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 叶圣陶主张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叶圣陶的故事

叶圣陶之所以能在教育界和文学界名声斐然,离不开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叶圣陶出生时家境贫寒,但是江南水乡地区向来对教育很重视。因此,叶圣陶的父亲本着“再穷也要读书”的思想,早早的给儿子找了私塾,并且立下一大堆规矩。在如此耳濡目染下,关于叶圣陶的故事就开始发酵了。

叶圣陶和孙子

叶圣陶从出生起就属于天资过人那一群。父亲叶伯仁望子成龙,给他找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私塾。叶圣陶三岁开始识字、练字,据说六岁时认识至少三千字。父亲为了培养儿子习惯、督促儿子学习给他立下了“背不出书就不能吃饭”的规矩。叶圣陶记忆超群,学习积极性又高,基本没有犯过错误,顿顿都能按时吃上饭。父亲大喜过望又给儿子请了远近闻名的私塾,私塾先生要求颇高,叶圣陶丝毫没有怠慢学习,很快就能熟背《四书》、《诗经》等古典书籍。

叶伯仁对儿子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他觉得小孩子应当多见见世面。由于父亲是账房先生,叶圣陶年少时,常常随父亲在社会上闯荡收租。父亲带他拜年、贺寿、参加婚丧、各式典礼让他见识了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也让他早早体会到了人情冷暖。这些场景在叶圣陶后来的写作中显现。在《多收了三五斗》中叶圣陶能真实写照农民凄苦生活,离不开儿时的所见所闻。

叶圣陶的故事还有很多。他曾循循善诱教育自己的儿子,与当年他父亲的教育方式自己的方式截然不同,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引人称赞。不过无论怎样,叶圣陶先生传奇的人生就是一册故事书。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 叶圣陶主张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叶圣陶谈写作

叶圣陶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这位老先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独特的教育方式。除了在教育方面见长,叶圣陶还在写作上颇有见地。长期语言文学研究经验,让他常常谈论写作的技巧。叶圣陶谈写作,究竟谈了些什么呢?

叶圣陶像

叶圣陶的写作心法中有一条是一切灵感源于生活积累。他十分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儿时曾随做账房先生的父亲走街串巷为地主收费。每次出门他都细细观察,收费的对象,生活状况等等。小小年纪就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了然于胸,这位以后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叶圣陶写作的第二条心法叫多练多读。叶圣陶及其热爱读书,他坚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真理。从小父亲就将他送入私塾,他就此饱读诗书,四书五经,《百家姓》、《千字文》都能了然于心。积累多了,自然得练习。叶圣陶认为读书和写作是人的自然行为,既然如此就应该把它们养成习惯。

叶圣陶的写作第三条心法叫技法运用。他认为好作文之所以出彩,不是写的人有多牛,只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小技巧。抒情感情的文章要用记叙文,事物是记叙的核心,没有了事物文章就如同一张空壳,毫无色彩可言。关于作文的想象,必须合情合理,很多文章脱离里现实,肯定是行不通的。

叶圣陶谈写作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生活积累、多读多练、技法运用。因为这些写作心法的运用才使得叶圣陶获得了傲人的成就。

叶圣陶的人品

关于叶圣陶的人品评价,早已不能用德高望重来形容。语文课本中老师曾评价他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等。的确,叶圣陶的人品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他的原名叫叶绍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叶圣陶出生在江苏苏州,家境贫寒。叶圣陶勤奋好学,很快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

叶圣陶(右)结伴出游

叶圣陶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他教书育人,勤勤恳恳10年,在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热爱文学事业,离开教师岗位后,加入到新潮社,又参与到文学研究会组建工作。在这期间他写出著名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展现的是那个年代,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压迫的凄惨生活,气氛悲凉压抑,由此可见叶圣陶忧国忧民的不凡情怀,人品不同凡响。

叶圣陶深爱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日军侵华后,他投入到了抗战文学创作中。他写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极富讽刺意味的描写了农民群众丰收成灾,却因为战争背景厄运连连。不得不走上反抗三座大山的路程。可谓接地气至极,影响了一代人的记忆,他的人品不言而喻。

叶圣陶的人品还突显在教育方面。解放后,他一头钻入到教育工作中,对语文课本的编写给予极大的贡献。他把朱自清的《背影》选入到课本中时曾说:“这篇文章,没有一句废话,简直太干净了。”作为培育祖国未来的把关人,叶老在文学和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学界称它“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说到这儿,那么功勋卓著的一个人,叶圣陶的人品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叶圣陶教育思想

叶圣陶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这位老先生循循善诱,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与众不同。叶圣陶长期从事语言文学探究,充沛的经验让他精通擅长教师的教学工作。叶圣陶的教育思想究竟有哪些呢?

叶圣陶照片

叶圣陶的在写作教育中有一条心法,是一切灵感源于生活积累。他十分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儿时曾随做账房先生的父亲走街串巷为地主收费。每次出门他都细细观察,收费的对象,生活状况等等。小小年纪就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了然于胸,这位以后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还有条叫多练多读。叶圣陶酷爱读书,他坚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真理。从小父亲就将他送入私塾,他就此饱读诗书:六岁就能识别三千字,《三字经》、《千字文》都能了然于心。积累多了,自然得练习。叶圣陶认为读书和写作是人的自然行为,既然如此就应该把它们养成习惯。

叶圣陶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坚持的是自由原则。妻子叶至善对儿子管教十分严格,恰逢儿子处于叛逆期很多事不听从管教。叶圣陶就说,只要儿子不做违反原则的事,想怎么发展就顺着即可。可见叶圣陶不像他父亲那样,用家庭暴力处理儿子的学习问题。

叶圣陶教育思想除了提倡孩子在学习上要注重生活积累,多练多读;作为老师还要注意释放耐心和信心、坚守自由与引导并施的原则。在新时代的教育事业上,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可谓功不可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1451/637002628448.html

更多阅读

“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现代内涵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

“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是道家学派思想的精髓,它蕴涵着深刻的管理策略。“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指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含有不妄为,顺应观客态度,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一、“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内涵  时下有不

创新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案例

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由农业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再由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由于各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2008-11-02 19:14:59|分类: 教育理论 |字号订阅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包括众多教育流派的庞杂体系。从广义上说,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等教育思潮以及教育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和以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 论1、什么是教育思想答:从广义上说,人们对教育现象的各种各样的认识,无论是零散的、个别的、肤浅的,还是系统的、普遍的、深刻的,都属于教育思想的范畴。在狭义上,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

陶行知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陶行知的名言大全

陶行知教育名言名句大全陶行知简介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

声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 叶圣陶主张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为网友拥抱漏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