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不是工业,把产品以固定的模式和流程批量生产出来;教育是农业,给予作物适当的土壤、养分和阳光,它们就能自己成长
——叶圣陶
现在的父母有一个通病,就是“焦虑”。孩子成绩不好,焦虑;孩子不上兴趣班,焦虑;孩子性格内向,焦虑。似乎只要有一丢丢的不完美,就可能落后一大截。
请告诉孩子,人生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而是一种适当和过渡和多元的融合。
前段日子科幻小说《三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作品获得了雨果奖。而它的作者刘慈欣本职是一名工程师。工程师和作家,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角色,就这么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他在中规中矩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了未来时空的美妙。
锤子科技CEO罗永浩,30岁之前几乎一事无成,是失败的。在他的书中,他提到,过年回家都会觉得难为情,因为三十而立了,还是一个逛来逛去的无业游民。后来到了新东方,将自己的才识和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最优秀的老师之一,也成了英语培训界的“红人”。他不断地探索,又转战文化界,《罗辑思维》成为众人皆知的知识分享型节目;在科技界,研发生产锤子手机,赋予产品以情怀,以极高的性价比和完美主义的设计理念,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你看,他们或在主业中发展出自己的兴趣,享誉世界,或是在人生低谷奋起直追,不断突破新的可能。
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不是非此即彼,没有什么可以把一个人的一生“钉”死,除非你甘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