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救护车拒载新生儿的报道引发关注,经记者调查后并不属实。但新生儿急救转运系统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专业车辆数量不足,普通救助车仅能完成初步急救。
更为重要的是,新生儿转运需要专业医生跟车参与,但目前儿科医生缺口大,亟须从政策上加强对儿科等科室的投入和支持,从职称、待遇上给予倾斜,进一步稳定和壮大儿科医生队伍。
婴儿急救需专门车辆设备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江苏苏州一位刚出生31天的女婴因呛奶造成窒息,家属打了120急救电话,但救护车不愿意接送孩子去手术医院。
苏州市急救中心主任杨齐英向记者介绍,救护车没有拒载婴儿,但当天遇到了一个特殊情况,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一辆新生儿转运车当时正好在外面接送患者,120的监护型救护车还需要准备一些针对新生儿的基本救护设备,因此花了一些时间进行协调。
“来的救护车上没有救护婴儿的条件,经过协商,最后派了医院的儿科医生抱着氧气设备跟车把我们送到医院。”拨打120电话的婴儿亲属说,救护车很快到了现场,来后并没有掉头离开,但确实犯了难。
新生儿转运救护车是新生儿转运系统中的一环。在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市急救中心配备了专业新生儿转运车,一般而言,车内包括针对新生儿的转运暖箱、监护仪、呼吸机、抢救包等设备。
但记者从多地了解到,目前新生儿转运车原则上都是医院和医院之间的转运,基本不接受家属个人通过120急救电话预约。这是为什么呢?
杨齐英介绍,目前,苏州市仅苏大附儿院和市立医院本部两家医院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这两家医院几年前各配备了一辆新生儿转运车,但用之前都需要和医生沟通了解病情,依照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再前往接患儿。
“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专业评估以及按规定的程序,目前主要用于医院与医院之间新生儿转运。120如果接到患儿家属从家中打来的电话,会第一时间调派就近的急救分站,急救分站接到出车指令会在两分钟以内出车,随车有急救医生、护士、驾驶员、担架员各一名。”杨齐英告诉记者。
普通救护车只能初步急救
业内人士坦言,一般新生儿需要转运的都是在一个月内出生的极低体重儿、早产儿或者评分不高的婴儿,如果耗时较长,家长无暇等待,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纠纷和冲突。120在没有新生儿暖箱情况下,就采用护士包裹好怀抱的形式,通过口对口或面罩按压等方式给氧。
新生儿转运车在全国层面数量总体不足,部分省份只有一台,有的一线城市也寥寥无几。在江苏,南京也不过才几台。那么,监护型救护车接送新生儿是否可行呢?
“随车医生都是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且经过了急救培训。”杨齐英介绍,目前120接到电话后,从家里到医院这段路,出动的都是120的监护型救护车,至少在时间上是有保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