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唯一被评为山东名老中医的刘启廷带徒接诊,在实践中传授医术。
老中医收徒手把手“传帮带”
1月12日,市中医医院被评为山东名老中医的刘启廷正在为患者诊治,他的身边,该院中医朱法永目不转睛地看着刘启廷的一举一动。
2014年12月31日,市中医医院启动了2015年“中医药特色打造年”活动,该院50名有丰富、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专家集体收徒,86名具有相当专业理论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成为他们的中医药继承人。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继承人将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向老中医前辈学习中医精华,并精读《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促进业务技术更加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中医不同于西医,靠悟的东西较多,不适合大规模的整体教育传承,以师带徒、口传心授是中医传承的重要形式。”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准入和培养工作,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传承人才。2014年,我市有1人被评为山东名老中医(市中医医院刘启廷),有14人被评为山东基层名中医。与市人社局联合评选出临沂名中医专家15名、临沂基层名中医30名。
此外,我市还先后开展了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工作,集中培训乡村医生1800人;完成了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和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考核工作,2014年我市分别有186人通过了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考试考核。
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部署,组织开展了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工作。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的报名工作,共有292人报名参加学习。我市学员将在临沂市中医医院和平邑县中医医院进行为期2至3年的半脱产学习。

基层中医药诊疗人数逐年增长
一直以来,“简、便、验、廉”是中医药服务的鲜明特色优势。其在满足患者治病用药需求、减缓医药费用上涨、减轻患者和医保负担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