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荣,男,1956年7月1日出生,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大专学历;现任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萧山农村合作银行董事,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职。2010年李水荣以131亿元人民币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国财富榜第37名。
李水荣_李水荣 -简单介绍
李水荣李水荣,男,1956年7月1日出生,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大专学历;曾获全国乡镇企业家,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杰出人物,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功勋民营企业家,第七届浙江省优秀创业企业家,杭州市10大贡献企业家,萧山区“十五”时期杰出工业企业家等称号;历任萧山益农围垦指挥部经营部经理,荣盛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浙江荣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任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杭州市商会副会长,萧山区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杭州市萧山区人大常委等职;现任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萧山农村合作银行董事,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职。
2010年李水荣以131亿元人民币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国财富榜第37名。
李水荣_李水荣 -创业经历
20万元起步
荣盛化纤集团有限公司1989年,经营着一家小木材行的李水荣对中国布业市场发生了兴趣。当年国内布业市场风起云涌,价格战一触即发,可李水荣却对布业危机存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拿他的说法是:“相对条件下,危机的背后存在着商机。暴风骤雨前的生意也有商机可现。绍兴与萧山只有一路之隔,绍兴人能做的生意,萧山人为何就不能做?”
对布业市场一年的观望和分析后,1990年,李水荣做出了1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改行,办布厂。当初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李水荣并没有想的很远,只是觉得做布业会比做木材业更有机会赚钱。
从8张有梭织机起步,起步的资金是卖掉了木材行和全部家当凑合而成的20万元,厂房是租用当时镇里的6间闲置旧平房,雇佣了当地的20多名工人,在这从来就见不着火车,没有一条像模像样公路的滩涂上开始了他的创业。
李水荣的举止当时被不少人称之为“有些冲动”,对李水荣能不能“发”起来,大多人都持怀疑态度。卖掉全部家档和苦心经营着的木材行,却跳到1个风险大,竞争激烈,风云变幻莫测的市场,谁都难以理解。
而李水荣却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并逐渐显示出他在纺织业方面的非凡才能,他确立了以“市场定产品”的经营策略,厂越做越大,取得了创业初期的成功,到95年底,企业规模由8台织机增加到100台织机。
毅然转行
然而,成功总与坎坷相伴。进入1996年时,整个纺织化纤行业进入低谷期,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倒闭或转产,有人预料,纺织这碗饭已经吃到头了。形势对刚刚站稳脚跟的荣盛公司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变“长丝”为“弹丝”的加弹项目上喝了萧山化纤行业的“头口水”之后,荣盛的发展是否继续在加弹的基础上继续做大有所突破?已经决定再上加弹项目并预订了设备的荣盛化纤公司当时展开了一场对于公司发展来说具有历史性的、实质性的“大讨论”:产业链往下游延伸还是往上游走?往下游走,意味着公司的发展将向着劳动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其缺憾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容易被人模仿,走下游的企业太多;走下游的优点是:技术和资本需求相对较低,生产相对简单,市场风险较小。而走上游,投入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是其最大的难题;但走上游,同行竞争少,产品附加值高,高投入会带来高收益。李水荣毅然决定走上游。
当时中国化纤业正走入了低谷,不少企业都转行另谋发展,在这个节骨眼上,荣盛的“反常”遭来了许多风凉话:要“套牢”为止呢!
当然,李水荣下这个“单”拍这个“板”,不是随便说说大话,他深信他的决策不会有大的偏颇。面对布业已经杀成了一团的价格竞争,十分狭小的润空间。李水荣在对国内外市场进行了考察,远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发现在星罗棋布的织布厂相互拼杀的今天,化纤原料生产厂家成为宠儿,而国内化纤原料生产厂家却是寥寥无几,何不转向搞化纤原料?此行业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无限商机。尽管搞化纤原料项目投资成本吓人,动辄上千万,但如果再走下游,前途十分渺茫。如果继续想在化纤行业做大做强,必须将产业链往上游延伸。所以,依然决定:上涤纶加弹丝项目!人们都替李水荣暗暗捏一把汗!
关键时刻方显敢为人先的英雄本色,不久后便验证了李水荣的雄才大略。1998年,纺织业行情转暖,涤纶加弹丝需求量大增,这一年成了荣盛大丰收的一年,公司产值猛增到1亿多元,占据了萧山纺织业的一席之地。为李水荣担忧的人们,终于松了口气。
2001年产值10亿元到2006年产值超100亿元。仅仅只有6年时间,这飞速发展的数字背后如果没有决策者李水荣的胆略和魄力,那是不可揣摩的。
全面壮大

宁波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让荣盛走在同类企业的更前头,在着手处理开拓国内市场决的同时,李水荣又有了大胆的决策,决定开拓国际市场。从97年开始,李水荣带领企业骨干力量不断外出参加各种展销会,产品推介会,而且还远到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外贸业务得到了进1步拓展。李水荣的生意已经做到了韩国、日本、美国以及欧非诸国。
在对外销售打开局面的同时,徐水荣还不忘在企业自身发展上下工夫。集团每年投巨资搞技改,走高投入高产出之路,还成立了产品研究所,并与浙江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产学联合,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PTA、聚酯、纺丝、加弹一体化生产,荣盛的产业链和工艺流的技改措施都称得上一流。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