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孤独症儿童。他们不喜欢交流,行为古怪不合逻辑,被称作“星星的孩子”,一个人,一个世界,你进不去,他们也出不来。本周六《中国少年派》将讲述这样一个特殊人群的故事。
孤独症少年的音乐之路
17岁的少年周舒亦,出生在湖北武汉,是个颇有名气的小提琴手。“他在两岁多的时候就被确诊患上了自闭症”,妈妈舒曼说起儿子的病史仍然很伤心。
为了给儿子更好的治疗,他们举家搬到上海,后来,周舒亦加入天使知音沙龙,开始学习小提琴,从此,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周舒亦很小就表现出音乐兴趣,手风琴、口琴、小提琴、钢琴、电子琴、葫芦丝……家里堆满他“钦点”的乐器。
对于周舒亦的妈妈来说,当初选择让儿子学习音乐,并没有想让他能在音乐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是希望锻炼一下他和外界的沟通能力。
音乐里的春天

周舒亦每周的日程都排得很满,周二小提琴课、周五乐团排练、周六音乐沙龙、周日钢琴课,“他在音乐里他找到了自己的春天。” 舒曼记得,曾经10分钟的宁静就是周舒亦的极限, “但是他在音乐中极专注,经常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在以前简直难以想象。”
同时,音乐对儿子的影响,也改变着整个家庭的轨迹,让舒曼愈发乐观和坚强,“我觉得他找到了归宿,生活更有盼头,有时想,因为残障他获得更多机会与经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体验更多人生。”
有人说,自闭症的孩子是天际另一边的“星星儿”,我们走不进他的世界,他也不会来到我们身边。但是,周舒亦却用音乐打开另一扇窗,照亮这片星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九养生堂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孤独症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研究获进展宝宝语言落后警惕孤独症 不治疗致残率高江门5年收治孤独症儿童114人孤独症儿童教育保障体系亟待建立全国助残日关注温暖孤独症儿童关爱孤独症首写入助残日主题 重视预防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