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文化 河文化

和河文化 河文化





Kehe Wenhua
河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分布于山西省芮城县河村一带。1957年发现,1960~1980年由主持,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 5次发掘。河文化以大石片制作的砍斫器、石球和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晚于而早于丁村文化(见),在文化发展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地层与年代 河遗址由11个地点组成,它们分布在中条山西南麓的黄河左岸,南北伸延13.5公里。河一带冲沟发育,地层出露好,文化遗物埋藏在中更新世红色土及其以下的砂砾层或泥灰岩之中。共生的动物化石中,不但有肿骨大角鹿、扁角鹿、德氏水牛、三门马等华北中更新世的典型种属,还有第三纪残留下来的三趾马和师氏剑齿象。这表明,河文化所处的时代比北京人文化早,而与公王岭的蓝田人遗址同时或稍晚。
 文化遗物 河文化以石制品为代表,共发现石核、石片和138件。除少数几件采用脉石英外,其余均以石英岩砾石为原料。石核有用锤击法产生的和碰砧法产生的两种。但从石片来看,当时打片还使用了投击法。用锤击法打制石片,多以砾石平面为台面,而特意打制出台面或利用石片疤相交脊棱为打击点的比较少。石核上常常保留大部分砾石面,石片疤一般宽大于长,说明石核的利用率很低。用碰砧法和投击法产生的石片宽而厚,形状多不规整,河文化的一些砍斫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就是用这类石片加工成的。
 石器数量不多,约占石制品总数的13.8%,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 小尖状器和石球5种。砍斫器数量较多,有“单面刃”和“两面刃”两种,加工比较粗糙,由于长期使用和反复修整,刃部片疤重叠。三棱大尖状器虽仅发现一件,但却是河文化中富有特色的一种工具。石球共3件,呈多面体,具有早期石球的一般特征。刮削器和小尖状器则为华北旧石器时代诸文化中所习见。此外,和石制品一起,还发现了一小块烧骨。河文化有别于以多种类型小型石器为特征的北京人文化、周口店第15地点文化,而接近于以大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等为特色的西侯度、蓝田和丁村文化。它是华北旧石器两大传统之一的“河 -丁村系”的重要代表(见)。
         [河文化的石球和小尖状器]河文化的石球和小尖状器" class=image>
          [河文化的三棱大尖状器]河文化的三棱大尖状器" class=image>
 自然环境 与河文化共存的动物化石中,象、野猪等动物的存在,表明当时河一带有茂密的森林;鹿、马等食草动物的存在,说明附近还有开阔的草地;而从软体动物“对丽蚌”、水牛等判断,附近亦有湖泊、沼泽和河流。水牛和象是喜欢温暖和湿润的,而披毛犀是喜欢干燥和凉爽的,它们的同时存在,说明当时基本上属于温带气候,与现在的华中区接近。河文化的主人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使用挖掘工具三棱大尖状器和投掷武器石球,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经济生活。
 参考书目
贾兰坡、王择义、王建:《河》科学出版社,1962。
                   王建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河文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4251/75217281586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红旗漫漫》之--中国和西方文化劣根的比较 劣根

原文地址:《红旗漫漫》之--中国和西方文化劣根的比较作者:雨润鸿蒙在两全其美看到了这个帖子,看着说的挺有道理,应该属于左派文章,呵呵,见识一下吧。发信人: 走向复兴 (大汉雄风 盛唐气象),信区: Military标 题: 雄文!中国人要自信发信站:

杜邦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 杜邦公司安全管理理念

杜邦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一 杜邦简介1、杜邦总体情况介绍美国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最初的前80年主要生产黑火药,是当时美国最大的黑火药生产商。目前杜邦公司是多样化经营,核心业务化工,超过10%的业务是农业、汽

企业规范化管理培训 规范化管理和企业文化有什么联系

助理小陈再次转来一位世界经理人专栏网友的留言:张老师 我想问问关于规范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一些建议,规范管理和企业文化有什么联系和创新点,谢谢!很不好意思,我不太明白提问者的意思,故而没有理会。昨天晚上小陈再次转来这位网友的

声明:《和河文化 河文化》为网友爺藐视全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