
研究结果发现,表现卓越的运动员往往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他们对待训练时总是秉持“永不妥协”的态度,对专业领域的承诺与投入更胜于优秀的同侪;相较之下,位处优等的运动员则倾向避免严苛的挑战和训练;每当遇到受伤而无法参赛时,表现卓越的运动员一心只想着如何尽速重返赛场一较高下,反观那些表现普通的运动员,在面对挫败时往往一蹶不振,并渐渐失去挑战的热忱。
挫败后保有“从中学习”的王者态度
令人讶异的是,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这些运动员的成败因素除了态度之外,无论在职涯中所遭遇的重大挫折或受伤次数上皆没有太大的差异;与其说区别运动员的是面临过什么样的挑战,倒不如说他们到底是如何在面对一次次的挫折中,仍持续保有“从中学习”的王者心态。
“我们发现那些一心求胜的人们皆具有共通的心理特征,透过访谈各领域的指标性人物之后,我们不但厘清了成就的特征,从中更让我们探究出如何帮助学生达到顶尖的方法”柯林斯教授表示。
“在重组各式不同环境的研究下,我们得出老师可以透过什么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而学生最终又会具备哪些技能的法则,这些法则不仅能运用在运动竞赛等项目上,对于其他专业领域也同样适用”柯林斯教授说道。
虽然通往成功的过程中,必定会遭遇挑战,研究结果显示,挑战次数并非关键,重点在于“不断力争上游的渴望”才是致胜的关键。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n-par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