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赏析】丁××,男,4l岁,工程师。患性延性肝炎已近两年,因工作关系,未能充分休息,而致病情缠绵未愈。目前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胁痛如刺,时轻时剧,肝在肋下3.5厘米,质硬,脾大2厘米。纳呆欠香,食后腹胀,夜寐不实,恶梦纷纭。苔薄腻、质衬紫,脉弦细。
【中医诊断】此正虚邪恋、肝郁气滞、血瘀瘫积、脾失健运之候。
【中医治法】宜活血化瘀、益气运脾、疏肝解郁、化瘢散结。
【处方】以【复肝丸】消之。

【处方】:地鳖虫、红参须各30克,紫河车24克,广姜黄、广郁金、参三七、炮山甲、鸡内金各18克,共研细末,另用虎杖、石见穿、糯稻根各120克煎取浓汁,与上药粉泛丸如绿豆大,每服3克,1日3次,食前服。
本方寓攻于补,攻不伤正,补不壅中,可使虚弱、胁痛、癌癖等症,逐渐减轻、消失。目1963年报道后,各地采用治疗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均称收效满意。
服完一料后,胁痛消失,肝大缩小为2厘米,纳谷增加,神疲渐复。续服一料,肝功正常,肝在肋下1厘米。脾触及。以后每日服2次以巩固之。
【加减】对于妇女因受寒、饮冷、淋雨等外寒侵袭、胞络瘀阻,而致月经闭止、腹部胀痛、苔白质紫、脉细涩者,当活血化瘀、散寒通经,可予地鳖虫、五灵脂、当归、制大黄、桃仁、红花、香附、艾叶、肉桂等品。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