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时期的宰相 揭秘:唐朝的唐玄宗时期契丹为何归附又叛离?

  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王朝建立后,契丹部落联盟看到唐王朝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文化都优于突厥,于是便产生了背弃契丹归附唐朝的念头。武德六年(623年),契丹为了讨好唐王朝。向唐进贡名马、丰貂;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首领摩会率领部众向唐正式归附。这件事对世代控制契丹的突厥来说,是最难接受的事实。但是,突厥也慑于唐朝的强盛,不敢以武力抢夺,只好以自己所控制的高开道和唐朝作为交易,那时候突厥知道唐朝想得到高开道,所以,提出条件,是突厥把高开道让给唐朝,唐朝以归附的契丹部众还给突厥。

唐玄宗时期的宰相 揭秘:唐朝的唐玄宗时期契丹为何归附又叛离?

  唐太宗正在运筹帷幄地准备消灭突厥,怎么可能答应突厥的霸道要求呢,这单生意自然不会做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契丹窟哥等部落全部归附唐朝,为此,唐太宗还专门设置松漠都督府用来安置契丹的大小官员,并且对其酋长都赐予“李”姓。但是,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起,唐朝和契丹的关系有点紧张了,契丹酋长孙万荣(696—697年)和妹夫李尽忠不堪唐营州都督赵文翙的侮辱欺压,占据了营州,杀掉赵文翙,起兵反唐。在西、东硖石谷战役中,唐军大败,损失惨重,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司农卿麻仁节被俘,夏官尚书王孝杰丧生,左羽林将军苏宏晖弃甲而逃。契丹乘胜追击,攻陷幽、冀二州。

  时间进入十月份,由于和契丹联盟的奚族突然叛变,战争的形式向有利于唐军方面转化,李尽忠、孙万荣妻子儿女被掳掠到突厥。这一场持续一年之久的战争最后以契丹失败而告终。战争结束后,孙万荣被家奴杀害,契丹眼看着生存不下去了,又归附突厥。但是,归附突厥的契丹不仅没有从契丹那里得到什么好处,相反,从神功元年(697年)之后,倒是常常受到突厥欺凌,备受虐待。

  开元二年(714年),契丹首领李失活和颉利发尹健啜挣脱突厥的羁绊,又毅然归附唐朝,唐朝没有计较前嫌,唐玄宗封李失活为松漠郡王,并且将永乐公主嫁给李失活。契丹首领娶唐朝公主为妻还是第一次。李失活对这次和亲非常重视,亲自到长安迎接公主。从此之后唐朝对契丹的关系开始非常友好。唐玄宗在位时共有10次和亲,仅与契丹就达7次。唐玄宗与契丹的和亲,与唐太宗、武则天时期的和亲相比显得比较宽松,根本不考虑该不该和亲,而是有求必应。

  正是由于这种宽松的和亲政策,导致了契丹对唐朝的隶属关系很不巩固,时叛时离,又变得反复无常。使唐与契丹和亲也极其复杂,这种复杂性与契丹的反复无常以及它与突厥若即若离的关系有很紧密的联系。紧张的时候,致使和亲公主遭到惨杀,这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契丹通过和亲所得到的唐朝财物比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明显要多出许多,这对它们的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所以说,唐玄宗时期和契丹的和亲,不算是很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7951/527875460691.html

更多阅读

唐朝宰相姚崇 姚崇简介 唐朝唐玄宗等三朝著名宰相姚崇生平

姚崇(公元650年-公元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河南三门峡陕县硖石乡)。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

春节假期安排 盛唐时代的中国年,唐玄宗怎样安排春节假期

  盛唐时代的中国年  唐朝也有春节长假  唐朝的春节假期跟我们一样,也是7天。你看唐玄宗颁布的红头文件《假宁令》:“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意思就是说,春节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里有这么两个黄金周。  事实上,到了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不立杨玉环为后呢?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实际上,杨玉环成为杨贵妃的时候,武惠妃早就已经死了。此后,杨玉环也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发现和挖掘线索,进行相关论证和推测。从

声明:《唐玄宗时期的宰相 揭秘:唐朝的唐玄宗时期契丹为何归附又叛离?》为网友玩心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