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北伐
姜维北伐,是在公元238年,前后共进行了11次北伐,蜀国的国力消耗过度,之后无法只能举国投降。姜维北伐其实是延续的诸葛亮的战略。因为西川易守难攻,只需要好好防守,便能消耗魏国的兵力。当时诸葛亮认为可以以攻代守,积极北伐,可以保卫成都的安全。但是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故于五丈原。
姜维一二次北伐示意图

蜀军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司马懿追击,不料姜维依旧击鼓作出反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不敢靠近,使得蜀军顺利的撤退,发丧之后,司马懿知道被骗,后悔不已。
诸葛亮死后,刘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公元238年,姜维进行第一次北伐,与魏军在南安相持不下。公元244年,姜维进行第二次北伐,曹爽大败。到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蜀中已经没有大将了,姜维与魏国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败。
之后,司马懿又进行了几次北伐,终于在第十一次北伐,被邓艾打败,又遭朝中人猜忌,最后只能为了避祸躲在沓中。
姜维经历了十一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算起来也算是胜多败少,消耗方面也是蜀国轻魏国重,但是魏国实力本就强劲,虽消耗大,但终归没有消耗国本,但是姜维的北伐,却掏空了蜀国的国本,所以蜀国在十一次北伐之后,很快便灭国了。
姜维北伐是对是错
自古以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在三国历史上蜀汉两代人的北伐其实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效,而诸葛亮北伐失败几乎被选择性的遗忘了,那么突出来的姜维北伐自然就受到了很多的攻击,历朝历代,对于姜维北伐大多都不太看好,那么客观来看姜维北伐到底是对是错呢?
姜维的塑像
其实说起来姜维的北伐并不能称之为一个错误的决定,很多人认为姜维连年的北伐,穷兵黩武,导致蜀国国力大大衰弱,最后甚至对于蜀国的灭亡产生了影响。但是其实蜀国的灭亡和姜维北伐没有什么关系,蜀国的灭亡在丢荆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荆州的丢失导致诸葛亮原来勾连荆益,等待中原有变的计划破灭,而且和吴国的关系变差,必须分兵防守东吴,这个时候除了等死,唯一的机会就是北伐,通过北伐的胜利来延续蜀国的生命,蚕食魏国的优势,缩小魏国和蜀国的差距,可以说姜维北伐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北伐。
再来纵观姜维的几次北伐经历可以看出姜维还是胜多败少的,虽然蜀国自己也有伤亡,但是魏国的损伤明显要更大一点,可惜的是,魏国的国力也更加强盛,远远超过蜀国,这种整体国力上的强弱不是靠着姜维的一两次胜仗可以弥补回来的,而且一旦北伐有一次大败蜀汉就会被打回原形,内部的矛盾就会彻底爆发出来。
总的来说姜维的北伐应该是正确的,如果安心的休养生息,不给魏国带来压力,制造一些反扑,或许蜀国灭亡的更快,毕竟在当时,蜀国已经是大劣势了,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远不如曹魏,所以不北伐就是坐着等死,根本一丝希望都没有。
姜维怎么死的
姜维是《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的衣钵传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姜维的足智多谋。但姜维毕竟是武将出身,和诸葛亮的小心谨慎不同,姜维胆子颇大,用计并不考虑后果,不像诸葛亮那般机关算尽。不过最后他的死亡却也和他这个胆大脱不了关系,那么姜维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姜维剧照
姜维本来是魏国将领,不过在诸葛亮的离间计之后投靠了蜀国,在蜀国也算是颇受重用,之后对蜀国也算是忠心耿耿。前期,姜维算是战无不胜,后期因为费袆等人的不信任,兵权有所削弱,所以屡战屡败,后期费袆被刺身亡后,姜维的兵权得以返回,虽然依旧是一员猛将,三十到底大势已去。
后面他想要招降魏国的将领钟会,并撺掇钟会谋反,可钟会的部下不同意,并找机会杀死了钟会,姜维在一边看着大势已去,并且当时心疼病发作,就拔剑自刎了。
他死后遭到了魏国的剖腹,说他胆大如鸡卵,也不知道是不是印证了姜维胆大妄为的基础。只是一员大将最后却落的自刎的下场,不可谓不悲剧。只是即使他能招降钟会,最终的结果也不会有多少的改变。
届时,蜀国弱小,诸葛亮死后,军中无军师,将领更是没有多少独当一面的大将,而魏国正是强盛的时候,即使招降了钟会,也不过是一时的用处罢了。所以说姜维的死亡可谓是形势所趋,他已经被逼到穷途末路了。
诸葛亮姜维
公元228年(建兴六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蜀国军队所到之处,众多郡县响应。魏国将领郭淮听闻后准备东行,回上邽守备。而马遵等人也跟随郭淮一起,但是当时他们怀疑姜维有异心,所以并没有告知姜维。
姜维像
等姜维发现的时候,马遵已经走了,姜维也无可奈何,只能回了冀县,冀县的官吏很高兴,就推荐姜维去见诸葛亮。之后诸葛亮用计收了姜维。届时,马谡大意失了街亭,诸葛亮的全盘计划被打乱,诸葛亮没办法便攻克西县,率领众人班师。姜维和母亲失散,之后其母亲写信让他回魏国,姜维却没有听从母亲的建议。
同年,诸葛亮赏识姜维的胆识,便封他为当阳亭侯。并对他多加赞赏。之后,诸葛亮更是收了姜维为徒弟,继承他的衣钵。
很多人对诸葛亮如此重用姜维不解,但是诸葛亮却认为姜维不仅善于领兵打仗,是不可多得的虎将,才智更是过人,是继承他衣钵的不二传人。
只是个人认为,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姜维,不仅仅是因为姜维的才能,还有一点事诸葛亮可能感觉到自己已经大限将至。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距离他收服姜维只有短短的6年,所以也不乏是诸葛亮急于传承衣钵,正好遇到了姜维。
诸葛亮死后,姜维在公元238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开始北伐,前后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最终败于邓艾之手,蜀国也在刘后主的带领下举国投降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