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写 IDF)的统计,糖尿病患者数量正在全球迅速增加,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达3.82亿人,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92亿。近些年,注射胰岛素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糖友”的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蔡晓凌副主任医师接受中新网健康频道采访时表示,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虽有很多优势,但并不是“万能”疗法;同时胰岛素也可能产生副作用,患者在使用时要严格遵循医嘱。
胰岛素不是“万能”疗法 四类患者更适合用
胰岛素参与调节人体的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那么,任何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使用胰岛素治疗吗?对此,蔡晓凌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临床中四类患者更适合使用胰岛素控制高于正常水平的血糖值,即一型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特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和口服药物控制血糖效果不好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特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包括发生严重感染的患者、围手术期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的患者等。

有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终极”疗法,其效果要比口服药物好,而且有利于保护肝肾。事实上,这是对胰岛素的一种误解。蔡晓凌大夫介绍:“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适用人群,胰岛素该用的时候才能用,如果疾病没有发展到需要使用胰岛素的地步,最好不要用,注射胰岛素并不一定比口服药物好。”
一般来说,患者刚得糖尿病的时候,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还可以,只是比正常人稍差;病程延长十年至十五年以后,胰岛分泌功能进一步衰退,病人使用口服药物效果减弱,如果要同时控制血糖和并发症,才需要胰岛素联合治疗或者替换治疗。
胰岛素降糖有副作用 最佳注射部位并非一个“点”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性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而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实施胰岛素治疗,可使血糖长期严格控制达标,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同时,给予适量的胰岛素治疗,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不过,跟其他药物一样,胰岛素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有的甚至影响到患者的整体康复。
注射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还可导致过敏。另外,注射胰岛素往往需要使用针头,如果针头更换不及时,很多患者局部注射的位置会出现创伤、脂肪萎缩、皮下硬结等,把胰岛素注射在这些部位,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蔡晓凌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使用针头注射胰岛素,一定要保证针头是一次性的。但是一个针头两块多钱,一天四次就要花八九块,出于经济原因,很多病人做不到一次性,这就存在一定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