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发病率已经增至11.7%。每10个成年人里至少有1个以上糖尿病患者。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及广东省医师学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开展了“蓝光行动”。家庭医生在线从现场了解到,晚上7点整,在数十位国内知名的内分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广州标志性建筑物“广州电视塔—小蛮腰”被蓝光点亮,绚丽地绽放在夜空中。
开展“蓝光行动” 共同防治糖尿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自2010年起,每年在糖尿病日期间联合各地糖尿病学分会举办糖尿病防治“蓝光行动”,开展公众糖尿病知晓教育并团结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今年在广东省医学会领导下,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延兵教授高度重视本次活动,联合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及广东省医师学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等专家,围绕宣传日活动主题,以点亮小蛮腰作为活动标志,望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提醒广大市民:糖尿病防治形势已刻不容缓!
据悉,为了提高广东省各界对糖尿病防治的重视和对糖尿病患者的关爱,提高广东省糖尿病的防治水平,本次活动还将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
防治糖尿病关键=饮食控制+运动
近年糖尿病日主题都是围绕“健康生活与糖尿病”来展开,今年也不例外,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特别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来说,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另一方面,能增进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李延兵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时说:“健康的生活比治疗糖尿病更有效,提倡饮食控制和运动,是各个时期糖尿病病人的基础治疗,饮食控制与运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生活方式干预的作用。”此外,李延兵教授提醒,通过健康生活使病情得到控制的糖尿患者,同样也不能忽视检查,依旧需要定期复诊,而且要进行终身筛查。
全面二孩放开 高龄孕妈注意妊娠期糖尿病
如今,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高龄孕妈将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也将越来越多。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严励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孩子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更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更易导致自然流产,并且出现巨大胎儿、胎儿死亡及畸形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因此,严励教授提醒育龄女性,尤其是第一胎有妊娠期糖尿病、生产过巨大胎儿等女性,在怀孕时要关注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发现已有糖尿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好血糖在怀孕。
相关链接
防治糖尿病从年轻人做起
本周六将迎来第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调查统计人数为1.14亿。专家表示,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
正确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几率也是越来越高,但有些人对于糖尿病并不是很了解,为了能够让大家对糖尿病有一个更加正确的认识,北京商报记者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赵维纲进行了采访。
关于什么是糖尿病,赵维纲表示,糖尿病属于危害较大的病种,如果置之不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血糖过高会出现急性并发症造成昏迷,随着现在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大多数人会寻医问药并且会稍稍注意自己的饮食,所以这种急性并发症现在较为罕见。相反,现在大多数人的血糖虽然有上升趋势,但并不是很高,所以患者不会有明显的感觉,这样就慢慢地发展成为慢性并发症。然而,在赵维纲看来,这种慢性的并发症更为多见且更加麻烦,难以恢复。
慢性并发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眼底病变(造成视线模糊甚至失明);肾脏病变(肾衰)以及神经病变(手脚发麻,血压维持不住,一站起来会感到晕眩等)。另一类就是大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心梗、脑中风等。赵维纲强调,以上这些症状一旦发生表示已经患有糖尿病,需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正规检查治疗。

糖尿病趋年轻化
我国的糖尿病流行情况呈现出快速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约1.14亿人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其中18岁及以上成人占11.6%。而五年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是9200万,四年间多出2200万人,平均以每年550万例的速度增长。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总参谋部总医院(309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申晶进行了解。申晶表示,该院接收糖尿病患者可以明显看出发病越来越年轻。“从前我们往往以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50岁以后才发病,是个老年病。但现在不是,现在年轻人发病特别多。”申晶说道。
糖尿病为何会盯上年轻人呢?申晶表示,主要跟现在青少年肥胖有关。很多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胖胖的很可爱、很健康,同时也说明营养跟上去了。对此申晶表示不赞同,很多青少年患有糖尿病跟自身的肥胖有着重要的关系。而青少年的这种肥胖主要是由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不恰当导致。过去的孩子活动主要以户外活动为主,而现在的孩子活动主要是在家里打电子游戏、看书、写作业等,体力活动较少。此外,现在青少年喜欢薯条、汉堡、冰淇淋等热量高的食物,在不运动的情况下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很容易造成身体肥胖。
同时,现在的年轻人饮食不规律,白天少吃或者不吃,晚上吃得很多。这种饮食习惯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此外,有些年轻人会追求口感,选择口味较重的菜品,例如川菜、含油量过高的菜品,这些都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的日常预防
在赵维纲看来,现在重视糖尿病主要是做两件事,一是还未患有糖尿病的时候进行预防,防止患有糖尿病;另一个就是已经患有糖尿病,要注意预防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或病变带来的危害。如何在这两个层面有效进行糖尿病预防控制呢?
“未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通过健康科学的饮食、运动、维持体重等,可以减少至少一半数量的人群发生糖尿病。”赵维纲如是说。
赵维纲表示,以下几类人需要重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家里已有糖尿病患者的人;过于肥胖的人(尤其是肚子较大的人);出生时是巨大儿和早产儿的人以及分娩出巨大儿的妇女,因为这几类人患有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那么,体重需要维持在什么状态下才算可以?对此,申晶表示,合理的体重指数应该在18-23.5之间,而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自身的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的平方。
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也要注重预防并发症带来的伤害。申晶表示,合理安排饮食加上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的保持血糖的稳定,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恶化。申晶表示,患者可以每天按时吃三餐,也可以将三餐的量分开吃,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少食多餐。运动时间最好是在从第一口饭算起餐后1小时左右,尽量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每次的运动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
此外,糖尿病患者表示不敢吃水果。申晶认为这种想法并不科学。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水果,但是需要注意食用的时间及数量。一般在两餐之间可以吃一些水果,数量大概在半个苹果左右。专家强调,糖尿病不可怕,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延伸阅读:马伊琍称曾产后抑郁 "胸下垂"因坚持母乳喂养曝林青霞有隐疾秘试舌针治疗超3年 揭秘舌针治疗宫颈癌疫苗上市卡在临床数据 审批流程长时间久水专家称我国95%的人不会喝水慢性病门诊每月最高报销500元以互联网+为抓手 助推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