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
猴 形
猴形吸取了猴子的纵跳、伸缩、抓击之特技而为拳。猴形的练法以斜向进退、纵跳、抓击为特点,步法以纵跳步、脚尖步为主,手法则以刁、抓、钩、拿、刺为主,体现了猴子的快速、灵敏的特点。猴形主练“一气之伸缩”,即吸气时缩回,呼气时出击前伸。

久练猴形,可通督通任,使气血畅通,四肢灵活,身法敏捷。
猴形主要练目光敏锐,身法灵活。在整套演练过程中,无论抓击、纵跳、束身、裹肋,肘与肱始终紧护胸腹,防护都非常严密。其伸缩起伏,纵跳抓击,速度都非常灵敏快捷,既可刁拿制击近身之敌,又可有效地防护自身的安全。猴形的攻击部位主要为双目、喉部、面部。
猴形的步法主要是:分左右两条路线前进与后退。由左三体式起势:(1)左跳步;(2)右进步;(3)左进步;(4)左独立步;(5)右退步;(6)左退步;(7)右退步;(8)右跳换步。向右侧进步、退步,与左侧进步、退步的练法相同,只是方向不同。
猴形的动作组别有:(1)左三体式起势;(2)猴形左进势;(3)猴形左退势;(4)猴形右换势;(5)猴形右进势;(6)猴形右退势;(7)猴形左换势;(8)收势。
1.猴形左进势
(1)左三体式起势(图6-63)。
左脚提回成虚步,胸腹内含,吸气。左掌抽回,两掌在胸前内旋,掌心向下,右脚垫步,左脚斜向左侧小跳,成脚尖步(类似虚步),重心落于右腿;同时,随着呼气,右膀后调,左膀前倾,右掌从左肱上翻下至心口前,成猴爪拳,肘靠右肋;左掌从右肘前向左上方划弧,刁抓成猴爪拳,高与口平,肘在左肋前边,身微向右,双膝微下蹲;目视左拳(图6-64)。
(2)接上式。左脚略向左侧垫步落下,左拳抽回至心口前,胸腹内含,吸气;右脚提起,从左脚里侧向前上虚步,重心落于左腿;同时,随着呼气,左膀后调,右膀前顺,左拳抽回至心口前,肘靠左肋;右拳向上,从左拳里钻出向前抓击,高与口平,肘在右肋前,身微向左,双膝微屈下蹲;目视右拳(图6-65)。
(3)接上式。右脚落下,右拳回抽至胸前,胸腹内含,吸气;左脚提起,向前成虚步,重心落于右腿;同时,随着呼气,右膀后调,左膀前顺,左拳抽回至心口前,肘靠右肋;左拳从右拳里钻出,向上、向前抓出,肘在左肋前,双膝微屈下蹲,身略向右;目视左拳(图6-66)。
(4)接上式。左脚向前进步,左拳抽回至心口,胸腹内含,吸气;左脚扣地,右脚上提,脚尖向左,勾住左腿弯,左腿微屈,成左独步,重心落于左腿;同时,随着呼气,左膀后调,右膀前顺,左拳抽回在心口前,肘靠左肋;右拳从左拳里钻出成勾掌,向前抓击,同眼平,并迅速缩回至口前,成猴爪拳,肘在右肋前,身体向左;目视右拳(图6-67)。
2.猴形左退势
(1)接上式。右脚后退,右拳变掌,掌心向上,抽回至胸前,吸气;左脚在前成虚步,重心落在右腿;同时,随着呼气,左膀前顺,左掌从右掌上向前穿出,掌心向上,成刺喉掌,高与喉平;目视左掌(图6-68)。
(2)接上式。左脚内扣,身体向右转身135度,成右虚步,重心落于左腿;左掌由左向右划弧收至胸前,右手由胸前向左、向右划弧,经左前臂下摆至右肩前,掌心向上,成右刺喉掌;同时,随着呼气,胸腹内含;目视右掌(图6-69)。
(3)接上式。两脚跳换步,向右转身135度,右脚换在后边,左脚换在前边,成左虚步,重心落于右腿;同时,随着呼气,右膀后调,右掌内旋抽回指心口前,成猴拳,肘靠右肋;左膀前顺,左掌从右肘下外旋,成猴拳,高与口平;目视左拳(图6-70)。
3.猴形右换势
接上式。两脚蹬地,重心上提,跳换步,即瞬间左右脚前后换位,左虚步变为右虚步,重心落于左腿;同时,左手直收至胸前,右手由胸前向左、向右划弧,经左前臂下伸至右肩前,成右猴拳,略高于肩;含胸,束身,目视右手(图6-71)。
4.猴形右进势
接上式。右脚内扣,身体向左转身180度,由右虚步猴形变成左虚步猴形。其余猴形右进势动作与猴形左进势的动作练法(2)(3)(4)相同,只是方向有别、左右不同而已(图6-72、6-73、6-74)。
5.猴形右退势
猴形右退势的练法与猴形左退势的练法(1)(2)(3)相同,只是方向、左右不同而已(图6-75、6-76、6-77)。
6.猴形左换势
猴形左换势的练法与猴形右换势的练法相同,只是方向、左右不同而已。
7.猴形收势
当练到左虚步猴形,即练到原起势处时,两手由猴形拳变掌,抽回至胸前,掌心向上,左脚进步,成左三体式收势(图6-78)。
演练猴形的要领:
练猴形时,必须做到:肩松、胯塌、身轻、步活,目光敏锐,猴掌如钢钩,力达指端。拳掌一出,既有刁拿抓击之意,又有穿刺之力,无论左右交换,还是起纵抓击,上下协调一致,防中寓攻,攻中寓防,动作连贯灵活,不可僵滞呆板。
猴形歌诀如下:
“猴形身法势轻灵,力达指尖爪为锋。
闪展腾拿随处见,拳掌出击肘下行。
前掌攻击目与喉,右拳抽回心口存。
双目敏锐如虚实,进退自如属它能。”
外功三境界:易筋、易骨、洗髓。内功三境界:练气化精、炼精化气、御气还神。一层一境界,戒骄戒躁,一曝十寒。功夫始于勤练,成于坚持。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