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淡泊与宁静

淡泊与宁静 (2013-10-01 ) 

            
       淡泊与宁静

 

一直难以忘怀诸葛亮《戒子篇》:“淡泊明治,宁静致远”。成功是给予有准备的人,做最好的我自己就是我的成功,我的自然本色。然而去享受生命里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一个人能找到内心的平衡,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缺陷,并心平气和地承认和接受自己,接受别人眼中的自己,因此对人生有了怡然自乐、不以居下为耻、不以慕上为荣的态度。在此过程中,我觉得我的眼光渐渐清晰起来,脚也踩在了大地上。

王维有首诗《禅诗偈语》是我喜欢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种空冥的静态也是我梦想的,就如看淡尘世的花开花落,人生沉浮,那种波澜不惊的雅致。

虚怀若谷是我喜欢的,叱诧风云我依然热爱,只是我喜欢给自己一个度,在适当的位置做合适的事,在不恰当的位置,省略生活的繁琐,享受生命的美丽,感受自然的和谐。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淡泊与宁静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浩歌是一种境界,浩歌长啸,浩歌畅饮,浩歌待明月,浩歌独举;宋苏轼《和林子中待制》:“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浩歌是一种大境界,博大的胸襟,壮烈的情怀,抒天地之广博,歌日月之光华,意境深远,精神渊长。
  浩歌长啸是一种境界,天人合一,物我相忘,寂寞亦是一种境界。
  寂寞可以如李白恍然独思,寂寞可以如屈原愤然问天,寂寞可以如陶潜悠然采菊,寂寞可以如梵高狂然作画,寂寞可以如海子怆然天国。寂寞是呼唤理性的天籁,寂寞也是以身殉道的绞绳!
  孔子之作《春秋》,孙子之作《孙子兵法》,司马迁之作《史纪》,曹雪芹之作《红楼梦》,凡高之作《向日葵》,裴多芬之作《裴多菲交响曲》……这些惊世之才,哪样不缘于寂寞?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彭祖和巫咸是世间寿命最长的人,当王母的桃树开花千遍的时候,彭祖和巫咸也不知死了多少次了,仙人尚且如此,凡人就更不应去相比了,生命短暂,人生几何?繁华落尽,物是人非。
  忍耐寂寞,此乃尚未脱出名利熏灸的心,此为“人之常情”,不必荷责“未能免俗”
  享受寂寞,乃过分诗意的人生心态,不是每个人都能从“雨打梨花深闭门”的处境中获得美感,“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深深寂寞,卷卷诗意,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得
  孔子之作《春秋》,孙子之作《孙子兵法》,司马迁之作《史纪》,曹雪芹之作《红楼梦》,凡高之作《向日葵》,裴多芬之作《裴多菲交响曲》……这些惊世之才,哪样不缘于寂寞?
  孤独是身体的,寂寞是灵魂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子期去世,伯牙是寂寞的,“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宁可击琴绝弦,不复演奏,此是高山流水知音少,说与谁人听的寂寞啊。
  寂寞不是踯躅街头的惆怅,也不是徘徊巷尾的颓废,更不是借酒消愁的沉沦;寂寞不是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的闲话,散淡与停滞,更不是真正的孤独或寂灭,而是一种不凑热闹,不追风潮的生活境界与生活方式。只有忘记了世间的一切庸俗,才能深味寂寞的真谛。
  平凡之人,不惊世,不大作,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品一份寂寞,守一寸芳心。
  一个人,一支笔,一张纸,是寂寞。
  一个人,一杯茶,一轮月,是寂寞。
  寂寞如水,寂寞如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8351/959692113614.html

更多阅读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图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一句千古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位万表丞相:“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孔明,一生之写照。历史黄叶,俨然一儒士风范,山高水长,传承至今。如今,世事纷繁,谁能心随朗月高,志与秋双洁?灯

声明:《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淡泊与宁静》为网友逗够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